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视角谈幼儿园课程开发
2017-04-24姜琴
姜琴
[摘要]蹲下来,你会看到孩子的世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蹲下的不仅仅是身體,更是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带着孩子—起成长。
[关键词]视角;儿童;课程
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教育,关系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需要开发课程,保障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要求,总结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一、树立求新求变观念,课程资源与儿童喜好相呼应
幼儿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乐于探索和发现世界,但是幼儿往往又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便显得异常幼稚。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喜好,投其所好,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来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求新求变的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新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为幼儿安排他们喜爱的、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保障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课程开发时,课程资源的来源往往不限于各类母婴、幼儿成长发展的“教科书”,因为这些内容尽管细致且有效,但是都大同小异,幼儿园的很多课程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教师可以从各领域、区域收集课程资源。如我参加了本地的一些民间艺术培训,从乡土文化资源、民间艺术里汲取有效资源,并开设了“手工DIY”课程,带领幼儿学习剪纸、折叠小动物、小物件、手工制作等。在某年端午节期间,我教给幼儿的各式各样的“葫芦”以及手工编织派上了用武之地,小朋友们将自己在DIY课堂折叠的纸葫芦带回家,并在端午节早上挂在门前,自己编织的五彩手链也都挂在了自己的手腕脚腕处,小朋友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进行了表扬后,孩子们对于手工课程更加热心,学习起来也更加认真。
树立求新求变的观念并不是让教师求异,而是要求教师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大胆突破,快速适应幼儿的观念,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来开发课程,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树立求真务实观念,课程开发与儿童需求相呼应
幼儿是渴望成长的,正是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有限,才特别需要了解世界,解开自己心里那些数不清的“为什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结合幼儿这些对世界迫切认知的需求开发课程,让幼儿真正地学到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内容,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存在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幼儿对于礼仪、习俗文化特别关注,幼儿在游戏和聊天中时常无意间透露出类似的观点,如:两个儿童在玩家家酒,儿童A扮演服务员,B扮演客户,两个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客户进门,服务员要鞠躬。于是,教师开发了礼仪文化小常识的课程,为幼儿解答该类问题,让幼儿理解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工作内容不同,社会责任也不相同,因此表现就会不同,并教幼儿去其他小朋友家的基本礼仪。有的小朋友说:
“我去小名家,就喜欢坐在他的床上玩变形金刚和飞机,我都没注意给小名的妈妈带来了工作量,以后我一定要改,要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幼儿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很感兴趣,小朋友们相互之间还会进行监督,从而儿童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变得更有素质!
幼儿们对于生活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对于这些需求,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分辨,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以及身体、生理、心理发展需要来开发适合幼儿园儿童的课程,让幼儿能够学有所用。
三、树立家校合作观念,课程开发与家庭教育相呼应
儿童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包含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必须要有效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从而确保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更加全面地对幼儿进行正向的引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要与家长勤沟通,开发出更加让幼儿喜爱、让家长放心的课程,保障幼儿高涨的参与热情,促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我在进行课程开发相关工作时,往往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并制作调查问卷,调查完毕后,会将结果输出并听取幼儿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保障能够更加全面地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查中我发现,幼儿家长比较注重让他们学会几项“拿手”的才艺,逢年过节或者家长聚会时,让幼儿进行表演是个不错的项目,但是表演不好却很尴尬。我据此也采访幼儿,发现幼儿也迫切希望在大人面前展现一番,基于此种情况,我开发了兴趣课堂,每周教幼儿歌曲、舞蹈、说相声等不同的小节目,甚至还组织舞台表演活动课,让幼儿们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幼儿们乐意参与,对于学习内容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到的内容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引导和表扬,幼儿在自我满足的驱动下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样,家庭教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家长与幼儿园必须相互配合,才能保障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幼儿教师,课程开发必须要遵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