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市吟诵现状与发展研究1

2017-04-25陈望凡伍世昭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惠州市惠州市民

陈望凡,伍世昭

(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惠州市吟诵现状与发展研究1

陈望凡,伍世昭*

(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国学吟诵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汉民族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法搁浅于现当代历史发展中,已百年之久,将面临失传的窘境。然而,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许多有志之士在民间极力复兴中华吟诵。近年来,惠州市由民间发起的复兴中华吟诵活动亦有所开展。论文以惠州地区为中心,通过对惠州市国学吟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促进中华吟诵复兴的对策。

惠州市;国学吟诵;社会调查

“吟诵”在学界并无严格一致的界定,陈少松先生认为“吟诵”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读[1]”,徐建顺教授认为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的读书就是今天的吟诵[2]。他们的说法虽然不同,但所指还是一致的:一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二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二者合起来就是用一定的声调和旋律有节奏地诵读的一种传统读书方式。在中国古代,吟诵不仅是一种读书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基本教学方法。读书人将吟诵作为欣赏、品味诗词古文的方式,同时也用来诗词创作和交流。吟诵艺术对中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传播继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现当代,由于受西方的影响,吟诵不仅几近绝迹,对其研究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报告表明:尽管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已经有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等著名学者研究吟诵,但是“由于吟诵的老先生越来越少,近20年来吟诵研究在走下坡路。文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教育界等对吟诵的研究越来越少,不能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偶尔新出的研究常是低水平重复[3]”。由此可见,对吟诵的研究后劲匮乏。

在中国的地级市中,常州市的吟诵实践与研究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他们对吟诵做了很好的传承,不仅吟诵者众多,还出现了吟诵传人秦德祥先生。秦先生早在1987年就开始筹划常州古典诗词文吟诵音乐的采录工作,1991年至2001年先后采得常州市16位吟诵

在这次调研中,笔者就惠州市吟诵现状问题,采访了五位吟诵学习者。接受采访的五位老师中,有两位来自惠城区的纯如吟诵学堂,两位来自博罗的正谦读书会,一位来自惠阳的自学者江怡然。作为吟诵传播者和爱好者,他们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下面是此次调查所做的访谈记录与分析(见表1)。者长达300多分钟录音资料[4]。相比于常州市,惠州市的吟诵活动才刚刚起步,而对吟诵的研究则更可以说还处于待开垦状态,系统深入的探讨难得一见。为了加强对国学吟诵的研究,笔者以惠州市为个案,通过采访和发放问卷两种形式,对其国学吟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作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兴国学吟诵的对策。

表1 惠州纯如吟诵堂负责人胡谭珠老师的访谈记录

一、惠州市吟诵现状调查及分析

(续表1)

表2 惠州正谦读书会负责人张红老师的访谈记录

表3 惠州市吟诵爱好者的访谈记录

除以上访谈外,对照表1至表3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惠州市吟诵的大致状况:

1.兴趣与读经教育是受访者学习吟诵的主要出发点,学习者集中在青少年和中年阶段。受访者认为吟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吟唱来诵读古典诗文能够更容易体会其意境和作者感情,更有利于记忆,同时更好地吸收蕴含的传统美德。目前吟诵的学习者集中于5-12岁的孩子和中年,而中年中多以相对自由的人群组成,以家庭主妇为主。吟诵在修身养性和读经教育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家长希望借此能够培养好孩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2.目前惠州学习吟诵的模式较为统一,以自学为主,参加培训为辅。根据五位受访者的访谈可知,目前惠州地区学习吟诵者主要以“三步走”模式来学习:第一步,通过吟诵公益课堂了解并学习,惠州地区的公益课多源于胡谭珠老师的吟诵公开课;第二步,通过全国吟诵学习交流群和网络公开课视频进行学习;第三步,通过参加吟诵培训学习班,利用课堂系统学习,课堂学习则多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模式来开展。

