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星彩(二)

2017-04-25明月珰

飞魔幻B 2017年4期
关键词:沈家老太太姑娘

明月珰

上期回顾:

纪澄借沈府老太太六十大寿之际,住进了姑母纪兰的家里。纪兰怀着让纪澄嫁给皇帝的心思,对她前倨后恭。纪澄在夜深人静,想起了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凌子云,两家虽门当户对,但纪澄怕遭遇外辱时,两人的关系会分崩离析。

(二)

“多大个姑娘了,还撒娇,快来见见你澄表姐。昨儿你回来得太晚,没见着。”纪兰将猴到她身上的沈萃扯下来。

沈萃这才看向纪澄,其实她一进门时就看见纪澄了,只是不想跟她说话而已。纪澄上回来的时候只小住了几日,她们也没怎么说上话,沈萃只记得纪澄是个挺漂亮的姑娘,可今日骤然一见,才发现这位纪澄表姐,竟然长成天香国色的人物了。

沈萃一向自认为是家中,乃至亲戚当中生得最美貌的,可如今被纪澄这样站在跟前儿一比,她就成了那绿叶。

“五妹妹。”纪澄跟着沈家的称呼叫沈萃。

“澄表姐。”沈萃不冷不热地应了一声。

此后两个人之间再也无话,沈萃是不想搭理纪澄,而纪澄是不想上赶着贴冷脸。沈萃这个人,高傲惯了,你若是上赶着巴结她,她反而瞧不上你,纪澄上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沈萃这种性子。博取好感的机会还有很多,并不急在这一时,太急切了,反而容易被人掌控弱点加以利用。

“你表姐这次要在咱们家里多住些日子,你们两姐妹多年没见,正好多亲近些。等过了老太太的寿辰,学堂开学了,你表姐也和你们一块儿上学的。”纪兰道。

沈萃听了心里就更不得劲儿了。哪里跑出来的表姐,居然就要跟她一块儿上学了,她有堂姐堂妹可以亲近,谁稀罕什么商户人家出来的表姐啊!

紀兰拿这个什么脾气都写在脸上的女儿也没办法,只能冲纪澄抱歉地笑了笑。

而后三个人同桌吃了饭,纪兰起身道:“昨日因着你们兄妹要来,我特地在老太太面前告了假,今儿我也得去东府里老太太跟前伺候,帮她招待来往的女眷。”

纪兰口里的东府,就是齐国公府,因着府邸在铜雀大街的东边儿,因而叫东府,那忠毅伯府就被叫做西府。至于沈三老爷这边儿,则被呼作“铁帽胡同那边儿”。

“你也跟我一起去吧,给老太太磕个头。”纪兰对着纪澄道。

纪澄这次随哥哥纪渊来本就是借着给老太太贺寿的名义,自然该去给老太太磕个头。

纪澄点头称是,回屋换了件衣服。上身是粉地暗蔷薇花的短襦,配了浅紫蝶戏蔷薇的长裙,显得略微喜庆又不张扬,头发也特地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简单插了一把白玉雕蝶恋花的发梳,将少女特有的清丽凸显到了极致,真真让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叹。

而旁边的沈萃那一身跟眼前人一比,简直就是俗不可赖的蠢物,纪兰暗自叹息。

芮英堂是沈家老太君所居,这是历代齐国公居住的上房,建制也是整个东府最大的,三明两暗五开间,两侧有耳房,背后还有三间抱厦。

原本如今的沈大老爷继承爵位后,老太太就该搬到别的地方去颐养,但沈大老爷和安和公主都十分孝顺,坚持不让沈老夫人搬离她住惯了的地方。

至于如今齐国公的居处,则在芮英堂的西侧。安和公主下嫁时,皇上没有赐建公主府,这是让公主作为人妇、人媳嫁入齐国公府的意思,但皇上也没亏待安和公主,特将齐国公府西侧一片活水之地赐给了安和公主为花园。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陆续修建,那花园已经和原先齐国公府的花园融为了一体,也因此,齐国公府的园子成了京城最有名的四大园林之一,且是其中占地最广的。

纪兰领着沈萃和纪澄到芮英堂时,站在石阶上的打帘丫头眼尖地早打起了帘子,往里面报了一声,片刻后就有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迎了出来。

