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幽默教学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2017-04-25靳晓娟
靳晓娟
美术是一种艺术,接触它是一种享受,但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你要用自己的艺术素养去感化你的学生,尤其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考虑方式方法,幽默地提醒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即达到了目的又让学生欣然接受。某天下午素描课,学生可能是累了,面容困倦,甚至有趴在画板上打盹。老师缓缓说道:“一节课太短,眼一闭一睁,一节课就过去了。头一低,不抬,连下课都错过了。”其他学生大笑,打盹的同学也抬起头面有愧色,振作精神继续学习。幽默的一句话不能重复用,又是一节课,又有学生双眼迷离。这节课讲到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这张画面的特点是人物五官位置混乱。于是我指着画中人物自问自答:“为什么人物的五官这样扭曲?可能因为她经常趴在桌上睡觉,导致五官受尽压迫而走形。”学生大笑,打盹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抬起头来。可见:在课堂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幽默教学,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关系,进而得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同样是三尺讲台,三寸口舌,不同的老师却创建出不同的教学氛围。幽默教学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深刻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幽默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美术课中很多经典画作的画面效果是严肃的,教师需要寻找其中的亮点引起学生注意。在讲到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形容曹植与洛神分手后的情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老师借用李清照词句,带上抑扬顿挫的语调,利用夸张幽默的手法表演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解说拉斐尔的《阿尔巴圣母》时,老师有意选择一张中世纪造型朴拙、表情严肃的圣母像让学生进行鉴赏比较。通过对比突显了拉斐尔画作的唯美特点,彰显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不同艺术特点,而中世纪的朴拙、严肃的造型也让学生觉得有趣生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能够确定一堂课的基调,幽默地导入可以为整堂课定下愉快的基调,之后的课程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幽默的语言,教学的谐趣是教师教学机智灵感的闪光点,可以产生强大的亲和力。
在国画课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鉴赏安格尔的油画《贵妇人像》和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让学生分析二者有何不同。有些学生拘谨,没有踊跃举手回答。于是老师自问自答:“一幅画的是一位丰满漂亮的中年女性,第二幅画的是一位宽衣大肚的男性。”学生大笑。在这样的气氛感染下学生的发言变得踊跃了,老师很好地导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来点适当的幽默,犹如一枚“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情绪,驱散学生疲倦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
幽默既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心态,这是一堂课能打动学生的关键,也是产生幽默效果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状态,笔者上课时才能非常投入,才能不断产生幽默的效果。
幽默不能轻薄滑稽,在课堂中更是如此。好的幽默对教学要有所帮助。教师的幽默应以典雅睿智为宜,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如果一堂课幽默笑声不绝,会冲淡教学内容也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此外,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多交流,向他们学习也是很好的办法。
幽默要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为搞笑而搞笑。对于教学没有帮助的幽默宁可舍弃也不应用在课堂上。在介绍那些富于悲剧性色彩的美术作品就不宜幽默。在鉴赏罗丹的《加莱义民》这件雕塑时,老师要用非常严肃的语句表述了六位壮士舍生取义的故事,介绍这件作品表现人物情绪的精妙用笔之处。在介绍凡高时,应重点让学生体会凡高對于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和在艺术上的贡献精神。
教师毕竟是在教学而不是表演,幽默应该收放自如有尺有度。学生过于兴奋时,教师应该适度控制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内容上。
幽默教学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本来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恰当运用幽默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乐于学、教师更乐于教,教师的幽默中有理趣有情趣,有语趣有意趣,它使学生在学习中如坐春风,使教室满屋生辉。亲爱的老师们,如果您脸上挂着好似冬日那凝固的冰霜,请用幽默将它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