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风生水起

2017-04-24王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期
关键词:风生水小学生语言

王琴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得风生水起之时,多多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细节,优化课堂提问方式,才能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门艺术。用有效的提问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课堂的师生互动,有益于学生语文思维的灵活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一、提问目标明确,让课堂风生水起

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设计问题,同时要扩大提问内容的范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教师要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利用问题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个人见识。只有目标明确的课堂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课本内容,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中走出来。

比如在讲解《小稻秧脱险记》时,教师要本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提出“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呢”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找到课文中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目标明确的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所学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如在讲解《长城和运河》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师要针对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设计问题,如“作者眼中的长城与运河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喜欢它们吗?从哪里看出作者喜欢它们?你们喜欢它们吗?”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理解课文上升到揣摩情感,从揣摩情感转向建立个人情感。从情感教育目标入手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个人情感理解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全发展。

二、提问难度适当,让课堂风生水起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难度。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答案,会让小学生轻视语文学习。提出的问题太难,小学生费力思考却没有所得,会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难以发挥积极的教学作用。难度适当的课堂问题,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才能让提问具有价值。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槐乡五月》时,课本的课后练习有“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将这一问题作为第一个课堂问题,很有可能会难倒小学生。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几个相对容易的备选问题,如“在五月,槐乡的女孩子会干什么?男孩子会千什么?如果你在五月去槐乡作客,这里的人会怎么招待你呢?”这些问题更加简单,对应的答案单一,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度,让小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才能让课堂提问为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服务。

三、提问语言易懂,让课堂风生水起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出问题。只有教师的教学用语言简意赅,才能让学生听起来不费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隋。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语言技巧的地方,教师虽然满腹诗书,但不能用文学性过强的语言组织教学。让小学生听懂教师所言,才能让复杂的语言知识变得简单,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教师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抽象的语言概念具体起来,让深奥的语文知识明朗起来,用通俗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致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第一朵杏花》时,让小学生理解“第一朵杏花”为题的原因与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这样提出问题:“为何作者钟爱“第一朵杏花”这个题目,它缘于哪里?”虽然语言工整,但不利于小学生理解。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直接提出“作者为什么用‘第一朵杏花作为文章的题目?”更加简单,更加通俗。又如在讲解《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教师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提出课堂问题,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针对“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这段内容找一张对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读出文章中对應的句子。用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提出课堂问题,都需要教师考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通俗易懂的提问语言,能够让小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轻松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四、提问层次明显,让课堂风生水起

从教学难度来讲,课堂提问本身就具有层次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设计难度不同的层次化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提出课堂问题,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让学生以科学的顺序去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按照个性教学的原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多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黄鹤楼送别》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朗读诗词,让能力弱的学生思考:“这是一首伤心的诗,还是一首开心的诗?”这样的问题激活了学生古诗学习的意识。在接下来的诗句理解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考虑教学进度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区别”对待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只有课堂问题的设计者考虑到学生听到问题时的感受,才能让问题成为学生的学习载体,调动学生的思考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讲究提问的方式与方法,让课堂问题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有益于学生准确地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设计合理的课堂问题,用问题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以及思考能力的提高,才能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风生水小学生语言
水镜湖即兴
台湾之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风生水起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到底值不值得买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