“我带我娘家侄女儿来给老太太磕头。”纪兰对着迎出来的春蝉道。

春蝉看了纪澄一眼,心里惊叹于这位表姑娘的美貌,但面上并不显异色:“老太太屋里这会儿还有一位客人,是打南边儿苏州来的。三夫人知道咱们老太太是南边儿长大的,来的这位就是老太太在江南的表姐,这回是特地进京来给老太太贺寿的。”

“哎哟,这可真是太稀罕了!那位太夫人只怕年纪不小了,还舟车劳顿地过来,肯定同咱们老太太情分不一般。”纪兰笑道。

“可不就是吗?这会儿两个人正手拉着手聊以前的事儿呢,先才还哭过一回。”春蝉道。

“那我和五姑娘先去老太太跟前也认一认这位太夫人。”纪兰侧头对纪澄道,“你先跟着这位春蝉姐姐去偏厅坐一坐,等老太太得了空,再领你去磕头。”

“是。”纪澄应了一声,便跟了春蝉去了偏厅等候。

偏厅里这会儿没有人,只有负责伺候茶水的小丫头还倚在柱子上打瞌睡,头刚刚落下,一下就惊醒了,睁开眼看见春蝉进来,赶忙地迎了上去:“春蝉姐姐。”

“这位是纪姑娘,三夫人的外侄女儿,你好生伺候着,我去老太太跟前儿候着去了。”春蝉回头又对纪澄道,“姑娘先在这儿稍坐,等老太太得了空我就来请你。”

“多谢姐姐。”纪澄点头道。

娟儿和缎儿一前一后地进了偏厅,前者端着杏仁露,后者则捧了一个填漆戗金山水纹桃式盒,低垂着眼皮将东西放到了纪澄手侧的大理石镶心黑漆方几上,一点儿声响都没弄出,规矩学得极好。

缎儿将那桃式盒的盒盖揭开,里头一共七个小桃盏,分别盛了些杏脯、杏仁、柿饼、核桃之类的零嘴。其中还有一盏芙蓉糕,色如粉色芙蓉,形状也似芙蓉花,若非讲究人家的厨娘,恐怕不会有这等耐烦心来雕琢。

纪澄心忖,这些勋贵世家,手里可能没有几十万两现银,但所有的富贵都体现在这些吃穿用度上了,难怪家道中落之后靠典当也能维持许多年的体面。

放下东西后,娟儿和缎儿又垂着眼睛无声地退了出去。

等离了偏厅,两个人才你推着我,我推着你地往游廊的廊凳上坐了。

“怎么样,瞧见了吧?”娟儿沉不住气地问缎儿。

缎儿笑道:“我觉着吧,这位纪姑娘和那位苏姑娘该换个位置,纪姑娘生得袅娜纤细,皮肤又白又嫩,倒更像江南水乡的女儿家,若不是身材高挑,还真看不出是咱们北边的女儿家呢。而苏姑娘呢,生得明艳大方,倒是有北地胭脂的气质,就是身段儿矮小了点儿。”

娟儿没见过那位苏姑娘,因此毫无概念,只追着问:“那你说,到底是纪姑娘好看,还是你那位苏姑娘好看?”

缎儿摸了摸下巴:“还真不好说,各花入各眼吧,我觉得纪姑娘更像是……哎呀,说不出来,但苏姑娘一瞧就是牡丹花一样的。”

“哎呀,怎么纪姑娘就说不出来了呢?”娟儿追着问。

缎儿为难地道:“真是不好说的。”

“那你说纪姑娘像什么花?荷花?”娟儿不依不饶地问道。

“像,也不像。”缎儿道,“纪姑娘倒是有那么点儿荷花的素净,可是又多了一些妖娆。”

“什么妖娆啊?”娟儿不懂,“纪姑娘看起来可并不是轻浮之人。”

“哎呀,我哪里有说纪姑娘轻浮了!我就说她……哎呀,我也说不好啦,我只是觉得这位纪姑娘,让你看了还想看,忍不住就想偷看她。”缎儿道。

“对、对、对。”娟儿就像找到知音了一般,“我刚才就一直拿眼偷瞄她。”

讨论到最后,两个丫头也没在用什么花来比拟纪澄上面达成一致的见解,总归就是她好似比花更鲜活,没有一种花能概括她。

且说纪澄在偏厅里坐了会儿,不经意地打量了一番四周的陈设,喝光了那盏杏仁露,的确如那个小丫头所说,十分鲜甜可口,入口香滑柔顺。便是那芙蓉糕,她也尝了一口,鲜花入脯,十分馨香。

