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2017-04-24蒋丽明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期
关键词:劳动种子家长

蒋丽明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在推动发展中不断创造创新,劳动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我们常言勤劳致富,常常批判不劳而获,一切精神的、物质的财富都离不开劳动。传统的勤劳节俭告诉我们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美德,这是任何时代都必须尊崇的,但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优越,我们身边对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关注劳动教育也成为当今大家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一、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带来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其中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幼儿由好奇到自觉主动地参与劳动,从中获得许多科学知识。通过管理自然角,孩子们在不断的劳动观察中,知道大豆、马铃薯发芽早,豌豆、辣椒发芽迟;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空气、温度、水分)缺一不可;不同的植物所需的水分不同;要使小苗长得壮,就必须不断浇水、施肥和锄草。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进行探索劳动,不但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知识,而且从中受到了爱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可以不失时机地带孩子们到野外采集植物的种子、落叶、花瓣,并引导幼儿把采集来的种子进行归类;通过想象,用采集的落叶、花瓣剪贴成各种各样的图案。通过这些有趣的劳动,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种子的采集方法,认识了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硬度,知道了各类种子收获的季节、用途等科学知识,而且在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热爱劳动、喜欢劳动的种子。

二、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新人园的幼儿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努力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如,让幼儿饭前、便后自己洗手,学会自己吃饭,上完厕所自己把裤子提好等。同时,教师还可利用比赛、讲故事、鼓励等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园里,大多数幼儿对力所能及的劳动都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特别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更愿意参加劳动。幼儿升入中班后,除了继续小班的劳动能力锻炼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培养幼儿更进一步的动手能力。如,吃饭前让幼儿帮助教师拿餐具,饭后让幼儿自己擦桌子、整理桌椅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专门的训练,要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到了大班后,在幼儿对自我服务能力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要加强幼儿对劳动的进一步认識,培养幼儿爱劳动、爱集体的思想观念,使幼儿懂得劳动光荣的道理。另外,还要给幼儿创造练习的机会,教师可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利用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大班的幼儿帮助小班的幼儿系鞋带、搬桌椅等,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当幼儿主动要求帮教师做事的时候,教师不要认为会给自己添麻烦,应当珍惜幼儿的这种积极性,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这种积极性。

三、让幼儿欣赏自己的劳动能力

在集体中欣赏幼儿的劳动能力。老师通过“光荣榜”“小组红旗”等形式激励幼儿,平时通过接送时间、家园联系栏,把教育内容、目的、要求及时向家长进行宣传,争取家长的思想转变与配合。如每周一晨间谈话的内容一般都定为“周六、周日你为别人、为大家做了什么事?哪件事情让你最高兴?你是怎么做的?”在每次劳动后为孩子指出优点,如孩子擦家里矮的玻璃茶几、餐桌、柜子门,不仅表扬孩子能干,还应指出“你今天的劳动方法有了很大改进,是用报纸或千棉布、用嘴吹气的,这样玻璃擦得特别干净!”而不是表面的敷衍性地表扬。

在家庭中欣赏幼儿的劳动能力。安排幼儿在家里做那些让他感到对家庭生活做出重大贡献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菜,当客人来临时,有意说出这是小主人的劳动成果,客人的夸奖让他觉得“我家里这么干净,为家里争了面子,这里有我的一份功劳”。除此之外,如暑假时,为家里洗门前垫、雨伞、家门口的楼梯等,都会让幼儿得到意外的赞美与自豪感。让孩子做的家务活要有趣味性,如帮助摆餐桌,让他帮助搭配一些色彩鲜艳、有图案的餐巾、垫片,为大家拼摆一盘有图案、色彩搭配的凉菜等,让孩子介绍劳动中的方法、窍门。

在劳动中增加竞赛性,如家庭成员间玩“比谁做得好”“比谁做得快”的游戏,除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劳动外,还增强些临时性的劳动,如谁浇的花长得好,谁洗的白菜干净,谁的书柜摆得整齐好看,欣赏孩子劳动中体现出的自信,让孩子在家中以自己的劳动能力树立起小主人的形象。

另外,家长还可利用休息日,带领孩子去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如春节前为孤寡老人挂灯笼、贴对联,为邻居们做些公共事务。在欣赏自己的劳动能力的同时,感受身边环境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四、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现在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4+2+1”的家庭模式下,常能见到四位老人与父母二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当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所有长辈的呵护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溺爱也由此产生,家长们担心孩子会感到劳累或受到伤害,因此主动承担了一切可能的家务劳动。一个个小公主、小王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轻松长大,脑海中几乎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当今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中,“学习至上”占了主流,似乎孩子的唯一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学习好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一切事情,回到家,家长往往心疼孩子学习辛苦,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家务活一并代劳。这样长期下去,就会与老师的培养教育互相抵消,有时还会变成“两面人”,在家一个样,在幼儿园又是另一个样,削弱了幼儿的劳动热情,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在园内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要利用家园联系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同家长密切配合。

总之,对幼儿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和从小爱劳动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会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劳动种子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桃种子
家长错了
热爱劳动
可怜的种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