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工作
——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为例

2017-04-24

四川水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定期检查漏水病害

李 杰

(中铁二局三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如何做好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工作
——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为例

李 杰

(中铁二局三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为例,依据公路养护规范,对隧道的病害进行检测,分析病害原因,为制定养护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隧道工程;定期检查;高速公路

近20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规模与数量日益扩大,伴随汽车超载、超重、事故等现象,大量运营期隧道逐渐出现各种病害,加之部分地区溶岩地质发育,地下水丰富等因素,使得部分隧道不同程度出现渗水和衬砌开裂等诸多病害,导致其使用性能不断下降,进而威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本文结合云南某高速公路检查经验,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一、隧道定期检查主要检测内容及方法

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规范中表4.4.5的要求。高速公路隧道定期检查主要是对隧道土建结构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含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排水系统等。方法主要以目测或量测为主,辅助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设备,检查时应尽量靠近结构,对发现的病害进行有效标识并记录、拍照存档。

隧道土建结构检查内容主要有:

(一)外观状况检查

外观状况是指通过目视观察所及的结构表面情况。简单检查工具(皮尺、钢卷尺、铁锤、手电筒、放大镜和粉笔等)检查。

公路隧道一般呈马蹄形断面,边墙(拱脚)部位为薄弱构造。在外部围岩压力作用下,往往首先出现变形、裂缝、渗水,错台等病害。在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

(二)结构变形检查

结构变形检查主要检查隧道净空变化,由于运营期隧道车流量大,净空变化的测量一般是在隧道检修道处架设激光断面仪,通过快速扫描一圈,结合业主提供的施工期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交工验收报告数据来判断净空有无变化,如偏差较大,则应在该路段加密布置,以求数据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三)衬砌裂缝检查

主要采用人工目测和卷尺、直尺、放大镜、裂缝测宽仪,裂缝测深仪等工具进行。隧道内由于照明的限制,对发现的衬砌裂缝最好用粉笔勾勒出走向,然后用仪器测量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并拍照和现场记录,力求做到客观、完整、不遗漏的地描述检查到的衬砌病害。

(四)漏水检查

漏水检查主要检查和记录漏水点位置、漏水量、水质浑浊情况、漏水的pH值、是否会在冬季冻结。检查过程中,需要把以上情况记录在隧道展示图上。其中,漏水位置需要估算出大致的范围。漏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需用计时仪器和计量容器来测定流量。漏水浑浊时,需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判断是否是砂土和漏水一起流出。对于漏水处的水质需要使用pH试纸现场检测pH值,如果水质呈酸性或强酸性,则对衬砌混凝土有严重的腐蚀,必须重点记录,及时通知业主或相关单位。最后需要根据隧道所处的区域,结合业主资料,判断漏水处是否会在冬季冻结,漏水处通过反复冻融,会对混凝土造成较大破坏,严重威胁隧道内行车安全。

(五)排水设施检查

检查隧道内排水设施的现状和养护情况,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能否满足防排水要求。对堵塞的排水沟、损坏的排水沟盖板,要详细记录位置和个数,要求养护单位及时疏通和更换,以免隧道排水不畅漫上路面,特别是冬季结冻后溜车严重威胁隧道内行车安全。

(六)路面状况检查

路面检查是隧道定期检查中重要的一环,路面裂缝、拱起、车辙、破损轻则影响行车质量,重则引发交通事故。近年来,高速公路车多、车重,特别是下坡隧道,货车往往使用刹车淋水器,冬季结冻后导致路面湿滑,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对路面各种病害均要认真记录,方便养护单位修整。

(七)隧道地质及地表环境调查

在隧道洞口处观察附近山体是否可能出现坡面排水不畅、护坡损坏、山体裂缝、失稳滑动等地质现象。通过了解隧道外地表情况,对分析隧道内发生的衬砌开裂、渗水、变形有指导意义。

隧道定期检查以隧道单洞为基本检查、调查单元,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中所要求检查的内容,综合考虑洞门、衬砌、路面和附属设施等各方面的影响,确定隧道的技术状况等级。土建结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技术状况评定分类表

二、现场检测安全保障

笔者发现,关于隧道定期检查现有的文献中,往往只重视技术检查,而忽视安全操作要求,本文为了能全过程的介绍定期检查,特将现场安全布置单独提出来。

运营期高速公路,存在车流量大,车速高的特点。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作业工程中严格执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及交警、路政要求的其他安全规定。检测过程中任命专职的安全负责人,检测人员需装备反光服、安全帽、发光指挥棒等。当使用隧道平台车近距离检查拱腰及以上部位需要临时占用部分车道时,必须按规范安全作业控制区。

图1 安全作业控制区布置图

具体养护作业控制区标志摆设方案为:

警告区(S):1000m 摆设道路施工标志;

警告区距作业控制区800 m处摆设右道(左道)封闭标志;