末了,纪澄端起茶杯扫了扫四周,那小丫头娟儿就灵醒地端了个雕漆小盂过来。纪澄道了一声谢,用茶水漱了口,吐到旁边的雕漆小盂里,又从袖中荷包里拿了一小块薄荷香丸出来含在嘴里。

刚做完这些事儿,那位春蝉姑娘就走了进来:“纪姑娘,老太太问起你了,请跟我来。”

纪澄理了理衣裳,进到芮英堂的正堂时,里面或坐或站已经装了半屋子的人,正中一张短榻上坐着一位穿酱红地八仙庆寿刺绣袍的老夫人,头上戴着一条酱色暗纹抹额,中间镶着拇指大的一块和田玉,头发里已经显出银丝,但是精神十分矍铄。这位沈老夫人长着一张银月脸,既慈祥又和蔼。

沈老夫人身边还坐着一位老夫人,穿着南边儿这两年才时兴起来的五谷丰登纹的袍子,大约就是那位打南边苏州来的老太太了,她几乎已经是满头银丝。

纪兰此时正坐在老太太左手下方的第三张椅子上,她前头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圆脸夫人,生得白白胖胖的,很有福相,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物,穿了身紫地三多纹织锦袍,袍上绣着蝙蝠、寿桃和钱币,因此称三多纹。

纪澄想着,这位估计就是纪兰口中侯府嫡女出身的二夫人黄氏了。上一次纪澄来沈府小住时,这位黄夫人正在生病,她没有见着。

沈老夫人的右手边也坐了一溜儿的人,都是小一辈儿的姑娘,沈萃就在其中。

而右边第一人是个瞧着十分娇小玲珑的女子,但生得明艳万端,叫人一见就挪不开眼睛,叹一声天底下竟然还有這等美貌的女子,眉横春山,眸映秋水,肤若凝脂,腰如约束,当真如《诗经》里那位蛾眉螓首的庄姜般美貌。

当然这些人纪澄都只是迅速扫过,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打量。

“老三家的,这就是你那侄女儿,叫澄丫头的是吧?”沈老太太笑着对纪澄道,“快走近些让我瞧瞧,老了不中用了,眼睛都花了。”

纪澄应声上前几步,由着老太太拉了她的手,顺势站到了老太太身边,道了声:“阿澄给老祖宗请安。”

“好,好。”老太太轻拍着纪澄的手背,眼睛都笑弯了。沈老太太年轻时对三个儿子十分严厉,但到老了对孙儿孙女辈却十分疼爱,尤其是对女孩儿,不管是不是自家的,都异常喜欢。

“刚才老祖宗还说自个儿年纪大了,记不住事儿了,我瞧着您老人家记性比我们年轻人还好。阿澄上回来都是三年前的事儿了,也就见了您老人家一面儿,难为您居然还记得这丫头的名字。”纪兰笑道。

老太太笑道:“别的我记不住,但这丫头生得实在是好,我看一眼就记住了。当时我就想这丫头长大了不知道该出落得多整齐,如今见了,简直比我想象的还出落得好,瞧这模样多秀气啊!若不是身段儿长,简直比咱们南方人还像南方人。那会儿我就问你,怎么再不见澄丫头到我屋里来,你却说她回晋地去了,我还感叹了好一阵。”

“可不是嘛。这回阿澄来给您老人家祝寿,我就特地留了她长住,老祖宗您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家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最是喜欢漂亮小姑娘呀?”纪兰笑道。

“对对,老太太就是恨不能将这京城里的美貌小姑娘全拢到咱们府上来住着。”黄氏也在一旁答话,众人都笑了起来。

“到底是几十年的婆媳啊,还是你们知道我。”老太太自己也笑了起来,“看见她们,就想起年轻时候的我来,也有这样花一般的时候。”

众人皆跟着笑了起来。

此时早有丫头将蒲团放到了老太太跟前,纪澄走了两步,微微提起裙摆跪下,口中道:“阿澄给老祖宗拜寿,祝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好,好。”

