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小百科
2017-04-25阙政崔泓
阙政+崔泓
在被称为『大熊貓』之前,它被《书经》称为『貔』,《毛诗》称为『白罴』,《峨眉山志》称为『貔貅』,《兽经》称为『貉』,《本草纲目》称为『貘』,《蜀中广记》称为『猛氏兽』。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四千多年前,黄帝曾饲养调教『貔貅』为之助战。东周楚国皇家猎场『云梦泽』和秦汉皇家猎场『上林苑』中也曾圈养『貘』,作为狩猎对象,成功捕猎到大熊猫被视为勇武的象征。
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它们不是猫,是熊。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大熊猫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失去了嗜肉的基因,99%的食物变成了竹子,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
大熊猫的排泄物呈青色短柱状,还拥有一个昵称:青团——大熊猫有时候还会吃自己的青团。
一只体重200斤的成年大熊猫
每天要花12-16小时
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
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
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
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一只大熊猫整天吃竹子,然而它们体内却没有食草动物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
这直接导致它们每天有一半时间在进食,剩下的一半时间则在睡梦中度过——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不惧寒湿,从不冬眠。哪怕气温到了零下,它们仍然穿行于白雪皑皑的竹林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大熊猫的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然而,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如果以20年寿命来计算,一只雌性大熊猫一辈子的发情期也只有不到2个月——现在能理解它们为什么濒危了吧?
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促使大熊猫繁衍复壮。在多年努力下,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成易危。
由于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但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大熊猫还能活动。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大熊猫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生来就爱爬树,但必须成长到一定年纪才能掌握爬树的技能。一旦幼崽学会了爬树,也就意味着他不再需要熊猫妈妈了。
大熊猫被昵称为“滚滚”不是没有道理的:它们真的很爱滚来滚去卖萌。
别看大熊猫卖得一手好萌,它们毕竟是熊,是猛兽,拥有手术刀般锋利的爪子和獠牙,牙齿的咬合力介于狮子和美洲豹之间!更别提成年大熊猫1米8的身高,200多斤的体重,扑过来根本推不开!
如果遇到危险,大熊猫首先会选择爬树逃跑,或是背靠大树摆出防御姿态。实在不行,它们会抱住对手滚下山坡,大熊猫皮糙肉厚,皮肤最厚处有1厘米,一路的树枝石头都伤害不了它们——滚滚不仅可以卖萌,还是大杀器!成年野生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大熊猫走起路来有标志性的内八字,总是慢悠悠的,这也是为了控制能量消耗——所以捕食竹鼠对大熊猫来说是不划算的,体力运动的巨大消耗,几只竹鼠可补不回来!
也正因为大熊猫常年生活在薄雾弥漫的茂密竹林里,看不见彼此,造成了它们的圆脸常常缺乏表情——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野生大熊猫是杂食性动物,找不到竹子的时候会吃别的植物,甚至捕食竹鼠、家猪、山羊。也有老年的野生大熊猫,因为视力进一步退化,会把石头、树枝当作竹子来啃,把牙通通磨坏。
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也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所以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都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的素食动物。
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有时,大熊猫还会跑下山谷,到山村里和羊、猪等家畜同吃同住,一起玩耍。
大熊猫生双胞胎的比例高达50%,如果一胎产二仔的话,熊猫妈妈为了提高存活率,一般会选择其中比较强壮的一只来抚养,另一只则会被弃之不顾。
大熊猫幼崽出生时通体粉红,几乎无毛,外观只有老鼠大小,是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