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里只有一块手机屏幕是不可想象的事

2017-04-25

中国摄影 2017年4期
关键词:画册纸质选题

近几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着力于国内外摄影名家的摄影集和摄影理论类书籍的出版,颇受业内关注。在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推选过程中,从初选到终评,乃至编辑部的推荐书目,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都是入榜书籍数量最多的出版社之一。“影像文丛”系列从最初入榜,到因其中《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一书被出版社召回,而导致该系列被取消入榜资格,更让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成为焦点。带着诸多与摄影出版相关的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殷德俭和副总编辑毛卫东。

你们近几年连续重磅推出一系列摄影理论类书籍和摄影集,目前来看它们还是小众读物。这些书谁在买,谁在读?你们如何盈利?

殷:对于摄影图书市场,我自己的感触是它在经历着一种变化,尤其是这几年,这种变化速度在加快。这种变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图书类别和读者群体的细分化,二是视野拓展,质量普遍有所提高。现在回过头看,2013年可能是大陆摄影图书市场,乃至摄影文化环境出现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节点。那个节点的前后,摄影图书选题开始走入更宽、更深的领域。而摄影理论书也呈现了发展的态势。这不是说之前就没有理论图书的出版,而是当摄影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越来越多的读者有了这方面的需要,而理论建设本身也越来越得到各方关注了。出版社的选题不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选题信息的取舍也不是自作主张的行为,出版社的工作一定是要顺应这样的发展脉络与需求,我们比喻自己的工作是做好搭脚手架的活儿,让研究者和读者有顺风耳和千里眼。而且你会发现,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会有众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就摄影图书来说,你会发现各家出版社都有不少这方面的好选题,有的出版社还比我们做得早。总结我们出版社自己的工作,可能是在注重出版选题的规划布局,各项投入的力度等方面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具体说到摄影理论书,从一开始到现在都不是我们社出版选题的唯一选择。因为读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目前器材和技法类摄影书,从数量上看还是市场主体,因为中国摄影爱好者的人数众多,现在手机拍摄的普及,似乎人人都是摄影者了,出好这样的书也是读者的需要。至于我们出版社为什么这方面的选题少,这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关系,当然也与我们社发展定位有关。我们立足在摄影,乃至视觉艺术图书的专业性上有所作为,那样势必有所取舍。当然这样的出版方向选择也是基于我们自身条件的理性做法。但这不等于说在市场中规模大、销量多的普及性的大众化摄影图书不重要或者可以忽视。相反,把這类图书出版好更是推动更广大摄影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这方面很多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基础明显比我们强得多。

摄影理论书、摄影集有没有市场,回答是肯定的,它有市场。但它不是一个现成的市场,它需要理论建设本身,包括学术研究与引进加上出版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培育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兴趣,最终形成一个供需双方组成的市场。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出版规划的重要性,开始你出几本书,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意义,但经过坚持和积累,大家就会发现有作用了,带来了有益的帮助,这样就会慢慢形成有效的市场。摄影理论图书的购买群体主要还是对摄影文化进行研究的读者,现在还有更多来自摄影之外的读者群。而摄影画册因为比较昂贵,读者买来既欣赏,同时更看重收藏,所以这类画册还是以经典名家的作品集好卖。

我们现在还是以传统的图书销售方式为主,书店和销售图书的电子商务平台。值得关注的是在网络化时代,结合我们图书的读者对象所具特点,我们会在市场定位的精准度上多下功夫,在满足读者的多样需求方面下功夫。以期在读者中形成对出版社学术出版规划的了解,专业出版能力的认可,最后获得出版品质方面美誉度的综合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不断巩固读者对于出版社和所出版图书的信任度,不断吸引和增加更多的读者来关注我们的书,而这些图书对他们最终有所帮助。

学术出版、专业出版由于它的“小众”特性,它的发展决不会是流行性,爆发式的。这也是摄影出版的一个基本趋势,有总需求量的上升,符合我们中国摄影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也不会奢望说做这个出版就好像很赚钱,事实上工作是非常艰苦的。我每次出差到某个城市,一定找机会到当地新华书店,或其它书店去看看,很多重要城市的新华书店(书城)的柜台都在萎缩,而大部分新华书店先舍弃的书架都是咱们摄影类的书,或者把我们的摄影书归到旅游类里去。原来还有个柜台在卖摄影书,现在柜台都没有了,连上架都很难了,反而现在是一些民营书店倒是有不少摄影类的书能上架。

2014年你们开始集中引进西方摄影理论方面的书籍,做了“影像文丛”系列,毛老师也是这套丛书的主编,你们可否具体谈谈做这套丛书的初衷。这套初始书目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总体的布局和考虑,按照出版社的计划,未来这套丛书将如何往下走?