上游过渡区(LS):大于100m(按限速60km/h),弯道、上下坡道或隧道口按1.5倍延长;

缓冲区(H)大于50m;

工作区(G):隧道单侧全幅。

下游过渡区(LX):50m;

终止区(Z):大于30m;

弯道路段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长度;

上游过渡区内停放皮卡工具车一辆,车上装设线形诱导牌;

在检查控制区内按照10~15m间距布设锥形桶等交通路标。

检查作业时,应在检修道行走,避免人员左右侧来回穿插,时刻注意来往车辆,特别是视线受阻的隧道弧形地段,确保检查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图2 现场检查安全作业区布置图

检查完成后,需要撤去安全设施时,应确保前后都有安全警示车配合,最好在前后都配置一名安全员,挥舞指挥棒或小旗,提醒来车注意减速。安全设施转移,应当在已完工的作业区内逆向倒退收起安全设施(锥形桶)。进入下个检查隧道时先从警告区开始放置警示标志牌,在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应加强锥形桶及警示标志牌的摆放,在放置锥形桶地段,每隔50米,放置一排横向锥形桶,避免车辆误闯检查区域,必要时请高速公路交警或路政现场协助。

当出现交通事故或阻塞时,及时通知高速公路交警和路政,协助其疏导交通,注意防止社会车辆进入检查区。疏导交通时优先放行小车,货车大车待路面条件允许后放行。

三、云南某高速公路工程病害实例

本文中以云南某高速公路54座隧道单洞为例。根据交通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TH20-200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的要求,需要对高速公路主体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评定。

在所检查的54座隧道单洞中,主要问题有检修道盖板破损缺失、排水沟堵塞、衬砌裂缝、衬砌渗水、防火涂料破损脱落、反光标志破损缺失、路面裂缝等问题。见图3~图9。

图3 路面裂缝

图4 检修道盖板破损

图5 排水沟堵塞

图6 防火涂料破损脱落

图7 衬砌裂缝

图8 衬砌渗水

图9 反光标志缺失

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和业主记录,主要原因见下表。

表2 隧道病害分析表

四、针对工程实例中病害处理的建议

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中对于土建结构提供养护对策:应对结构破损部位进行监测或检查,必要时实施保养维修。据此提出如下维修状况建议:

(一)对于隧道二次衬砌出现的横向和竖向裂缝,如果目视检测未发现明显的错位,则表明主体结构未出现大的变形,但从确保隧道安全的要求出发,建议采用探伤等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裂缝出现的原因,同时结合裂缝监测进一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二)对于隧道洞壁的渗水,建议进行检修,以确保结构安全,解决由此引起的路面积水对行车安全造成的隐患。

(三)对隧道边墙防火涂装层刮痕损坏处,进行及时修补。

(四)对路面的车辙、露骨现象,建议进行及时修复。

(五)对检修道盖板破损、缺失处,进行替换。

(六)建议对标志、标线及轮廓线进行清洁和修补,保持完整、清晰、醒目。

隧道定期检查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规范》(JTG H12-2015)要求,加强对其进行日常巡查和养护维修工作,尤其加强对隧道路面清洁工作,通过日常养护及时发现隧道突发病害,及时处理,防治病害进一步发展,对延长隧道使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

经过大量隧道定期检查工作,笔者认为,由于检查时由于参数较多,记录繁杂,容易出现工作纰漏,因此在技术和安全两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在技术上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发现一处,记录一处,对于长(特长)隧道,可能会有较多病害,必须要按顺序记录病害位置和照相留底,以免混淆。在记录的同时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专业术语描述病害状态,切勿现场简单记录,事后回忆补充。对于现场发现的严重病害,及时通知业主,提出暂时限制交通的建议。对难以判断成因的病害,提出特殊检查的要求。

(二)在安全上要时刻注意运营隧道存在的风险,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建议隧道左右两侧检修道各配置一组检查人员,单独记录各自一侧,以免交叉作业。遇到隧道照明不好路段,加强安全提示,佩戴LED爆闪提示灯。在布置和回收警示标志牌和锥形桶时,要高度重视摆放和回收顺序,以免引发交通事故。

在运营隧道日益增加的今天,认真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发现工程病害,进而评估隧道等级,为业主和交通主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对延长隧道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营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1]于苹,田俊峰. 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JTG 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规范

[3]JTG H30-20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4]JTG T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5]朱玉琴,李秀芳,金敏华. 公路隧道定期检查与安全评估方法技术探讨.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

[6]李明博. 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查病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与土木工程,2016

[7]董伟伟,李晓晓,崔志强. 浅谈水电站进场公路隧道开展定期检查. 城市地理,2016

U45

B

1007-6344(2017)01-0017-04

赵红平,1992.5.13,男,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沈阳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定期检查漏水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某高速公路桥梁定期检查分析实例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空管二次雷达信号输出中断故障处理探讨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漏水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