3.目前吟诵以普通话为主,韵律和音调不固定,但时有配乐。根据对受访吟诵者的调查可知,他们大都跟随胡谭珠老师学习,故而其吟诵方法大致相同,即按照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方式用普通话吟诵。其中依字行腔,是指是的乐音要按照字音的声、韵、调来确定,做到字正腔圆,不倒字。所谓而依义行调,是指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乃至旋律,要由表达的含义来决定。至于配乐,则以抚琴或听古琴曲为主,但并没做硬性规定。而没有配乐,则会出现吟诵者自行其是的现象,秦德祥先生说:“吟诵者通常不具有调高概念,又无乐器为之伴奏或定调,吟调的高低,便因人、因诗、因兴而异。具体来说,决定吟诵高低的吟诵,首先是吟者的嗓音条件,其次是所吟作品的内容、吟者当时的兴致、精神状态以及各人的习惯等[5]”。

4.学习吟诵带来的好处多多,在古诗文的阅读方面具有其他读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五位受访老师均表示学习吟诵能培养好的读书习惯,其气息的长期调节还能受到修身的效果。吟诵借助声音和韵律的变换,直观传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兼具直观性和形象性;其感情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而又具有可塑性。吟诵能够将相隔千年的人瞬时拉近,对于古诗文的鉴赏和教学极具现实意义,有着西方朗诵所没有的优势。

5.吟诵推广方式多样化,但呈小众化特点,存在诸多困难。惠州的吟诵主要由民间组织推广,有吟诵表演、吟诵公开课等多种方式。博文书吧甚至已将吟诵带入小学课堂,以授课的方式传播吟诵文化。博罗县的吟诵教学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不仅孩子的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但也仅限于该县区,其他地区仍旧通过“朋友与朋友”的模式小范围推广。目前惠州吟诵文化的推广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1)多数人缺乏对吟诵的了解和兴趣,一些参加者缺乏毅力坚持;(2)惠州的吟诵师资力量薄弱,影响力难以提升;(3)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宣传和推广平台受限,缺乏受众;(4)为数不多的推广吟诵的组织兼具自发性与公益性,资金的不足使推广的可持续性受损。

6.吟诵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得到传承与弘扬。五位受访者都认为要正确对待吟诵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又面临着现实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或来自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或来自教育体制内比较僵硬的要求,或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这都要求吟诵学习者积极地去寻求一个好的平衡点,让文化经典与日常生活更好地融合,以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促进自身成长。

二、影响惠州市吟诵发展的因素

在这次调研中,共有852位惠州市市民参与了问卷调查,涵盖惠城区、博罗县、龙门县、惠阳县、惠东县五个县区,年龄从12岁到60岁不等。人数较多,涉及不同年龄层次,来自不同地域,说服力较强。以下是调查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所做的进一步分析。

(一)惠州市居民对吟诵的认知情况

惠州市大多数市民对吟诵不太了解,占受访市民的57%,仅仅只是听别人说过或者是在书中有看到过,谈不上真正的了解。仅有17%的市民非常了解,他们主要是吟诵教学的老师和吟诵学习者。有些了解的人占27%,主要是现阶段正在学习吟诵的学生,他们学习的时间不长,还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吟诵的本质。完全不了解的市民也不少,占13%。这一部分的市民对吟诵不感兴趣,没有参加过吟诵课堂和查看关于吟诵的资料(见图1)。

图1 市民吟诵了解情况

(二)惠州市民对学习吟诵的兴趣度

惠州市市民学习吟诵的热情并不算高,没有意愿学习吟诵的占51.27%,这意味着市民即使知道吟诵这一传统文化,但仍然因为不感兴趣而不接触吟诵。此外,有23.83%的市民因为不知道吟诵是什么而对吟诵不闻不问;13.72%的市民是因为时间紧张而没有学习的意识;仅有2.89%的市民则是因为吟诵学习难度太大而却步。

尽管现状不容乐观,但仍有48.73%的市民表示有意愿学习吟诵,其中大多数市民学习吟诵的出发点在于修身养性,占有意愿学习吟诵的市民总数的70.19%;选择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项的市民也不在少数,占63.02%;15.47%的受访者则是因为父母要求或学校开课才去学习,说明年轻一代对传统吟诵的学习并非出于自愿,处于一种被迫学习、被迫接受的状态;有3.77%的市民或作为家长为了熏陶孩子,或作为教师为了创新古诗文教学模式而学习(见图2)。

