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绿色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
2017-04-25郑凤田
郑凤田
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扮演关键角色。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农业的绿色发展早已成为共识
我国农业已到了一个非常时期,供给侧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过剩,二是优质的农产品数量严重短缺。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真正有效的农产品供给?牛鼻子就是通过绿色化的生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要从单纯追求数量增产的温饱型生产方式,过渡到对品质、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等要求比较多的小康型农业生产方式,以满足我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在农业结构上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换,更需要从源头到流通对整个产业链进行重塑。
“绿色”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农村工作会议中,绿色的重要性又被多次强调。比如:会议指出,在我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我国农业要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要从数量供给发展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供给,农产品供给端开始追求差异化、品质化和绿色原生态化供给等。
三十多年来的农村工业化,使我国农业源头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农业生产的源头污染这几年被持续关注,因为土壤、水等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食品生产的质量。农业环境污染的代价是惨重的,不仅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破坏,同时还将长期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因为化肥农药残留物进入地下水,会影响生活水源。如何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百姓能够“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生产出绿色安全的食品,才能让消费者与农民实现共赢。
我国正在从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变,而相对应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也必须进行重大转变,从过去追求数量安全到追求质量安全,从传统的低效资源利用到高效的绿色发展。中国目前已有一半多人口在城市生活,大部分居民早就不满足于吃饱,他们希望能够吃好,吃得绿色安全健康。相比前几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以后的环节再安全也于事无补。
让绿色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源动力的六大措施
如何让绿色真正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动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了六大措施:
其一是要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绿色生产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传统的食物生产与绿色生产需要的体制与机制是不一样的,国家应该通过补贴等宏观政策手段,加强对绿色生产的激励与引导。与工业等点源污染不同,农业的污染大多呈现面源,也就是分布十分广阔。农业面临源头污染主要的种类包括由于工业及矿业等带来的重金属污染,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带来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工厂化养殖等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塑料薄膜等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以化肥农药为例,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这几年广受关注。我国目前的化肥施用量是美国与印度之和,粮食增产的速度远赶不上化肥增长的速度,多施用的化肥既是一种浪费,也带来土壤的污染板结,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和食品的不安全。如何实施农业部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农民已习惯于种“懒”田,因为种粮不赚钱,而化肥农药又相对便宜,施用还有国家补贴,也间接地刺激农民多用。如果要真正地减少化肥补贴,必须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比如:强制实行配方施肥技术,让农民根据土壤的需求施用;强制实施秸秆还田,目前的秸秆都烧掉太可惜;取消农资直补,改对有机肥等提升土壤肥力的技术进行补贴;提倡人畜粪便还田并给予补贴等。
其二是重塑绿色生产体系。绿色生产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通过产业体系与生产体制的调整,把那些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业与投入淘汰下来,让绿色健康的体系发展壮大起来。通过产业链的重新整合,对育种、生产、流通与销售进行重塑,生产出不但品质高与健康安全,而且还环保可持续的农产品。
其三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比较粗放,应该通过绿色的生产方式,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政策,让绿色生产成为主旋律。改变目前的供给状态,就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其四是通过产业融合缩短从田头到餐桌的距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方式使生产与销售对接,解决目前我国由于农业产业链过长,产品质量不安全的问题。通过打造全产业链,塑造品牌,使产品质量快速提升起来。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程度很低,且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由于普通小农户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单独与市场达成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同进货商谈判时无法争取到市场均衡价格,常常被压低价格,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减少,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得承担自然风险。如何以产业融合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来提升农民收入对农业供给侧的改革成功很关键。相比起前几年,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以后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现在部分小农户为了让养殖的猪鸡多长肉少死亡,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而蔬菜水果生产为了解决病虫害,滥用农药也非常严重。未来如果实行“农消直接对接”,既可以让菜农多卖点钱,也让消费者可以追溯产品,买个放心。欧洲和日本都在推社区支持农业,日本的农产品配送业也发展很快,价格比一般的农产品要贵,但消费者很认同,这个模式发展很快,消费者在跟着往前走,政府应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其五,科技创新是关键。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动能,调整农業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污染的东西往往是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通过科技创新就可以变废为宝,打造绿色发展的源动力。应该加强对废旧农膜的收购力度,对农民购买可降解农膜实施补贴;大力推广节水工程,改变目前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采取政策扶持水产品和节水技术。
其六是通过布局来调整。就是要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表示,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今年要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切实抓好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重点是抓好现有补贴政策的整合完善,对一些不符合绿色生态导向的政策,要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完善政策内容。同时,继续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再确定200个县市开展试点。
在打造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打造和培养一大批绿色农业的研究者、生产者、企业家,抢占科技制高点,使绿色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真正可持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