殷:这套丛书我们写过一个出版前言,里面表达了我们想出这套书的目的和规划,在丛书的计划出版书目中,很多都是经典、文献性的学术著作和当下国外大学摄影艺术专业的教科书或指定阅读书目,这些均为“影像文丛”选题选择的方向与范围。“影像文丛”也不是本本都是真正纯理论,体裁既有专著、文选,也有个案研究、案例分析,以及访谈。我们希望通过出版“影像文丛”这样实实在在的工作,为读者建构一个有层次、较完整,既有历史脉络,又有当下性的摄影理论研究体系。以期拓展读者视野,为摄影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学术支撑,为相关的影像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到2016年为止,“影像文丛”系列已出版七本,第八本乔弗里·巴钦的《更多疯狂的念头》也即将出版,这是巴钦先生直接授权给我们先出中文版,英文版都还没有出,这是源于他跟我们合作的一种信任。这样,当把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巴钦的三本理论书(前两本分别是《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书写、摄影与历史》《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出完以后,基本上对巴钦的理论体系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毛:就像殷社长刚刚说的,“影像文丛”的选题结构并不是完全集中在纯理论著作的引进上,而是以摄影文化和视觉文化研究为核心,涉及到了摄影的诸多方面,具有系统性。在理论类书籍的选题方面,我们是通过对摄影理论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找到关键节点上重要人物的重要著作,重在精选。摄影史论类的选题也是如此。理论是一个思维的框架,会涉及到摄影之外的很多学科,而史论是理论建设的基础之一。在整个文丛的架构中,我们还纳入了涉及到摄影实践的选题,但出发点是把摄影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之下来看待。我们现在的大量工作,就是确定选题范围和具体书籍的引进,有所取舍。

摄影理论类书籍的引进需要更多年轻人才的深度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影像文丛”这套丛书搭建的平台,通过国外著作的引介,打好研究文献的基础。虽然我们与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引介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开始起步,就是一个进步,未来不断完善出版各个环节的衔接与制约。

谈到国外著作的引进,我们和其他领域的出版都有同样的困境。国外版权时效非常短。我们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出版的所有环节,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迫使我们不断完善现有机制。

前段时间,《为什么是艺术摄影?》这本书发出了召回及重新修订,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

殷: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困难和曲折。最近发生的有读者指出“影像文丛”系列中《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一书存在一些质量问题,继而我社了解情况后决定在市场上自主召回该书,进行重新修订后再出版所引发的话题,值得我们重视和讨论。作为当事方,不论是译者还是出版社实事求是,有错就改、有错必改,这是我们做好理论研究、翻译和出版工作的基础,也是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出版人,我还有更深的体会,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理论研究(包括翻译理论图书)工作的艰巨性。为此我们非常感谢这位读者,由于他的勇气和认真精神,使得我们的工作真正被置于了读者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正是这种监督使得我们出版工作质量得以提高,最终造福于广大读者。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有才华和钟情于摄影出版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带着你们的朝气与热忱参与到摄影理论大厦的建设中来。因为我们深知中国摄影理论要不断深入地发展,摄影出版要提高各方面的品质,这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出版社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平台。

引进的摄影理论书的翻译现在也是起步阶段,人才培养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毛老师联系了不少年轻译者,有很好的才华,也很有热情。但是翻译工作不仅仅需要才华和热情,还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专业水平,以及那种更持之以恒的打磨。沈语冰老师说到研究型翻译,意味着将来的译者绝不仅仅就是译者,他在某种意义上也一定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翻译引进版书,尤其是理论书,也存在着对于内容认识的再深入问题。我們的书出版后也需要不断修订,不断更新。最后请大家相信,在摄影理论出版方面我们不会放弃,一定会继续努力工作,不辜负读者对我们的厚望。

2016年,你们也出版了不少摄影集,《侯登科的世界》《失重的人》、“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吕楠三部曲的再版等,有些是和摄影师合作出版的,有些书是同画廊合作与展览同期推出的,有些书是和图书策划团队合作的,这些不同的合作方式,出版社都分别担当怎样的角色?资金支持都是出版社来承担吗?