图2是否学习吟诵及其原因

(三)惠州市市民对吟诵和朗诵异同的认知情况

从图3可以看到,有70.65%不知道吟诵与朗诵的区别,仅有29.35%知道二者的不同。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市民不知道吟诵与朗诵的区别,这与吟诵小众化的现实情况相符。对于学习汉诗文,吟诵和朗诵哪种方式更有效,42.75%的市民表示“不清楚”。尽管绝大多数市民不能够区别吟诵和朗诵,但仍然有48%的人认为吟诵更有利于学习汉诗文,这很有可能与群体意见的影响有关,只是感性的选择,并非完全是客观理性了解后的选择;仅有9%的人认为朗诵更有利。比较而言,在有利于学习汉诗文这一点上,大多数市民的观点是一致的。

图3 吟诵与朗诵异同及认知情况

(四)惠州市吟诵学习资源现状

从图4可见,市民在惠州市吟诵学习的资源问题上,选择“有关吟诵的书籍”的占61.65%;选择“吟诵组织”的占55.30%;选择“网络资源”的占52.75%;选择“教师资源”的占52.27%,数据较为均衡。而政府支持的官方认证资源则相对较少,选择“政府支持”的仅占12.50%。这也说明惠州市吟诵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推动,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将近半数的受访市民对惠州地区学习吟诵资源的丰富程度并不了解,这与惠州市对吟诵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关。认为惠州地区学习吟诵的资源“比较丰富”的仅占8.51%,这也意味着惠州市吟诵学习资源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图4 吟诵资源

(五)惠州市市民学习与发展吟诵的障碍

在惠州市市民学习吟诵的障碍问题上,选择不知道哪些平台可以学习的占48.65%,这可能与目前惠州市吟诵资源分散、互联网资源库不完善有关。选择“气息不足”和“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各占43.04%,而选择“入声字难以把握”的则占41.16%,这说明吟诵学习的专业性困难也构成了障碍。

在惠州市市民发展吟诵的障碍问题上,选择对吟诵了解不足的占85.24%。另外,选择师资力量薄弱、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吟诵成为赚钱工具的比重也不小,分别占54.05%、43.45%、41.16%(见图5)。

图5 学习与发展吟诵的困难

(六)惠州市吟诵推广与发展前景

对于吟诵在惠州市的推广与发展前景,选择一般和不确定态度的各占37%。目前惠州市的吟诵公益推广主要由民间组织出面组织,影响虽有,但不够大。说明惠州市吟诵的推广与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有无必要通过学校大力宣传与推广吟诵的问题上,有62%的受访市民表示“有必要”(见图6)。

图6吟诵推广与发展前景

从以上调研所得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影响惠州市吟诵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政府对吟诵的重视程度不高,整个社会对吟诵缺乏关注。此次调查显示,有57%的受访市民表示不了解吟诵,吟诵的社会认知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其文化的缺失也愈来愈严重,“拜金主义”、功利思维左右着人们的头脑,整个社会国学学习氛围不好,吟诵自然得不到好的发展。

2.吟诵文化近百年的缺失和断层,使吟诵价值得不到了解。在该次调查中,选择不知道吟诵和朗诵区别的受访市民占70.65%。显而易见的是,由西方传入的朗诵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普遍的读书方式,而吟诵作为汉民族的声音却面临着无人知晓的窘境。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曾播放过现代改创版吟诵音频,结果是30个市民中,仅仅只有2名市民表示还不错,大部分市民听到后表示不怎么好听。人们不欣赏、不接触吟诵,自然也不会理解和领悟到吟诵的价值。

3.吟诵资源的遗失和分散是影响大众了解和学习吟诵的物质制约。通过翻阅资料和走访调查,笔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市会用惠州方言吟诵的老先生仅剩六位,而对其采录的工作也才开始于2016年,可以看到近百年来惠州吟诵资源的遗失的巨大。另据数据显示,选择“不知道哪些平台可以学习”的占48.65%,说明吟诵资源的分散与吟诵资源库的不完善也不利于民众的学习与推广。