老太太身边那位瞧模样有十八左右的大丫头云锦递了个红包给老太太,老太太再亲手递给纪澄。

纪澄道了谢,老太太又拉着她的手问了两三句话,就让她去给那位南边来的苏老夫人也行了礼。

苏老夫人送了纪澄一匣十二支的琉璃钗子做见面礼,又拉着她的手对旁边的沈老夫人道:“生得真是好,把咱们家筠姐儿都比下去了。”

“我瞧着两个都一般好。”老太太笑道。

接下来,纪澄又给黄氏问了安。

“既然你是常住,咱们祖孙今后也有的是时间说话,你先去跟你的姐妹们认识认识,今后也好亲近。小辈儿也别拘在这里了,都到后头抱厦去吧。”老太太道。

纪澄应了声儿,右手边的苏筠,还有沈家的几位姑娘就都站了起来,一起往抱厦去了。

沈家如今还没出嫁的姑娘里最年长的便是三姑娘沈芫,她是忠毅伯的嫡女,今年已经十六了,亲事已经定了下来,明年出阁。

沈芫在所有人里年纪最长,自然就担负起了看护妹妹们的责任,她先张罗着让大家坐好,又给纪澄这个新来的表妹介绍了苏筠和家中姐妹。

“这位是苏筠妹妹,你先才也见过了,就是表姨婆的孙女儿,你们好像同岁,只不知谁大谁小。”沈芫对着纪澄道。

纪澄向苏筠报了自己出生的年月,十分凑巧的是苏筠只比她大了一天,因而一个成了筠姐姐,一个就成了澄妹妹。

四姑娘沈荨今年也是十五,但比苏筠和纪澄小了几个月。她是安和公主的女儿,才出生就被封了县主。

而沈家的六、七两位姑娘都已经夭亡。

至于八姑娘沈芷年纪太小,今年才五岁,这会儿并不在芮英堂,早晨请过安之后,就被奶娘带回院子里玩儿去了。

一时介绍完之后,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冷场了。

苏筠粲然一笑:“芫姐姐,我在苏州时常听祖母说起你们府上的女学,说是请的女先生都是咱们大秦最有学问的。如今一见诸位姐姐、妹妹,皆是腹有诗书,气度高华之辈,令人一见忘俗,果然是传言不虚。”

苏筠这恭维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沈家的人貌美,若是赞她们模样整齐,那是听惯了的,所以几位姑娘格外喜欢别人透过美貌看到她们皮囊下的内涵与教养来。

而沈家在教养女孩儿方面,也着实费了很多苦心,沈家的姑娘在京城的声誉极好,通常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便是前头的二姑娘,虽然是庶出,但上门求亲的人也都快把门槛给踩平了。

沈芫微笑道:“筠妹妹谬赞了,几位先生的学问的确渊厚博广,品行也端方,但即使她们自己来了,也不敢当大秦最有学问的人的恭维。刚才听表姨婆说,这回你们打算在京多住些时日,妹妹若是有兴趣,跟老祖宗说一声,倒是可以跟咱们在学堂里作个伴儿。”

“那可求之不得。”苏筠笑道,她的笑容十分灿烂,牙齿又白,笑起来明艳动人,闪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一旁的四姑娘欢快地道:“那可太好了!前段时间学堂里就只有咱们姐妹三人,八妹妹年纪小也不跟我们一块儿,好不凄清。筠姐姐要是来了,咱们一处才好玩儿。”

沈芫嗔笑道:“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以前荷姐姐没出阁之前,你老央她帮你做夫子布置的功课,如今看着你筠姐姐来了,是不是又打如意算盘呢?”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沈荨着急地摇动双手,“我可再不敢了!上回被二哥知道了,他训得我半死不说,家里长辈见着我就总要说一顿,听得我耳朵都长茧子了,可再不敢了。”

“二哥也会训你吗?听说他小时候还时常让大哥帮他做功课呢。”沈萃道。

“谁说不是呢,他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那些事儿也就瞒得了我娘,哼哼,看我下回不告他的状。”沈荨气呼呼地道。

“你敢告二哥的状?”沈芫抿嘴笑道,显然是不信的。

沈荨立即泄了气:“我也就是说一说。”

苏筠笑道:“其实找人做功课也不是什么事儿。有时候先生布置的功课太多,须得熬夜才能做完,这样一来既伤眼睛又伤精神。我也有做不完的时候。”

“姐姐在南边儿也上学吗?”沈荨立即兴奋地问,“哎呀,瞧我这问的,你们苏家肯定也会给女孩儿请先生的,老祖宗以前就常说起她小时候念书的事儿。那筠姐姐你做不完功课又怎么办?”

