APP下载

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下道德决策的研究

2017-04-26吴苗

决策与信息 2017年4期

吴苗

[摘 要] 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人,在面临不同的帮扶老人情境时所做出的道德决策,有异有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价值取向和情境的风险程度均对帮扶老人的决策有显著影响;2.情境的风险程度不同,人们对情境的认知也有所不同;3.从非道德的角度看,帮扶老人主要是为了对情境的风险规避,不能把不帮扶老人的行为简单归结为道德滑坡,因而应改变人们的情境认知,从而实现积极的社会取向。

[关键词] 社会价值取向;利益冲突模板;道德情境;帮扶老人;道德决策

[中图分类号] B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4-0062-04

一、引言

最近新闻媒体报道了很多起关于摔倒老人没人帮扶的事件。从经济学角度看,老人摔倒是否需要帮扶,作为当事人所做出的道德决策正可谓是一种“囚徒困境”,但从心理学家哈勒维(Halevy)和卡茨(Katz)提出的利益冲突模板(Conflict Templates)视角看,帮扶老人未必是一种“囚徒困境”。

利益冲突模板认为,在利益冲突的情境中,不同信念的人们往往会把不同的冲突情境认知为不同的游戏,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玩不同的游戏,所以才会体验到不同的冲突做出不同的表现,并产生出与其他人不同的游戏结果。因为不同的冲突模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捕捉了人们对冲突本质的主观认知。譬如说在利益冲突模板中,一共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小鸡游戏(Chicken)、保证游戏(Assurance)和最大化差异(Maximizing Difference)。而且派生出4种游戏规则。

根据以往研究,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大体可以分为5种,分别为个人倾向、竞争倾向、合作倾向、均等倾向和利他倾向。更简洁的理论框架将这5种价值取向又归结为2类价值取向(Van Lange, 1999)。第一类是亲自我取向,包括个人倾向和竞争倾向,因为两者更加强调自身的利益高于对方的利益。第二类是亲社会取向,包括合作倾向、均等倾向和利他取向,因为他们考虑到了给予对方利益,所以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会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水平(刘长江&郝芳, 2011)。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道德决策,试图基于利益冲突模板从一种非道德的角度重新认识帮扶老人的个体行为,以求得公众道德决策之认知。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随机抽取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共300人,其中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在20至26岁,由于部分被试(41人)无法被分类到某一社会价值取向中,因而实际数据分析量为259人。

(二)实验材料

1.社会价值取向

本实验采用社会价值的三优势测量(Van Lange, Otten, de Bruin, & Joireman, 1997)来评估被试的社会价值取向。在本次测量中,132人被分类为亲社会者,127名被分类为亲自我者。

2.道德情境问卷

本实验中的道德情境修改自前人使用过的任务(Halevy& Katz, 2013),在本文中,道德情境假设被试和另一个体共同完成一项决策任务,即自己和另一个人面临老人摔倒情境时,是否勇于帮扶老人,包括测验假设自己和另一个体是否认识或者永远不会相识(当然不可能相遇)。问卷共3种,每种问卷分别对应一种情境(风险程度高、中、低),3种问卷每种随机发放100份,在被试完成情境问卷后,继续完成以上提及的社会价值三优势测量问卷。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3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社会价值取向(亲社会者、亲自我者);自变量2为风险程度(低、中、高)。被试在道德情境中做出的对应于利益冲突模板的选择是研究的主要因变量,做出的合作或背叛选择是研究的次要因变量。

(四)实验程序

本实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纸质问卷,随机向被试发放3种情境问卷中的一种,总计300份。待情境问卷完成后予以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不同社会价值取向和风险程度下的道德决策

对数据做卡方检验,可以发现社会价值取向对帮扶老人的决策有显著影响(χ2=59.04,p<0.001),说明亲社会者更容易做出帮扶老人的决策。

此外,情境的风险程度对帮扶老人的决策有显著影响(χ2=27.697,p<0.00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风险程度的降低,勇于帮扶老人的数量不断上升,而不愿帮扶老人的数量明显下降。

(二)风险程度对情境的认知差异影响

对实验数据做卡方检验,可以发现不同的风險程度和一个人对情境的认知有很大相关(χ2=68.046,p<0.001),当风险程度不同时,人们会将同一个情境认知为不同的游戏(囚徒困境、小鸡游戏、保证游戏或最大化差异),从而做出不同决策。

(三)不同风险程度下社会价值取向对情境认知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在低风险情境中,两种价值取向的人都容易将情境认知为小鸡游戏,其次是最大化差异;在中风险情境中,两种价值取向的人都容易将情境认知为囚徒困境,其次是最大化差异;在高风险情境中,两种价值取向的人都容易将情境知觉为囚徒困境,其次是最大化差异。图1和图2列举的即是低风险和高风险出现情况。

四、讨论

在低风险情境中,由于风险程度较低,人们更容易做出合作(帮扶老人)的选择,并且这么做有更大的可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荣誉;在中、高风险情境中,两种价值取向的人都容易将情境认知为囚徒困境。当情境风险程度较高时,人们很可能出于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的规避,采取自我利益优先的策略,做出背叛(不帮扶老人)的选择。因此,在高风险情境中,人们仍然容易将帮扶老人现象认知为一种囚徒困境。而为了破除这种囚徒困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风险,以改变人们对情境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积极的效果。同时,站在非道德的角度看待帮扶老人的行为时,可以认为因为人们的认知差异才导致当事人的不同行为。因此我们不能把不帮扶老人的行为归结为道德的滑坡,而应改变人们对于情境认知的态度,从而达成积极共识。

为了尽可能地改变这种社会困境,笔者认为,可以尽量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影响。因为社会舆论更多地传播的是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弘扬优秀的品质,才能引导人们更多地从囚徒困境认知为小鸡游戏,进而激发人们的自我提升,以至当对方选择背叛的时候,自己仍会选择合作。反之,如果新闻媒体不以事实为根据,一味为博取大众眼球而夸大其词,那么,必然会营造出一种不安全的氛围,从而激发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必然产生当对方选择背叛(不帮扶老人)的时候,自己也会选择背叛。

五、结论

1.社会价值取向和情境风险程度均对帮扶老人的决策有显著影响。

2.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对情境的认知没有显著差异,而情境的风险程度不同,人们对情境的认知有所不同。

3.从非道德的角度看,帮扶老人主要是为了对情境的风险规避,并不能将不帮扶老人的行为归结为道德滑坡,应改变人们对于情境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积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刘长江,郝芳.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4).

[3]李晓明,傅小兰,王新超.不同道德评价取向对企业道德决策的预测作用[J].心理科学,2012,(005).

[4]王 鹏,方 平,姜 嫒.道德直觉背景下的道德决策:影响因素探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1,(4).

[5]王 沛,汲慧丽.社会价值取向与反馈对动态社会两难决策的影响:以水資源两难决策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

[6]Bennis, W. M., Medin, D. L., & Bartels, D. M. .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alculation and moral rules.?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

[7]Debus, M. E., Probst, T. M., K?nig, C. J., & Kleinmann, M. . Catch me if I fall! Enacted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the social safety net as country-level moderators in the job insecurity–job attitudes link.?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2,(3).

[8]Halevy, N., Chou, E. Y., & Murnighan, J. K. . Mind game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confli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1).

[9]Halevy, N., & Katz, J. J. . Conflict Templates Thinking Through Interdependen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3).

[10]Van Lange, P. A., De Bruin, E., Otten, W., & Joireman, J. A. .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individualistic,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s: theory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4).

[责任编辑:欧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