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
2017-04-25李玉霞李丽萍
李玉霞 李丽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1203)
·教学研究·
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
李玉霞 李丽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1203)
目的 探讨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生134名作为研究对象,实践教学包括访谈准备模块、现场访谈模块及模拟宣教模块,最后使用自制反馈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98.5%的护生认为“教学活动促进了自己的总体学习”;99.3%认为“该课程学习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96.3%认为“对社区护理有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认识”;100%认为“课程启发了自己的思考”;97%认为“更能体会社区护理对象的感受,察觉他们的需求”;94.8%认为“比以前更认真地对待自我学习过程”。结论 以职业情境中要求具备的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激发了护生自主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提高了社区护理核心能力 。
社区护理; 实践教学; 胜任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传统、单一的疾病救治逐步转变为对人的全面、全程照护,势必要求培养具备更广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设计合适的实践教学项目是关键[1]。胜任力本位教育是指“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使他们获得真实经历的有意义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2]。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包括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本研究据此结合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4级全日制护理学专业13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名(10.45%),女生120名(89.55%),年龄(20.28±3.42)岁。
1.2 研究方法 从社区护理岗位出发,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明确核心胜任力要求,然后及时评价学习效果,三个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访谈前准备,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现场访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模拟健康宣教,提升其健康宣教能力;以小组的形式,有利于培养起团队合作能力;系列设计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和社区服务意识。设计示意图,见图1。
图1 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思路图
1.3 教学方法和步骤
1.3.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首先组织学校授课教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深护士一起集体备课,明确实践教学任务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评价标准。学习目标:实践活动的社区护理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评分标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评分表、反思报告评分要求以及小组汇报的具体给分依据和标准。在开课前准备好相关视频和纸质资料,联系好实践场所。(2)学生准备通过抽签模式进行分组,尽量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4~5名,形成固定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负责确定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小组讨论和学习情况的管理、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等。教学助理会在课前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先发给同学们。
1.3.2 教学实施 实践环节课内安排共3次,每次3学时。分数为30分,其中5分为同学自评及组内互评,5分为个人反思报告,20分为小组模拟宣教汇报成绩。(1)访谈准备模块:上课地点:学校PBL教室。课程具体流程如下:1)观看社区护士访谈慢性病患者的视频,并现场讨论沟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进行简单总结。2)根据抽签决定是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然后讨论如何对该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设计访谈问题,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教师会提供部分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并在讨论过程中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实时引导。3)由资深社区护士模拟患者,现场选取部分小组进行模拟访谈,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4)课后护生可查阅相关指南、文献资料完善访谈提纲,为下次实践做好准备。(2)现场访谈模块:地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流程: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教老师带同学参观并介绍中心的环境和主要的工作内容:家庭访视、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等。2)护生在社区老师的辅助下,门诊随机选择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患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进行患者信息的收集,了解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3)教师根据护生访谈存在问题进行统一答疑解惑。(3)课外自学模块: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现场访谈患者的具体信息,判断其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同时准备课内小组汇报和角色扮演,并撰写社区护理实践活动的反思报告。(4)模拟宣教模块:上课地点:学校模拟实训中心。护生分组汇报采访患者的健康信息、健康问题、健康宣教方案,并采用角色扮演形式模拟健康宣教。现场有3位教师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值;其他小组可以针对疑惑之处进行现场提问或者点评。
1.4 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护生的反馈意见。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100%。并对10名同学进行访谈,了解其对课程的评价。根据护生反馈意见以及教师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供下次教学参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总体而言护生对该课程教学及学习体验均比较满意,大部分满意度都在90% 以上,见表 1。
表1 护生对课程满意度结果 例(%)
2.2 护生对教学的反馈 针对“你觉得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环节学到了哪三种知识/技能?”护生回答“沟通/交流/访谈/人际交往”的频次为90次,回答“合作/协作/团队/小组”的频次为67次;其他更多的是回答各类慢性病知识、理论运用实践、查阅文献、小组汇报等较为分散。护生访谈提的建议中更多的集中在“再多一点实践,学以致用;模拟宣教能尝试对采访患者进行真实的宣教;老师能多提供一些课外资料或者相关学习资源等”。也有同学反馈“不喜欢随机分组,喜欢自由搭配;形式太多样,占用课余时间较多,负担较重;访谈准备阶段观看的视频与现场不一致,针对性不强”等。
3 讨论
3.1 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本研究证实护生更多的喜欢参与实践,99.3%的护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护生通过真实地体验到社区护士的角色,认识到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的相关性,特别是亲身接触患者,去感知患者的需求和反应,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明确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从理论到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3],这也与94.8%认为“比以前更认真地对待自我学习过程”结果一致。很多护生均在反思报告中提到“发现自身很多不足,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为护生指出了未来学习的努力方向。