4.校园里延续了民国以来的新式教育法,吟诵作为传统教育法的“生存空间”狭窄。从对惠州市吟诵学会发起人胡谭珠老师和惠州市博罗县张丽娟老师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惠州市将吟诵应用于课堂的学校并不多,吟诵走进课堂较为成功的是惠州市博罗县,但其推广的范围也仅仅止于罗阳第五小学和罗阳第六小学,而一起学习吟诵的人群仅集中在6-11岁和30-40岁两个年龄段,还主要是学习吟诵的孩子和推广吟诵的家长,体制内的老师学习吟诵的人数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没有学习吟诵的氛围和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应用吟诵这种教学法的老师寥寥无几,目前已很难像“五四”以前那样,让年轻一代从幼儿时起就开始了解和学习吟诵了。年轻一代对传统吟诵的学习往往并非出于自愿,而吟诵也并没有真正走入孩童的心中。

5.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高压、快速的现代生活方式与学习吟诵的要求相冲突。传统社会过的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而吟诵作为传统社会的产物,需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在慢节奏的环境中用心揣摩。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已很难契合吟诵学习的氛围。根据访谈记录和问卷分析不难发现,没有时间是部分市民拒绝学习或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6.吟诵的特殊性,导致现代人学习困难不断。首先,现代人学习中国古典文学面临重重困难,而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平仄声调的把握。这需要人们花时间去学习并掌握古汉语音韵知识,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实际上又不允许他们抽出大把的时间,这无疑造成了学习的困难。其次,中小学语文课本极少涉及汉诗文的音韵形式,教学多在内容、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学习古诗文的要求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是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要求是“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的要求为“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赋古诗文的要求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6]。不难看出,整个中小学阶段对古诗文的学习都偏重于情感体验。而大学阶段除古汉语专业教师外,也很少有人研究或传授古诗文中的平仄声调知识。这都给现代人的吟诵学习带来了困难。另外,还存在吟诵的语言困难。古时吟诵多采用方言,而目前惠州能用当地方言吟诵的人仅有六位,且都偏向于诵,吟的味道不浓,基本上属于旧时读书腔。现申遗成功的常州吟诵保存较好,他们吟诵用“乡绅话”中的“文言”来吟诵,但仍有不足,如“有些吟者夹杂使用少量的普通话读音[7]”。用地方方言来吟诵也不能够完全做到方言化,更何况是不会讲方言的学习者。说明若想深入学习吟诵,还存在语言不通的窘境。

三、促进吟诵复兴的对策

关于国学吟诵复兴讨论颇具借鉴意义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常州市,一个是日本。常州市政府对吟诵文化的支持力度很大,常州市文化馆先后开办了常州吟诵研习班”和“常州吟诵传习所”,着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常州吟诵”传人。常州市政府在吟诵师资培养和吟诵普及上的支持力度都远高于惠州市[8]。日本的吟诵开展得很好,据赵敏俐《中华吟诵的抢救、研究与当代传承》介绍,日本吟诵有全国性的组织,也有明确的规划和得力的措施。1968年经文部科学大臣签字批准,成立了财团法人日本吟剑诗舞振兴会,当时的注册会员就达三百万之众。出版学术杂志《吟剑诗舞》月刊,每期有“汉诗初学者讲座”栏目,编辑发行了统一教材《吟剑诗舞汉诗集》;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把汉诗文作为必修科目予以强化,还聘请吟诵专家专门教授吟诵。这都促成了吟诵在全国的普及[9]。那么,如何促进惠州国学吟诵的复兴呢?根据此次调研和深入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吟诵作为当下社会相对弱势的文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只有明确的支持才能让吟诵者有自信、有底气进行传承和推广。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显示,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推广”的占45.59%,因而针对政府层面提出几点建议:1.惠州市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吟诵发展的条文,并做好落实工作。如激励和扶持有意于吟诵发展的组织和个人,支持吟诵方面的学术研究等。2.教育局可推广吟诵教学,并覆盖整个教育系统。允许并鼓励学校对吟诵进行学习和推广,做到以点带面,从一个老师发展到一个班,从一个班发展到一个学校。3.把国学吟诵(如方言吟诵)作为专项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去,以建立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呼吁和鼓励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加入到吟诵学习中来,以保存并传承惠州本土的吟诵文化资源。

