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04-25王志飞闫凡珍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王志飞++闫凡珍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从培养教育的内容、培养教育的形式、培养过程的管理、师资资金投入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现状 培养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1]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党员发展的全局工作,做好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现状

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现状,笔者对山东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研、电话访谈等方式,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5份,回收率99%。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内容、培训方式、过程管理、师资资金投入情况等四个大方面,共计50余个小问题,基本上翔实调研了省内高职院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表1 对积极分子教育的内容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知,目前一些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主要着力于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史教育、入党条件等方面培训,分别占70%、60%、50%,三者所占比例较高。而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职业生涯引导、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基础道德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较不足,职业生涯、心理健康、道德素质等内容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三观的形成、自身素养的提高、人生理想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体而言,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内容偏窄,不够丰富和生动,没有较好地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关注点相联系,很少关注积极分子道德层面、心理层面、工作就业层面的内容。

2.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方式偏重于传统教学模式。

表2 对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方式的分析

表3 积极分子对各种教育方式的喜好程度

现代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自由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思想的独立自主性比较鲜明,加之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受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影响,对其教育引导的难度增大,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

从调查结果看,对积极分子的教育方式之中,传统课堂讲授、专家讲座与报告等传统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分别占76%和60%,只有17%的入党积极分子对传统课堂讲授方式表示欢迎,40%的入党积极分子对专家讲座与报告表示喜爱。积极分子对学习参观、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这些教育方式所占比例很小,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趋势。

3.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缺乏管理。

表4 对积极分子培养过程情况的调查

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事关培养的质量,而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培养的效果。从调查统计收集的事关培养过程管理的数据看,大多数高校对积极分子的基础性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基本上实行班级管理,每次培训都进行出勤统计,及时查阅积极分子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是对积极分子的整体培养过程缺乏管理,如部分高校并没有为积极分子个人成长建立档案,记录培养过程;实习期间并没有动态管理,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没有建立起入党积极分子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没有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没有实行分类培养与重点培养,实行个性化培养。从整体看,调查的高校对积极分子的培养缺乏过程管理。

4.后勤保障相对不足,缺乏资金和师资支持。

表5 对积极分子培训师资、资金支持情况的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很多高校对于党校培训的师资支持、专项资金支持不够,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30%的高校建立了党校培训的专门教师队伍,80%的专职教师兼有其他教学和管理任务,这就很难有精力和时间从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訓工作,并且专职教师培训队伍之中思政课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只有40%的院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在财力保证方面显得明显不足。这就从整体上导致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后勤保障不足。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对策研究

1.要丰富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党校教育内容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党性教育。多年来,部分高校的党校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经常用抽象概括的、暂时还无法实现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爱好和思想实际。

党校的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党的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对积极分子进行道德教育,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以应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集体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浓厚、知行脱节等挑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知法、守法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树立全心心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入党积极分子必备的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必备的素养。心理健康事关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身心的发展,关系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所以必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要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职业生涯引导,职业生涯事关以后大学生职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最感兴趣的模块之一,要把职业生涯渗入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内容之中,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培训的时效性;要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对时事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以后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打下基础。

2.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调动广大积极分子学习的积极性。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灌输式的教育培训方法,传统课堂讲授方法以老师的讲授为中心,缺乏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我们要采取生动活泼、切实可行、乐于接受的培养教育方法,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头脑风暴、参观学习、网络教学等新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各具特色的培训演示软件,使培训的内容从抽象的理论层面变得可视化、形象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QQ、微博等网络手段推送知识,使广大积极分子运用手机随时随地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推出系列网上培训课程,学习内容和难度层级式加深,允许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交流,改变传统讲授的方式,将每节课讲授的内容简化为讨论的题目,让广大积极分子围绕这个题目展开头脑风暴,各抒己见,由老师对学员发表的观点进行点评,通过双向互动、讨论,使广大学员掌握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参观的形式进行教育,如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广大学员身临其境,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模拟重大革命事件,再现当年革命的过程,使广大学员观看之后产生心灵的震撼,达到教育的目的。

3.严格培训过程管理,注重培训效果。

党校要制定严格的培训纪律,实行班级管理,在积极分子培训期间,必须遵守党校的各项规定,严格学习纪律、考勤制度、结业考核等,学员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正确地处理好培训学习与专业学习活动的矛盾,提高学习效率。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制度。要求积极分子定期向联系人汇报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方面的状况及对某一重大事件或者活动的认识。汇报既可以是书面的,又可以是口头的,一般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情况,在汇报过程中要有诚恳的态度,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歪曲事实真相。要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以便党组织继续考察。

建立科学的入党积极分子退出機制。党校要制定规范的入党积极分子退出标准,对培训过程中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旷课累计达到一定次数、道德存在问题、不积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入党动机不端正、不能发挥带头作用、热衷于宗教活动等行为,必须坚决给予清退。

4.加大资金、师资支持,充足后勤保障。

培训师资力量对培训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离退休教师等组成,基本上以兼职为主,这就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质量。

我们要组建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开阔视野的专业培训队伍,将学校所有思政课老师纳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队伍,基于培训的内容,根据各个教师的专长,划分授课模块,及时组织集体备课、参加学术研讨、课堂教学观摩,在全校层面协调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授课计划,授课工作量按实际教学时数统一计算,并作为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调动广大教师投身党课教育的积极性。另外,党校还要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政府知名人士、军队干部、资深党员对积极分子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进行专题教育,进一步充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队伍。良好的师资条件是党校取得优质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要把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党校建设的重点。

另外,还要加大对党校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当前很多高校的党校培训经费来源于党费或其他费用,学校并没有设立专门资金支持党校的培训,这就致使高校的培训缺少资金支持,捉襟见肘,陷入尴尬境地。高校要设立党校培训专项资金,列为学校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从财力方面支持党校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31759.htm,2004-10-15.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