3.2 加深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护生通过一系列社区护理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和领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人生经验,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护士多元化的角色功能,深刻理解社区护理的内涵,树立积极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态度。其次通过模拟宣教的角色扮演使护生深入分析角色的需求,通过换位思考体验病人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同理心、爱伤观念等内在品质;护生的沟通交流及协调管理能力也在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接触中得以强化和巩固。而且本研究也通过让护生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形式,有助于护生根据自身经验背景分析病人的关怀需求,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4]。本研究证实96.3%护生认为“对社区护理有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认识”; 97%认为“更能体会社区护理对象的感受,察觉他们的需求”。
3.3 提升护生的社区护理核心能力 护生以小组开展社区实践,成员分工协作,不断迸发新知识、新思维的火花,从而扩展逻辑思路,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剖析深度,有效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让护生走进社区,亲身体验真实的社区慢性病人群访谈,更促使护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护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本研究以胜任力为导向设计的系列实践活动,有助于通过借助社区真实环境或者创造体验场景来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反思能力等,学生获得真实经历和有意义的体验,更有助于能力的提升。护生的访谈结果也证实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提升最明显的两方面。
3.4 教学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首先,尽管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有许多优势,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教师如何能根据成绩、认知能力、个性特点、交流沟通能力、兴趣爱好等有效分组,真正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科学分组;否则容易出现小组之间无法公平竞争,也无法真正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其次,由于性格、学习习惯等原因,护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可能出现“部分同学参与过多,而部分同学参与过少”;本次研究采用了组内互评,以促进团队合作,但评分环节是在课内进行;未来准备在网上进行互评,有助于保密原则。再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实践基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的主题设计是否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组织和控制;护生人数太多,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模偏小,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等。以上问题还需在今后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反思和解决。
综上所述,基于胜任力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特点是护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职业情境中要求具备的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激发了护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重塑了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有效促进了护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胜任力。
[1] 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7):626-628.
[2] 吴瑛.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35-439.
[3] 张凤勤,陈红宇,丁娟,等.“三早式见习”模式对高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9):824-826.
[4] 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教育在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31-33.
Competency-oriented refor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Li Yuxia, Li Liping
(NursingCollegeof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 20120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mpetency-oriented refor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Methods 134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recruited. The design included interviews preparation module, patient interview module and patient education simulation module, and finall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98.5% 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promoted their overall learning". 99.3% 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urse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gain a very valuable experience"; 96.3% 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a clearer and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100%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urse inspired their thinking"; 97% 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feelings of patients and perceiving their needs"; 94.8% of nursing students believed tha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self-learning process than before". Conclusions The teaching reform was competency-oriented for goals, and task-centered for teaching activities. It stimulated nursing students’ self-learning interests, deepened the recogni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and improved the core ability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Communit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Competency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项目(教育教学类)(编号:2015JX06);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资助计划(编号:P407010212)
李玉霞(1980-),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R473.2
A
10.16821/j.cnki.hsjx.2017.08.013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