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华人格外亲
2017-04-25吴景
吴景
64岁时第一次连续乘坐16个小时飞机去北美洲大陆,到陌生的国度探亲旅居。从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瞪大了眼睛看世界,在异国他乡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半年时光。
到儿子家不久,我去观看了几次儿子参加的华人排球队比赛,还参加了他们的聚会活动。在赛场边和一位东北大姐聊上了,我问她在这里过得挺好吧,没想到她大倒苦水:“好什么好,总不能光吸气吧!”原来她夫妻俩和亲家夫妇一起来为儿子看孩子,到这里3年了,不断地续签探亲,觉得非常寂寞孤单。她说这里看病不方便,没有医保的挂一次号要花一百来块钱,还要预约。她说她跟一些上海老人聊天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感觉不好。有个老头儿说,这里天气啊环境啊是好,但过日子也不能只是吸气吧。
一日,带小孙女在附近的游乐场玩滑滑梯,遇上一对广州来的夫妇,他们跟我说了一大版白话。他们唯一的女儿在这里读完博士留在大学工作,他们便随女儿到此生活,今年春节后办妥了移民手续。他们对这里的感觉一点都不好:“日日没人说话没人玩耍像坐监,坐监嘛还有监友,在这里连个监友都冇(没有)。”老太太每天要给女儿女婿和两个外孙女做三顿饭,其中一顿是要带到单位和学校去吃的,为此她很发愁。“鬼佬(老外)食一只面包就得一餐,我们中国人食不惯,要煮饭带去吃,真是麻烦,唔知(不知道)鬼佬为什么不办饭堂。”我听了这话很有同感,我也是每天早早起来做好午饭给儿子带去单位,既担心他这样长期吃不新鲜的饭菜会出毛病,又担心不带饭去长期吃方便食品更麻烦。广州老太太见遇到了白话知音,越聊越来劲,到了回家做卫生的时间还舍不得走。
这些年,国内的老人们已经习惯于广场舞、K歌、喝早茶、旅游、聊天聚会,喜欢扎堆凑热闹,孝顺子女在把老人接到国外的同时,却无法帮助老人解决多种精神需求,因而,很多老人难以适应清静的神仙日子。
不过,孤独也不是无法逾越的,在这个华人不多的城市里,华人也总能设法驱赶孤独。我们家附近的儿童游乐场边上就是一个“华语角”,总有华人在此相聚。华人老人们走在人烟稀少的路上,只要遇见华人都会自来熟,停在街上聊个十分钟半小时的,一般是互相查户口自报家门,再聊聊儿女状况生活感受。也有的很特别。
一次,我领小孙女在家附近晨练,迎面走来两位女士,胸前都挂着个牌子,类似单位的工作牌,定睛一看,上面用英文写着家庭住址和孩子的联系电话,这让我想起國内那些被家人拴个牌子以防走丢的老年痴呆患者。两人大大咧咧张嘴就是大碴子味(东北口音),从哪里来的、两人什么关系、到此多久了、过得怎样、何时回去、现在要上哪儿,一一道来,我想,她们俩在一块儿应该不缺说话的,怎么见到我还如见救星般说个没完?仔细一想,哦,应该是她们需要一种到处都能交流的氛围,当这种氛围缺少时,一遇上机会,就马上释放。挺好,这就是消除寂寞的方式。
有一天,我到学校给大孙女送杯子,见街对面的路上走着一对亚洲面孔的夫妇,不免朝他俩多瞅了一眼,那女士竟立刻从对面跑过马路这边,对着我大声说:“我们认识一下!我们认识一下!”男士也跟着过来了,又是中国老人!仨人一见如故侃起了大山。我都纳了闷了,我怎么会和两个陌生人有那么多话可说。大概平时说话的机会少,都积到这时来倒豆子了。呵呵,有趣!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华人老人都这个性情,这与人的经历、个性和年龄、居住地环境等因素有关。
我的堂姐夫妇随儿子从上海移民多伦多,那儿的某个区域是华人区,商店招牌、路上行人、语言环境都与在国内无异,加上地处大都市,那儿的华人就少有寂寞感。我参加过从多伦多出发的加东三日游,旅行社、大巴车司机、游客全都是华人,但并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就跟在国内一样,认识的就交谈,不认识的就不打招呼。
在家附近散步时遇见一对八十出头的四川老夫妇,他们随女儿到此居住已20年,两老从神态到步态都透着当地人的范儿。在此生活久了,一切都已习惯,除长相不一样外,跟那些当地老外没什么两样。
9月,儿子家对门的中国建筑设计师扈大姐从北京探亲回来了,她跟我们也是自来熟。75岁的她爽朗健谈见多识广,退休后走南闯北给开发商设计商住房,她的女儿女婿曾在清华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工作,现在两个女儿都在这个国家工作定居。数年前女儿女婿给她办了移民,她就跟两个女儿两头住着,每天为二女儿一家做做饭,送送外孙女上学,自己在家就看看电影电视剧,在她那儿一点儿都没有寂寞之说。说到将来,她说她一点都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即使到最后,也恨不得自己走向火葬场。如此的英雄气概,令我直给她竖大拇指。似她一样不觉得寂寞的还有一位跟儿子过来的老太太,儿子在广州时是高校老师,她年轻时从事体力劳动,现在已经86岁,身体健康,每天十分满足地坐在电视机前看各种节目。
人是地里仙,今天在这里谁能说得定明天就到了哪里。不管在哪里,只要满足满意就不寂寞,就能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