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绘本重要,但还是选不好读不了,有招儿么
2017-04-25
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知孩子阅读很重要,也决意要坚持给孩子读绘本。阅读机构、推广人热情推介,各大电商、育儿公号也都卯足劲做节日促销,绘本团购……看起来,儿童阅读的现状似乎是如火如荼。但身边不少朋友却诉苦:孩子的阅读习惯怎样培养?从读什么书开始?好像还是不得法……这确实是绘本阅读的关键点,在我看来,也可以简单概括成:选绘本、读绘本、温绘本。
开始阅读之旅前,要特别郑重提一下我自己走过的误区:那就是认为给孩子读绘本的首要目的是获取知识——这真是个害人不浅的认知。这就和拼命给孩子脑子里塞百科全书差不多,要让孩子小小的有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的脑子固化在无穷无尽的具体的抽象的知识之上,而错失了充分拓展形象思维、感统发育、体验学习、自主创造等能力的最佳机会。
1、选书:先看别人后看自家
一开始给孩子选书,我们都没有经验,而且小小孩儿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时候参考别人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根据孩子的发育阶段和发育特点,看看网上或有经验的妈妈给孩子看什么?有选择性地进行购买。一岁半以前,每个阶段的书不宜买太多,因为随着孩子的发育,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会很快转变。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可以选择的绘本就多了,而且孩子的兴趣也更多地体现出来了,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根据孩子的需求来选绘本,孩子可能会喜欢车、恐龙、小公主、某个动画形象等,他们已经指明了书的主题,我们“看人下菜碟”准没错。这也说明家长们自主的时候到了。
那些书单、专家推荐之类,真的不是选书的最佳参考了,最佳参考就是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某段时间,孩子情绪、社交、独立性等需要特别管理和培养,也别忘了绘本这个好帮手,有时候一本声情并茂的绘本顶过家人整天的担忧唠叨,就像关于养成刷牙习惯的《牙齿大街的新鮮事》,关于释放不良情绪的《菲菲生气了》等。
这时候有家长可能会担心,总是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没有涉猎更广泛的东西,会不会知识面不够广?会不会把好多经典都错过了?不必担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两个主题肯定不能满足孩子的胃口,他会自己要求开疆拓土的。至于经典,孩子当下能看进去的经典才是有效的,其他的,放心地让它们在那里,等孩子有兴趣了或到了那个阶段再放出来,书总不会跑的。
2、读书:把每次阅读变成一次出门
有的家长经常会说:“孩子就喜欢出去玩,坐着讲书,根本坐不住。”其实,绘本不仅可以让孩子坐住,更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就像出门一样。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或者说图大字少。给孩子读绘本,和带孩子出门见识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人是一样的体验。
读绘本时,先把这一点放在爸爸妈妈自己的心间,自己先把书预习一下。然后,在家里选个舒适的地方,再和孩子选个舒适的姿势,如让孩子坐在怀里或旁边,就要一起“出门”体验了。
我的经验是:
读书过程中,生活化的、趣味性的、科普性的书,家长们大多可以结合实际,做一定的发挥,甚至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和书本联系起来,让孩子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而偏向于文学性的、字句优美的书,更适合家长尽量富有感情地去读给孩子听,而不要变换成口语化的解释,这样会破坏文学的美感。孩子一边听,一边看看图、琢磨细节,是一种再舒适不过的美的体验。
读第一遍时最好不要提问,让孩子对整本书有个完整的了解。等读了几遍之后,再来和孩子讨论、挖深、展开延伸活动等。那如果孩子有问题呢?一开始读一本书时,孩子的简单问题家长可以快速回答,复杂问题就跟孩子说“我们一起接着看书,到书里找答案”,引导孩子先建立整体印象,然后再深入探讨或扩展延伸。
小提示:从封面和题目开始阅读
先从封面和题目开始,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或者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它是哪个作者写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哪个作者画的画,让我么看到原来这个故事这么有意思。孩子大一点还可以稍微这个作者有什么好玩的经历或爱好(一般书上都有介绍)。根据孩子情况,这个环节也可以放在读完书后。
介绍作者看似是个不起眼的环节,实际上是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细节,以后孩子拿起书来,会欣赏一下封面,品读一下作者,再开始阅读,这是一个品鉴和建立背景知识的过程。有的孩子会由此建立起自己喜欢的作家库,寻找同作家的作品,甚至研究作者的经历和创作关联等等,成为一个书海里的自主探索者。
3、温书: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孩子读绘本也不例外。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许多细节和深层次的东西都是在一次次的反复探索中发现的。
孩子看图,通常能发现很多大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比如《海底100层的房子》这本书,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图画里每一层房子都是一个日常的场景,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孩子能沉浸其中看上半天。所以,当孩子自己读书时,我们千万别打扰,千万!这是在培养专注力,也是在培养阅读力。
孩子看完一次书,建立了一些认识或感觉之后,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印证、体验对应和深入思考。当孩子在这其中有新发现时,通常会兴奋不已地告诉大人:我们吃的披萨,和《我的爸爸叫焦尼》里面的披萨是不是一样?为什么我不能和恐龙玩?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等等。
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认知在自主地往深、往广发展,变成了家长不断寻求新的合适的书在满足他(她)的需求。
(摘自安康网)(编辑/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