殷:2015年9月,我从李媚老师那里得知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在次年4月要举办侯登科作品回顾展,同时她也正在找一家出版社来出一本侯登科的“全集”。于是我提出了承担这一出版任务的愿望,并得到了李媚老师和于德水老师的认可。之后我们一起忙了大半年,幸亏之前李媚老师她们已经完成了很多的基础性工作,最终在展览前出版了上下两卷,厚达近900页的书。当时这套书曾想叫“侯登科全集”,后来斟酌考虑后确定为《侯登科的世界》,这也比较符合书的内容和实际情况。这套书由于规模较大,全精装版2000套,出版社全资投入,成本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它的出版价值高,不论是在摄影家的影像呈现上和文献资料价值方面都具独有性和文献性。所以,我们还是毅然投入,并高标准地做好。这部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侯登科同时代的人,他们有对那个时代,尤其是对侯登科的记忆和情感;另一类是研究者,包括影像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我认为2016年中国摄影界对侯登科的“研究”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与探索。它集“高标准的展览、全集样式的出版物、专门的研讨会、《中国摄影》上几十页多篇重要文章的专题报道,以及各相关媒体延展报道等形成了一次综合性的成果汇集与传播效应。在侯登科去世13年这样一个适合“回望”的时间节点上做了一次成功的个案研究。我们可以很好地总结它,为以后摄影家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也是出版的一个价值体现。

摄影家吕楠的“三部曲”大家都不陌生,加上他的《缅北监狱》,我们都正式出版了,且都是出版社全资投入。尤其是“三部曲”第一版发行后,很快市面上就脱销了。之后我们与摄影家商量,做重印的准备,第一次印刷选用格拉斯艺术纸呈现了作品的独特韵味,第二次印刷我们考虑用白纸来更好地表现黑白照片的影调层次与反差。这也是基于选择不同材料,以不同形式来诠释作品的考虑,我想这也是纸质画册出版自身的一种特有魅力吧。至于说到市场,第二版画册印数虽然要大于前一版,但对于这样的摄影家,他的作品画册销路是不用太担心的。

而美国著名摄影家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的画册《失重的人》的中文版引进又是有着另外原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大卫·伯耐特从那届开始拍摄了之后的历届奥运会(包括两届冬奥会)。随着我们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有着众多的专业体育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我们还考虑到中国还将要举办冬奥会,那会儿体育摄影一定还会呈现一个高潮,那么我们不妨现在开始就多学点东西,多借鉴一点别人的经验和视角。

“影观达茂”系列丛书应该说不是一本(套)纯摄影画册,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影像与文学、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包括一些田野考察方法来完成的一次“文化考察和文本总结”项目。能完成这样一项历时3年,多达近百人参与,集地方政府、中央媒体和专业机构之合力而成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出版社的作用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支点,但又是非常重要和独特的支点。事实证明,出版社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各方面的资源能合理地组合起来,使各方面的成果以书为呈现方式充分地传达了出来。这些都体现了出版专业的独特价值。

以上提及的这几本书,应该说各有代表性。涉及了摄影画册出版的几个不同方面,其中有个人作品,有群体创作,还有回顾性研究等,读者通過这些画册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可以进一步了解摄影出版的一些规律和市场现状。

有这样一个说法:大部分出版社都是出版那些知名的,或者已经有了足够资金支持去承担风险的作者,只有非常少的情况下,才会出版刚出道摄影师的第一本书。你们出版社是否也面对这样一种境况?对此,你们怎么看?

殷:肯定会面对,但我想这不仅是摄影书要面对的,其他类型的出版物、文化项目也一样。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影视节目中知名演员,名艺术家,图书市场中的经典名著和名作者某种程度上就是票房的保证,这是一般的商业规律,我们不用回避。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必然会忽视年轻作者的创作,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呈现。而且他们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也会加深与出版机构的感情交流与在专业发展上的相互了解。比如我们今年就出版了年轻作者何伊宁的《英国摄影教室》和同样年轻的摄影评论作者海杰的《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这些都是出版社出全资,作为市场书来运作的。

