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柳青青粽子香

2017-04-25吴德春

政工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苇叶柳枝艾草

☉吴德春

杨柳青青粽子香

☉吴德春

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全部印象,都留在童年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每年的这个节日,可以没有必需的过程,但都会有关于过往的怀念,关于故乡的眺望。

小的时候,似乎对任何节日都充满向往,而且能把任何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现在回头看一看,有关节日的记忆似乎构成了美好童年的大部甚至全部。那时候不懂节日的意义,不在乎事关哪些风俗习惯,不太富足的农村生活,孩子们期待的,多是节日里不一样的吃食和玩乐。这些记忆把童年填充得五彩缤纷,也成了滋养我们一生的精神富矿。

老家辽宁西部地区的端午节,时令刚刚入夏,柳枝泛绿,绿中透着嫩黄,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大,原野和山川,新鲜得娇艳欲滴,映衬在蓝天白云下,胜过任何水墨丹青。

端午节的早晨,孩子们都没有睡懒觉的,早早爬起来。有的还在睡意蒙眬中,妈妈就会在手腕、脚腕还有脖子上系上五彩线,象征龙子纹身,带上手工做的扫帚簸箕,寓意拴住孩子、扫除病害,希望孩童长命百岁、无病无灾。听妈妈讲,刚出生的婴儿过人生中的第一个端午节,都要带上专门缝制的肚兜儿。肚兜儿上的图案是颇有些讲究的,通常都是一盆石榴树,石榴树分杈十枝,九个枝杈上长着石榴,没长石榴的像一只手,老话说“九个石榴一只手,神鬼见了都发抖”。这样的肚兜儿不是随便谁做都可以的,还要分成十块,请村里没有出阁的姑娘分别绣出九个石榴,那只手一定要妈妈亲手绣出来。许是旧年间生活贫困,担心孩子养不活,才无所不用其极,处处寄托希望吧。习俗是老习俗,表达的却是最朴素的感情和愿望,还有就是长辈对孩子无以言表的爱。

大一点的孩子通常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在早饭前就跑到野地里,采上一捆艾草,再爬上挂满露珠的柳树,折一些新鲜的柳枝带回家。艾草是用来洗脸的,老人说艾草有明目醒脑的作用,这天用艾草泡水洗脸,整个夏天都精神百倍,不会困顿疲乏,还会祛百病除瘟灾。有没有这样的功效无人考证,洗脸的过程却是极度认真而虔诚的,仿佛洗过之后真是虎跃龙腾、生机勃勃了。

端午节的早餐让孩子们充满期待,看着热气腾腾的饭锅,急切地盼着妈妈掀开锅盖的那一刻。为这顿早餐,妈妈已经准备了好些天,粽子是前一天就包好放在锅里的。粽叶是爸爸从镇上集市精挑细选来的,通常是又宽又长的苇叶,为了增加柔韧性,不至于包粽子的时候断裂,通常都是洗干净在水里泡上两天。家家户户如此,端午节前的那几天,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苇叶特有的清香。因为各地的习惯不一样,后来还吃过其他叶子包的粽子,有向日葵叶子,也有蓖麻叶子,怎么都觉得不如苇叶包的粽子好吃,不知道是因为叶子的区别,还是因为没有妈妈的味道。

小时候,大多数家里都不富裕。辽西地区不产糯米,包粽子的原料大都是黄米,一种东北农村常种的黏米,产量很低,但每年都要种些,除了是东北人家必备的招牌食品——年糕的主要原料,端午节的粽子也必须有它。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了,富足的人家也开始买上几斤糯米,吃上了糯米粽子,逢人还要咂咂嘴儿,炫耀一下糯米的口感,在乡人艳羡的目光中体会一下富人的感觉。如今,糯米不再是稀罕东西了,老家农村家家户户都能吃上,但还会包一些黄米粽子,似乎这才是正宗的习俗味道。吃粽子的来历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很大关系,但在老家,庄户人很少有谁知道屈原是何许人也,也很少去追问风俗的来龙去脉,只知道每年的端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日。

终于到了早饭时间,妈妈掀开锅盖的瞬间,孩子们都会围着锅台,看着满满一大锅粽子,还有鸡蛋、鸭蛋、鹅蛋,白胖胖错落着藏在粽子中间,急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那时候,只有在端午节才能吃上那么多的蛋,有咸蛋也有原味的,平时这都是留着招待客人最上等的菜品,或者是老人身体不好才可以享用的。鸡蛋补身体,多吃才能多干活,补足了体力才能为一家人一年的生计辛苦劳作。端午节的鸡蛋鹅蛋通常会吃好几天的,不是吃不完,而是不舍得吃。我和妹妹都会把热乎乎的鹅蛋藏在自己才能找到的地方,隔不了多久就拿出来看看,咽咽口水就又放起来了,直到时间长了不吃就会变质才一口一口地消灭掉。这个节日也只有到了把蛋吃完才算过去,然后满怀希望盼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房檐上挂纸葫芦、插柳枝。纸葫芦是巧手的妈妈节前就准备好的,各种颜色的纸张在她手上折来折去变戏法一样,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交给我们,对着折纸的小孔可劲儿地吹气,纸葫芦的小肚子就鼓起来了,再挂上纸穗,穿上细绳,用一节高粱秸秆拴好,和柳枝一起挂在房檐上。每个门口和窗户上都要挂,房前屋后一处也不能少,手巧的人家挂的葫芦也多种多样,方的圆的都有,两个角的四个角的各不相同。节日的氛围只有挂上这些才会热烈起来。

一个又一个端午节过去了,藏在兜里的鸡蛋,温度似乎还在,我们就长大了。离故乡越来越远,吃过的粽子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甜的,有咸的,还有增加了各种馅料的。时过境迁,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吃什么、穿戴什么已经不再重要,节日的氛围也越来越淡,一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就是节日了。对于军营里的年轻人,节日,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够休假回家团聚,或是为了亿万家庭能够团聚的执枪坚守。那些填满了童年生活的习惯风俗,也许正在被悄悄地遗忘,正在被繁忙的城市生活过滤得越来越少,但它流绵不绝,小时候系在手腕上的五彩线又系到了儿子身上,爱在流淌,生生不息,直到永远。

端午的味道,就这样留在唇齿舌尖,是妈妈包的粽子的香味,是故乡的五月杨柳青青的气息,想忘也忘不掉。

【作者系海军成都舰政治委员】

猜你喜欢

苇叶柳枝艾草
清洁牙齿的柳枝
——现代牙刷的由来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艾草,爱了
裹粽子
柳枝柳枝 变变变
裹粽子
生命力
生命力
艾草
守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