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测井分类及复杂油水层测井评价

2017-04-24刘炳玉

测井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层油层侧向

刘炳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北京 100724)

0 引 言

昆北断阶带的A井成功钻探成功后,始新统E31、古新统E1+2陆续取得勘探进展。但是,由于储层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为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较差,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给测井解释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2]。针对Q区块的勘探难点开展了多学科结合的测井解释。通过以岩心储层地质、试油等为基础的四性关系、测井响应特征等岩石物理研究[1-4],分析了淡水泥浆对阵列感应和双侧向测井的不同影响,明确了阵列感应测井在油水层测井识别时明显优于双侧向测井,较好地完成了测井油层解释与评价工作,并解决了常规测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的难凝,应用阵列感应测井和孔隙结构分类参数建立了有效的油层识别图版,为储量提交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1 淡水钻井液侵入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在同一地层,受淡水钻井液侵入的影响,阵列感应测井和双侧向测井电阻率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在水层的侵入带内形成高侵入电阻率剖面,侧向测井值明显比地层实际电阻率成倍增高。阵列感应测井也反映高侵入,但深感应测井电阻率值增幅小,受高侵入带影响较小[5]。因此,油、水层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的差异往往比双侧向测井的差异大,更有利于流体性质判别。

以A井为例,储层孔隙度变化范围6%~20%,峰值集中在12%~15%;渗透率变化范围(0.01~160.0)×10 μm2,峰值集中在(10~50)×10 μm2。阵列感应测井在顶部(1 744~1 750 m段)油层测井电阻率20 Ω·m,随含油高度降低,电阻率逐渐下降,在油层底部(1 770~1 772 m段)降到6.5 Ω·m,水层(1 782 m以下)为3.5 Ω·m。顶部油层与下部水层测井电阻率差异明显,电阻率增大率达到近6倍。双侧向测井在油层顶部为20 Ω·m,水层为10 Ω·m,电阻率增大率仅为2倍。射开油层顶部6 m时10 mm油嘴日产油35 m3。

为定量分析淡水钻井液侵入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淡水钻井液侵入不同含油饱和度的油、水层时阵列感应测井深电阻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见图1)。该区块地层水矿化度Cw约为30 000 mg/L,泥浆矿化度Cmf约8 000 mg/L,为淡水泥浆条件。根据实际观察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和数值模拟(经B井实际浸泡15 d测井标定)结果,完井测井时一般受泥浆浸泡7~10 d,较好油层(So=70%)的深感应仅测到原始的70%;稍差油层(So=60%)的深感应测到原始的90%;物性较好油水同层的深感应受泥浆侵入影响不大;水层的深感应为原始的1.8倍,而在水层深侧向则比阵列感应电阻率高2~3倍,油、水层差异明显变小,严重影响了油层的测井识别。

通过系统分析泥浆侵入不同油、水层对阵列感应、双侧向测井的不同影响可知,用阵列感应测井定性直观分析侵入性质和识别油层是可行的。由于低频电流的双侧向测井不同于阵列感应测井,它受低侵入带影响较小,完井时较好油层的侧向电阻率约降低10%。该区同时进行阵列感应测井与双侧向测井,在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时,可对油层用深侧向测井,对油水同层与水层则用阵列感应测井分别计算饱和度[6]。阵列感应测井在油、水层测井识别时明显优于双侧向测井,因此,在测井识别油、水层时优先选用阵列感应测井。

图1 淡水泥浆侵入油、水层阵列感应深电阻率与浸泡时间关系数值模拟结果

2 孔隙结构常规测井分类[7-8]

在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孔隙结构对储层电性有较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油、水、干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和产能预测,尤其是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无明显差异的油层、差油层和干层识别难度更大,需结合孔隙结构分类建立测井识别图版和标准[9]。图2为研究区2口井的测井曲线实例,可以看出,Q602井106号层和Q607井17号层测井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相近,但储层产能差异很大。岩心分析结果表明,Q602井106号层孔隙度11.3%,渗透率3.5×10 μm2,不等粒砂质结构,胶结类型为孔隙型,最大粒径5.08 μm,原生粒间孔隙发育为3%。压裂后日产21.7 t;而Q607井Ⅰ-7+8+9号层孔隙度7.5%,渗透率1.1×10 μm2,不等粒砂质结构,压嵌-孔隙型胶结,最大粒径3.06 μm,原生粒间孔不发育,占0.6%,少量的溶蚀孔和裂隙孔,孔隙连通性差,压裂后日产1.04 t。两者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测井值相近,试油产量差异明显,反映其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储层的产液性质和产能与孔隙结构好坏关系密切[10]。

图2 Q6区块E1+2油藏不同孔隙类型储层测井实例*非法定计量单位,1 mD=0.987×10-3 μm2,下同

储层孔隙结构测井评价通常采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但由于其测量成本高,不是每口井均测,应用常规测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一直是测井评价遇到的难题,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11-12]。研究通过28口井84层的测井观察(其中试油47层),结合储层地质研究与试油成果,建立了常规测井对复杂孔隙结构储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见表1),在此基础上构建孔隙结构分类参数β,从而实现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

β=∑klogi=

kDEN+kAC+kGR+kPN-PD+kSP+kCAL

(1)

式中,klog为与孔隙结构关系较好的各种常规测井相应的权系数。

基于孔隙结构分类参数β的测井综合分类标准。Ⅰ类:β>25;Ⅱ类:20<β<25;Ⅲ类:10<β<20;Ⅳ类:β<10。不同类型储层在孔隙度渗透率关系交会图中的位置见图3。