苏筠道:“我就对夫子实话实说,她也不罚我,知道我是用了心的就成。”

沈荨吐了吐舌头俏皮地笑道:“我可不敢,姐姐可真有勇气。做不完功课,先生会让咱们回去做完了再来,我可丢不起那个脸。”

在苏筠的有意应酬下,沈芫、沈荨还有她,简直有说不完的话儿,笑得花枝乱颤的。沈萃偶有插嘴,可说不上两句,那三个人就又自成一团了。

沈萃心下甚是不喜,原本她就不喜欢苏筠的艳丽,这会儿更觉得她是瞧不起自己,一个劲儿地只逢迎沈芫和沈荨。都是沈家的姑娘,不就是因为自己爹爹不争气,娘亲又是商户出身吗?

其实,这倒真是沈萃自己钻牛角尖了。苏筠即便真有逢迎、歧视之心,也不会做得如此明显,何况都是沈家的姑娘,她若瞧不起沈萃,沈芫、沈荨未必觉得高兴,反而会看低她的心性。

只是沈萃有些自卑,以致自尊心格外强烈,她插的几句话,都是对着沈芫、沈荨而言,并不主动找苏筠说话,只等着苏筠来巴着她。

但苏筠也是名门闺秀出身,见沈萃对她冷着一张脸,自然也不愿意委屈地来巴结她,这才有了此等误会。

沈萃这会儿反正是觉得苏筠瞧不起自己,再拿眼去看纪澄,她几乎一句话也没说过,但显然听得很用心,时而微笑,时而点头,似乎一点儿也没察觉自己被冷落和轻视了。

沈萃心想,这不会是个傻的吧?于是对着纪澄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同情心,觉得她和自己才是同一个阵营的,因而道:“澄姐姐,今儿早晨我听娘说你要在我家长住,也要去学堂跟我作伴是不是?”

到了沈萃这儿,纪澄就成了专门给她作伴的陪读似的。

“是,我也没有想到还有机会再跟着连先生学习。”纪澄道。

“你怎么知道连先生的?”沈萃惊讶地道,“我娘告诉你的?咦,不对啊,什么叫再跟着连先生学习啊?”

连先生便是如今沈府里请的一位女先生,她博闻强识、学贯古今,自身品行也十分高洁端方,就是国公爷和伯爷对她也都极为推崇,在沈家地位十分超然,并不拿她当一般先生看待。

而沈府的女学生也十分喜欢连先生,因为她这个人十分有趣,并非那种读死书的书虫。

两年前连先生到沈府时,沈家的二姑娘沈荷还没出嫁。她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家中请的先生,若是过不得沈荷這一关,那就赶紧捂着脸背着包袱自个儿走人吧。

连先生到府上时,自然也少不得会一会这位二姑娘。不过她懒得跟二姑娘打嘴仗、对对子,只出了一道题,就彻底折服了沈家的几位姑娘。

“在晋地时,连先生曾经教过我两年。”纪澄笑道。

后来,沈家四处延请名师,她爹就向纪兰推荐了连先生。其实纪澄十分舍不得连普惠,但是她也知道连先生去了沈府,对先生的将来会有莫大助益,因而才让她爹推荐连先生的。

恰巧连先生在京城有旧,也就欣然前往了。

“原来你就是连先生那曾经的弟子啊。”沈荨这才算是第一回正眼看纪澄。

纪澄有些惊奇,不明白什么叫“连先生曾经的弟子”,沈芫笑着解释道:“连先生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她以前的女弟子,说她慧敏而狡黠,还说她从那女弟子身上得益良多。”

“呃……”纪澄脸瞬间就红了,真是没想到还有连先生这样夸奖人的。

“真没想到咱们还有见到真人的一天哪!”沈荨惊喜地小呼。

苏筠见大家开始讨论起连先生,也十分好奇,弯着眼睛笑道:“听你们说起这位连先生,好像十分厉害呢。”

“嗯嗯。”沈荨猛点了几下头,“就是这位连先生布置的功课,我老是做不完,可又不敢说自己尽力了。”沈荨叽里呱啦就开始讲连先生的趣事。

苏筠听得十分入迷,问道:“当时连先生考了二姐姐什么题啊,就叫二姐姐服气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沈荨道,“先生问:有辆载满货物的车,一人在前面推,一人在后面拉,问货车还可能向前进吗?”