(二)社会层面

社会舆论和氛围是学习和推广吟诵文化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社会无形的手,让惠州市市民自觉地了解和接受吟诵文化,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对此,提出建议:1.利用民间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吟诵文化展示,增强市民对吟诵的了解。如不定期或定期在大型展厅举办吟诵文化展,邀请市民免费参观;举办吟诵晚会或在文艺节目中融入有关吟诵的元素;让吟诵文化进入学校和社区,增强学生和市民的参与感。2.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推广吟诵文化。如尝试举办类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吟诵大赛;邀请专家学者录制吟诵节目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在报纸上设立吟诵专栏,就吟诵文化展开讨论和研究等。3.组织人力整理分散资源,以建立吟诵资源库。如发布移动互联网微课视频,并上传至网易公开课、果壳网、国家精品课程网等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网络吟诵资源库;公共图书馆购置吟诵图书,建立纸质文献资源库;整理吟诵相关资料、研究成果和民间吟诵协会活动情况等。

(三)学校层面

吟诵归根到底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学校作为承担教育的重要场所,理应承担更多的吟诵传承工作。而将吟诵教育法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适合于中国现代人的学习方式,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吟诵的传承需要从最年轻的人群开始,让青少年成为传承的主力军。对此,提出具体建议:1.增设吟诵课程。应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幼儿至小学阶段,可开设幼儿蒙学吟诵课;中学阶段可开设文言文吟诵课程;大学阶段则开设国学吟诵课程。这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会得到系统的训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与人文情怀。2.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吟诵课程培训,为吟诵教学提供师资人才。吟诵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唱歌,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学习过程。这就有必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做到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结合。3.将吟诵学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如举办吟诵讲座,设立吟诵社团,组织吟诵比赛,开设吟诵兴趣学习班等,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四)个人层面

吟诵的推广发展最终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笔者呼吁更多有志于吟诵学习与传承的个人参与进来。

1.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吟诵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民族文化是形成一个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吟诵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每个人正确对待、尊重和了解。2.感兴趣的个人可以加入有关吟诵组织或社会团体,跟随吟诵老师系统学习。这对于激发每一个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恒心,扩大吟诵的影响力,都将具有重要意义。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进行学习。通过互联网整合的网络资源学习是一种简单、快捷、高效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不仅让学习者突破了局限于教室的封闭模式,而且能够获取除本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吟诵资源。通过资源的共享,不仅降低了学习的成本,也方便了学习者本身。4.结合惠州当地文化建设,大胆创新吟诵学习模式。在致力于惠州方言的吟诵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普通话吟诵,用普通话的发音和吟诵规则,将吟诵化为适合当代人的学习方式和欣赏艺术。其次,在学习吟诵时,除了用古琴等传统乐器来伴奏之外,还可以采用现代乐器如吉他等来配乐。另外,还可以创新表演形式,利用青年人喜欢的现代表演形式来展示吟诵的魅力,如“吟诵快闪”等。

[1]孙克强,邓妙慈.中华古典诗词吟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文学与文化,2012(2):22.

[2]赵敏俐,徐建顺,朱立侠.留住“读书的声音”[N].光明日报,2013-07-30(15).

[3]叶嘉莹,张静,张海涛.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N].光明日报,2013-05-28(15).

[4]秦德祥.“常州吟诵”的采录与思考[J].常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10(5):6-12.

[5]秦德祥.“绝学”探微:吟诵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6.

[7]秦德祥.常州吟诵音乐的采录与初步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2):12.

[8]王斌.常州“文化100”,让市民乐起来[N].人民日报,2016-01-22(9).

[9]赵敏俐.中华吟诵的抢救、研究与当代传承[J].文学与文化,2016(2):4-16.

【责任编辑:赵佳丽】

State-of-the A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nting in Huizhou

CHEN Wangfan,WU Shizhao*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Guangdong)

Chinese Chant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It is the uniqu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Han nationality.At the moment,this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stopped developing as it desired.As the form of Chinese chanting existed for hundreds of years,it may face the dilemma of getting lost.However,with the rise of the“craz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many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in the civilians persistently continue the Chinese Chanting.In recent years,initiated by the people for the revival of Chinese recitation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in Huizhou.Based on the area of Huizhou City,we conducted survey and analyzed Chinese Chanting in Huizhou as the status quo,its problems and causes,and then we further explored strategies about the chanting in the country.

Huizhou City;Chinese chanting;social investigations

H119;I207.2

A

1671-5934(2017)02-0035-07

2016-11-02

陈望凡(1995-),女,广东揭阳人,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伍世昭,男,教授,博士(后),Email:xhwushizhao@163.com.

猜你喜欢

惠州市惠州市民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