Ⅰ类油层:中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粒间孔,孔隙度>12%,渗透率K>5×10 μm2,自然高产油流。

图3 Q区块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分类图

储层类别测井响应ΔGR/APIDEN/(g·cm-3)AC/(μs·m-1)ϕDEN-ϕCN/%ΔSP/mV电阻率/(Ω·m)仅限油层Ⅰ<0.15<2.5>245<3>25>11Ⅱ0.15~0.252.50~2.55230~2453~515~257~11Ⅲ>0.252.55~2.60220~2305~79~15Ⅳ>0.25>2.60<220>7<9

Ⅱ类油层:砾状砂岩为主,孔隙类型-粒间孔与溶孔,孔隙度9%~12%,K=(0.5~5)×10 μm2,有自然工业产能,压裂可达中高产油流。

Ⅲ类油层:中粗砂为主,孔隙类型-溶孔与微孔,孔隙度7%~9%,K=(0.1~0.5)×10 μm2,自然无产能,压裂低产油流,少数为中高产油流。

Ⅳ类储层:泥灰质粉砂为主,孔隙度<7%,K<0.1×10 μm2,干层。

图4为测井储层分类实例,根据式(1)测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综合分类参数,Q6-325井E1+2层组Ⅰ-8+9号层β=28,测井评价为Ⅰ类储层;以此类推,Q6-347井E1+2层组Ⅰ-7、Ⅰ-8号层β=24,测井评价为Ⅱ类储层;Q6-211井E1+2层组67号层β=15,测井评价为Ⅲ类储层;Q6井E1+2层组60-1号层β=8,测井评价为Ⅳ类储层。试油结果与测井储层评价一致。

图4 Q区块E1+2层组测井孔隙结构分类实例[(a)、(b)]

图4 Q区块E1+2层组测井孔隙结构分类实例[(c)、(d)]

3 测井识别评价方法与应用

图5 基于泥浆侵入影响的RILd-RLLd/RILd交会图

由前述讨论可知,阵列感应测井在淡水钻井液侵入时对油、水层的识别能力明显优于双侧向测井,因此,在识别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流体性质(油层和水层)时采用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在淡水泥浆条件下,对于水层,受侵入影响不同,侧向测井值比感应测井值升高更多,其比值(RLLd/RILd)应大于油层的二者比值,故可以用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联合解释,以识别受泥浆侵入影响的部分高电阻率水层与低电阻率油层(见图5)[13]。

图6 声波—深探测电阻率测井识别图版

对于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孔隙结构对储层的流体性质以及产液能力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一般仅凭电阻率—声波图版难以进行储层识别评价,突出表现为油层、差油层、干层物性界限难以准确区分(见图6)。因此,为区分储层产液能力高低,采用孔隙结构综合参数对难以识别的油层、差油层和干层进行识别评价,建立基于阵列感应和孔隙结构分类的测井识别评价图版(见图7),根据该图版可较好地对油层、差油层、干层、水层进行分类,识别效果好,测井解释符合率可达92%以上,有效提高了复杂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流体性质识别评价能力。

图7 基于孔隙结构分类研究的测井评价与分类图版

4 结 论

(1) 柴达木盆地Q区块储层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为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较差,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流体性质判别难是制约试油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通过开展多学科结合的测井解释评价研究,分析了淡水泥浆对阵列感应和双侧向测井的不同影响,阵列感应测井在油水层测井识别时明显优于双侧向测井,在测井识别油、水层时优先选用阵列感应测井。

(3) 储层孔隙类型多样,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选择对储层敏感的常规测井曲线,应用加权累加方法建立了常规测井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方法。

(4) 应用阵列感应测井和孔隙结构综合参数建立了针对性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识别评价图版,有效解决了研究区的油层、差油层、 水层、干层测井识别难题,提高了测井识别评价油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雪莉, 凌须斌. 柴达木石油勘探获新发现 [J]. 国外测井技术, 2007(6): 75.

[2] 马达德, 王艳清.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新认识与勘探发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4): 529-537.

[3] 李乐, 牟中海, 汪立群, 等.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4): 75-80.

[4] 李劲松, 刘建华.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昆北断阶带切六号构造油层分布规律浅析 [J]. 青海石油, 2010(1): 144-148.

[5] 欧阳健, 毛志强, 修立军, 等.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与评价方法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6] 周灿灿, 欧阳健, 李长喜. 渤海湾陆上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及其识别评价技术研究 [C]∥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2004.

[7] 罗蛰潭, 王允诚.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8] 修立君, 石玉江, 欧阳健. 低渗透岩性油藏测井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研究 [C]∥陆相盆地系统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国际研讨会, 2007.

[9] 欧阳健. 油藏中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深入分析低电阻油层基本成因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3): 44-47.

[10] 李文龙, 牟中海, 屈信忠, 等. 昆北油田切6井区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6): 13-17.

[11] 曾文冲. 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1.

[12] 欧阳健, 王贵文, 吴继余, 等. 测井地质分析与油气层定量评价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3] 李国欣, 欧阳健, 周灿灿, 等. 中国石油低电阻率油层岩石物理研究与测井识别评价技术进展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11(2): 43-50.

猜你喜欢

水层油层侧向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弯月薄镜的侧向支撑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基于 L1自适应控制的无人机横侧向控制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以吉林长岭1号气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