苏筠实在是没想到会是如此简单的题,直觉当然是“不可能啦”,但是既然考倒了沈荷,肯定是有原因的。难道是能向前进吗?可是明明就不可能呀。苏筠心想,难不成沈荷也是像自己这样想的,所以说了“可能”,其实答案就只是简单的“不可能”?

沈荨摇着苏筠道:“筠姐姐,你快说啊。”

“我觉得不可能。”苏筠实话实说地道。

沈萃扑哧笑出了声:“当然是可能啊,多简单哪,下坡的时候不就可能向前进吗?”

苏筠一愣:“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哎呀,我脑子真笨。”

沈芫道:“筠妹妹一点儿也不笨,只是一时想不到而已。其实咱们姐妹当时都在,也都没想出原因来。连先生说了,不是我们笨,只是我们习惯了读书,而忘记了实际的生活了。后来她教我们的道理,都是生活里有用的。咱们女儿家又不考状元,理解那些书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于男子,连先生算是为咱们引了条新路。”

苏筠认同地点点头。

“澄姐姐,当初连先生拿这道题考你没有?”沈荨问道。

纪澄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这道题还是她考连先生的呢。连先生在晋地寡居,学问很高,但脾气也不小,如何甘作商家女的先生?纪澄就是跟连先生打了赌,考倒了连先生,她才到纪家做先生的。

这道题就是当初纪澄的“考题”之一。

纪澄微笑不答,大家就当她也是没答上,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再追问,毕竟不礼貌。

沈荨又继续跟苏筠聒噪:“连先生还经常出奇奇怪怪的题考我们,上回就出了一道象棋的题。”

说到这儿,沈荨立即让丫头端了一盘象棋来。苏筠还以为是要让自己解局,她平素惯下围棋,象棋实在没怎么碰过,有些为难地道:“象棋,我没怎么下过。”

沈荨摆摆手:“不是下象棋啦,你看着。”

只见棋盘上,沈荨将十枚象棋,摆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最顶上一枚,最底下四枚,中间分别是二、三枚。

“筠姐姐,你看,现在请你把这十枚象棋中的四枚翻到背面,这样让正面朝上的棋子,任何三枚都不能构成三边儿都相等的三角,你来试试看。”沈荨十分兴奋地道。

沈芫扶额,这位四妹妹就是喜欢拿连先生出的考题考大家,每回考倒了她就高兴万分,劝道:“阿荨,这题费时间得紧,你做什么这时候拿出来为难你筠姐姐?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瞧时辰,只怕等下就有客人过来了。”

沈荨嘟嘴道:“哎呀,我一时高兴嘛。而且也不费什么时间,我拿去考二哥的时候,他只扫了一眼就解出来了。”

沈芫道:“你当谁都是二哥啊!”

苏筠却来了脾气,既然别人能扫一眼就做到,没道理她却要费许多时间,因而便留了心去看,可试了好几次,都不得法,又有春蝉领了两位小姑娘进来玩耍,只好作罢。

沈荨又问纪澄:“澄姐姐,你可解开了?”

纪澄又为难地笑了笑,其实这题也是她拿去考连先生的,都是些“旁门左道”。只是当时她给连先生规定了时间,连先生自然是输了。

而纪澄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人能一眼就解出来。当初她出这个题,也是一个人无聊下双边象棋的时候,想出来的有趣的小玩意。但她自己也没能一眼就解出来。

“哎呀,我就知道我不是最笨的。二姐姐那会儿回娘家,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解出来了,而我却摆弄了一整天,几乎每种法子都试过了才解出来。”沈荨道。

此时,沈芫和沈萃已经上前去招呼两个新来的小姑娘了,苏筠却还一门心思在象棋上。

那两位小姑娘是先齐国公故旧的孙女儿,一个姓严,一个姓蒋。

老太太大寿的正日子还没到,这段时间多是齐国公府的门生故旧前来拜寿,到了正日子会大宴朝廷命官,听说届时宫中也会派人来给老太太祝寿。正日子之后的几天,老太太会宴请平日沈家的亲戚和通家之好,主要是女眷,还会在磬园请长春苑的舞娘歌姬连演五日。

磬园便是国公府那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花园了。

所以这两日沈家恐怕有许多客人要来,纪澄也跟着上前招呼两位小姑娘。

沈芫在一旁看了,暗自点头,真不愧是连先生的弟子,虽然出身不显,但处处都显得不卑不亢,说话的分寸也拿捏得极好,先才她还真是小瞧了这位表姑娘。

这边几个姑娘没说一会儿話,苏筠突然就高兴地呼了起来:“我解开啦!”