至于说到年轻摄影家的摄影集出版,我想这里面有几个要素,大家可以讨论。这些影集实际上是艺术家作品的呈现,出版画册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作成果。我个人觉得摄影师对第一本摄影集什么时候出、怎么出,首先自己应该有一个慎重的把握和理性的判断。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年轻艺术家不是不可以早出书,但这时候出版的书更多的意义是展示自己作品与艺术创作的成果,这些书更大的价值是提供给别人有了解你和你作品的机会,而不是看重书本身会有多少市场盈利。当大多数人还不了解你和你作品的时候,市场从何而来呢?这也是艺术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硬”投入,只有你的艺术成就最后具有了市场价值,那时候不论是作品价位还是出版书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回到出版机构的角度,在市场环境下,出版社选择能盈利的图书去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专业的出版机构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在出版专业上帮助那些年轻艺术家,积极地去促进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近几年,国内摄影师尤其是年轻摄影师越来越看重摄影书这一呈现方式,不少人选择了自制或找小型出版机构制作,印量不多,更体现个性化的色彩,不管是作为展示给别人看的读物,还是作为艺术商品来售卖,这或多或少地拓宽了我们对摄影书的理解,您怎么看这样一种趋势,这对出版社出版摄影书有没有影响或启发?

殷:我也关注到目前摄影图书出版领域里的这种现象。你所提到的这类出版物的几个特点:小型出版机构制作,印量不多,更体现个性化的色彩,作为艺术商品来呈现(售卖),已经很好地勾勒出了这些出版物的轮廓,也清晰地描述了它们的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我理解这种带有艺术家作为图书制作者更多个性理念和手工成分的出版物,既可以把它看作是艺术作品的衍生呈现方式,也可以兼顾到以“书”的形式与更多的人尤其是喜欢其作品的读者的个性体验与交流,乃至收藏。这种出版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本身也说明了它存在的可能性与价值所在,其实绝大多数摄影画册并不具有太大的市场发行量,更多是小众群体的阅读和收藏需要,甚至包括未来研究艺术家成长经历时,他们早期的出版物都是很重要的文本资料。对于出版社来说,我们会关注到这样的一个市场需求,遇到合适的选题,我们也会尝试去做。其实就摄影画册来说,它在整个出版业中本身就是非常小众的一个类型。

殷社长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针对纸质书的出版状况说道:纸质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不可替代,尤其是在艺术书籍方面。在摄影方面,如何理解您所说的纸质书的不可替代性?

殷:一般说摄影图书有那么几类。一类属于以文字为主,有些带有插图的理论性读物,文献档案类史料读物。这些内容的纸质书现在看还是有市场读者需求的。因为从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来看,阅读理论内容需要深耕式精读,大家常年阅读养成的习惯还在延续。但不可否认,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在相互渗透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我觉得这样的共存期还会是一个较长的阶段。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预言,这个时代的变化之快,我们都感同身受。

另一类是摄影画册,也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图文集。之所以说摄影画册(纸质本)还有读者需要,有其特定市场,是因我们看重的是画册具有的特质。好的摄影画册具有两重性,一重是分享与体验,还有一重是文献档案性。分享与体验是纸质书的一大特点,摄影作品(广义上说艺术书籍画册)的呈现还不完全是一个内容信息的传递,还有其物质性,或者说一种“质感”的体现。在我翻看一本画册前,对它将要呈现出来的整体性(内容、表达、材料等)是有期待和渴求的,不是看了某张照片或者获得了书里的信息,内容我就满足了,潜在地还有一种捕捉(体验),就是我所说的那种质感的需要,我们要找寻与书的一种关系。好多人对纸本书是有这种情结的,这种心理和视觉需求,包括对材料的触感,在艺术图集(摄影画册)上尤其突出,所以我们不断地改进设计元素、印刷工艺、纸张材料以提升纸质书全方位的质量,都是这个目的。当然纸本画册还有其它一些独有功能,比如:纸质书提供了一种文化信息的安全感。书会变旧,但只要不丢失它就能相对长期保存,而现在电子文件的保存安全可靠性还有待历史时间的检验。纸质书还可以拥有作者签名本,或者限量发行收藏版等这些附加价值也是读者所需要的。

当然,纸质书在有些方面被电子读物替代的趋势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有些工具类书,教授摄影技巧的图书,其内容在网上下载一个可以不断更新的课件就能学习了,那么读者再去买那些其内容信息即被固化的纸本书就没有必要了。

我认为纸质书或电子读物,只要它们有各自的特质存在,功能上有特定性,也就是各自存在的理由是充分的,哪怕受众群有大有小,它们也会各自保有特色地存在下去。我个人对纸质书还是持乐观态度的,纸质书结合着印刷科技进步所带来诸多的变化也是纸质书的一个魅力。今天当电子显示方式充斥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时候,难道我们不需要一点点不同的东西吗?如果全部生活里只有一块手机屏幕,那也是挺不可想象的事,起码对我自己是这样的。

猜你喜欢

画册纸质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