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木游戏的一点思考
2017-04-24
积木有较高的开放性、操作灵活性与可塑造性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的同时,也使其在搭建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核心经验,因此,积木游戏也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普遍重视。但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积木游戏活动时,常出现读不懂幼儿的游戏行为,不会分析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发展水平等现象,这也使得如何观察和支持幼儿积木游戏过程及游戏行为、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推动幼儿相应能力发展成为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思辨的态度对待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实现教育理论到教育行为的转变,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去。
一、把握幼儿思维和动作的关系,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时,往往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搭建,而教师往往却对其结果无法感到满意,易产生焦虑情绪,会因幼儿的搭建水平不是自己所期望的,而怀疑自己的教育指导能力。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幼儿阶段性思维的发展特点不了解,二是对幼儿的构建能力支持策略不到位。幼儿的思维和动作是分不开的,动作是思维的起点,是解决问题的概括性手段。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幼儿自身动作的进行及其对物体的感知。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表现最为明显,其动作和思维常同步进行,在对积木不停地摆弄中思考着,搭建行为一旦停止,思维也就随之结束。同时,这一时期幼儿在积木游戏中往往是无意识、没有目的,只对积木材料本身、搭建积木的动作以及使用积木材料感兴趣。这个阶段的幼儿只会先做后想。
中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常常是一边想一边做。同时,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大,感性经验的增加,语言能力的加强,为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幼儿的搭建水平逐渐提高,对称、穿过、覆盖等搭建技能常被幼儿运用在自己的游戏当中。如幼儿想要搭建一座房子,会一边回忆头脑中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也就是房子的具体形象,一边采用各种搭建技能将所想的呈现出来。大班后期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开始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考与想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同时并存的一个时期。此阶段幼儿在搭建积木时有了一定的计划性,可以先想后做,目的性更加明确,搭建行为更加复杂,由单一模式发展为各种模式的组合搭建,且运用更加自如。教师如果能正确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就会关注幼儿在积木游戏时的思维发展过程,从而理解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动作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策略。
二、观察幼儿搭建活动的过程,全面反映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进入积木区后,教师首先要看幼儿选择哪些积木搭建,是单元积木、2倍积木、柱形积木还是其他类型的积木,以及积木的大小、形状等方面,幼儿在选择了积木之后准备搭建什么,将会发生怎样的搭建行为,这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环节。其次要关注幼儿正在搭建什么物体,运用了哪些搭建技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如:小班幼儿在平铺、堆高、围拢等搭建技能的运用情况,搭一个简单的物体大概要用多少块积木,以及每种积木使用的数量等。最后,注意观察幼儿作品和其最初的计划是否具有一致性,用了哪些辅助材料,辅助材料是否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情节以及辅助材料的适宜性,搭建的内容是单一的还是多元化的;要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的,穿越、覆盖、链接、对称等搭建技能的运用等情况,如何解决游戏中材料的短缺、和同伴发生的矛盾等过程中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中班积木活动区,楠楠小朋友用16个4倍积木横向平铺成一个长方形,又用4个单元积木、2个2倍积木将长方形的长加高,用2个2倍积木将长方形的宽也加高,将整个建筑围拢,又用7个4倍积木在长方形宽的一面,搭出一个斜坡,用4倍积木横搭来封顶,当封顶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楠楠发现没有4倍积木了,于是他将用作围拢的4倍积木取下来,用单元积木和2倍积木替代,取下来的4倍积木用做房顶的顶盖。楠楠接着将最下层平铺的平台拆取下几块4倍积木,用单元积木替代,然后用替下的4倍积木继续封顶,直到将停车库完全搭好。
这是楠楠小朋友在积木区活动的片段,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幼儿的活动过程,也能较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活动过程中幼儿一直按照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材料不够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计划,而是积极思考,想出了用别的材料替换的办法。最终用半单元积木、2倍积木代替4倍积木,用替换下来4倍积木解决架空的问题。由此可见幼儿遇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幼儿连续的思维活动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教师经常对幼儿开始的搭建过程关注程度不够,更多注重的是幼儿游戏结束时搭出了什么,片面地从搭出的物体像不像、积木用得多不多、规模大不大等缺乏科学性的主观因素来评价幼儿的建构活动,这是教师缺乏专业性的表现。教师应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怎样和材料互动的,幼儿对材料反复探索的每一细节,以及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对产生的问题、困难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在幼儿的搭建过程中伴随着幼儿怎样的思维过程,幼儿在建构行为中能否表现出多个领域的目标和表现,要关注幼儿在积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以便对幼儿的建构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三、抓住幼儿的游戏行为适时介入,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教师在观察幼儿的积木游戏时,看到幼儿还没有搭出成型的物体,看到幼儿不能按自己所想的方向进行搭建,或是搭建得不够好,心里往往很着急,会控制不住自己,想去帮幼儿搭建,促使幼儿的作品在短时间内搭建得像模像样,但这不能够反映幼儿真正的建构水平。教师应具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将要发生的建构行为,而非直接演示给幼儿搭建方法或帮助幼儿完成作品,使得游戏立刻终止。此刻教师应管住自己的手,避免做无谓的动作示范。
有的教师还会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幼儿怎么做,比如:幼儿在搭建房子打地基时,地基总是不够稳固,幼儿搭建了第二次又倒塌了,教师往往会急切地说“你换圆柱体当房子的房梁就不会倒了”等话语。幼儿会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操作,不再尝试第三次或是用其他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所谓的帮助,会让幼儿在下一次搭建中碰到同样的困难和障碍时仍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应管住自己的嘴,避免多余的语言示范。
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期是幼儿反复探索而又无法成功,搭建行为即将结束就要准备放弃的时候,同时教师还要思考:我为什么此时要介入,介入后我能帮助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发展。教师应有清楚的目标意识,可以在材料上给予新的支持,或是在方法上给以启示、建议从而引发幼儿新的思考,或是幼儿在能力水平上能够接受的情况,或是幼儿的搭建水平还没有达到本年龄段的发展水平,仍有上升的空间的时候。
又如:中班幼儿在积木区搭建了一个“动物园”,“动物园”只有一个高高的楼牌,幼儿只是搭建了“动物园”的大门,对其他方面不够关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你的动物在哪里呀?”于是幼儿继续搭建了一个大大的围栏,将教师提供的“长颈鹿”“斑马”“狮子”“老虎”“兔子”等辅助材料放进了围栏,这时教师再一次引导幼儿:“这些动物都住在一起会不会打架呀?”幼儿随即用单元积木将围栏分成了几个区域,将这些小动物分别放进了自己的家。教师一步一步拓展了幼儿的游戏范围,教师的介入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同时也顺应了幼儿的游戏意愿,开阔了幼儿的游戏思路,利用小步递进的方法,提升了幼儿作品的复杂程度,帮助幼儿实现游戏目的,将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正是教师所应该做到的。
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珍视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