其实本就不是什么很难的题目,考的就是解题时间,苏筠这一小会儿就解开了,也足见是个十分敏慧的人。

沈荨崇拜地笑道:“筠姐姐,你好厉害!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解开了。咱们去瞧瞧。”

那棋盘上的大三角,顶端一枚棋子儿已经翻到背面,最下面四枚棋子的中间两枚翻到了背面,倒数第二排三枚棋子的中间一枚也翻了过去,如此一来,其它棋子果然再联不成三角了。

这厢苏筠解开了题,终于有了心情来同严、蒋两位姑娘寒暄,她开朗又活泼,没多久就和众人打成了一片。

若说今日来的姑娘们,都觉得纪澄不错的话,那她们对苏筠就是真正的喜爱——来自同样的門第,说起话来更自在些。

晚上用过晚饭,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纪澄只觉得脸颊的肉都笑僵了。再看沈芫和沈荨她们,也是精神气都卸掉了一大半儿,她心忖这大家闺秀也着实难当,光这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又要记姓名,又要记脾性,还要陪着说话玩笑,就是极难的事情。

回铁帽胡同那边儿时,莫说纪澄没有了力气,沈萃早就已经需要依靠丫头站立了,且丝毫形象也不顾了。

好在,早有青帷车等在外头,纪兰晚饭时府里有事儿先回去了,这会儿纪澄便和沈萃同乘一车。

沈萃斜倚着身子瞪向纪澄:“表姐,你是不是傻的啊!今天苏筠明显就是瞧不上你,都不跟你搭话,你还拿热脸贴什么冷屁股?还有那谁谁谁,一听说你是我娘的娘家侄女儿,就撇嘴,你居然还笑得出来。”

纪澄转头看向沈萃,眼睛笑得弯月似的:“五妹妹,原来你也是关心我的。”

沈萃尴尬得愣了愣:“谁关心你啊,傻蛋儿。”

纪澄微笑不语。

沈萃坐直身子靠近纪澄:“我觉得苏筠也就那样嘛,模样也没有你整齐,苏家啊也早就不是当年的苏家了,也就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上赶着巴结她,把她捧得跟个天仙似的。”

纪澄没想到沈萃会如此不喜人见人爱的苏筠,这会儿她也不能说苏筠的好话,否则定然引起沈萃的不满,毕竟她本就是来找同盟的。但顺着沈萃的话说,纪澄又觉得不妥,将来要在学堂长期相处的人,关系弄得僵冷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筠姐姐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家自然捧着她一点儿,这是待客之道,并不能说明她比你和芫姐姐等姐妹就好。”纪澄道。

沈萃讥诮地笑了笑,显然还是不太满意纪澄的说法:“那你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啊,她们怎么不客气待你?”

纪澄苦笑:“出身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

“可她们又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咱们?”沈萃不服气,“那是她们父辈挣下来的富贵荣华,又不是她们自身有什么本事。”

其实沈萃如此想也挺有道理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纪澄沉默了片刻才道:“男子建功立业,多是为了封妻荫子,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父辈们付出许多血汗,譬如沈府的国公爷就战死沙场,这都是为了让后辈子孙能够比别人的前途更好,这些富贵都是用祖宗的鲜血换来的。她们,甚至是你,比别人骄傲一点儿也不是没有资格的。”

沈萃诧异地看了一眼纪澄,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但沈萃又不愿意承认纪澄说的话还算有些道理,转而又讥诮道:“这么说,你是商户女出身,就该自我轻贱了?”

下期预告:

沈府老太太寿辰到了,纪兰存着不想让纪澄出去应酬的想法,卧床装病,纪澄却体贴地守候在她身边精心照料。丫鬟们替纪澄着急,纪澄的亲事会有进展吗?

猜你喜欢

沈家老太太姑娘
秋姑娘的信
My Mother’s Birthday
早上的期待
外卖那些事儿
猜字谜
泥姑娘
哪剪的
搭讪
你是不是故意的
采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