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两国金融机构简要比对及股份制行海外拓展建议
2017-04-24包坚华
包坚华
前期有幸参加中新两国“青年商务大使”交流项目,在新加坡华侨银行进行为期十周的交流培训,期间重点了解华侨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架构及业务经验,与当地银行、中资同业、前监管官员做了沟通。现对有关交流情况从4个方面总结:海外视角看国内股份制行、新加坡金融业基本概况、华侨银行风险管理及金融市场业务架构、其他收获及中资股份制行海外分行业务拓展建议等。具体如下:
一、从海外视角看国内股份制行
1.国内股份制行自身进步显著,业务规模和收益等方面成就令人自豪。比如,在资产收益率方面,招商银行2013年末的ROA是1.39、浦发银行是1.21、兴业银行是1.20,超过新加坡的三大行(星展银行0.91,华侨银行1.05,大华银行1.12)。在ROE指标方面国内股份制行优势更为明显,根据2013年末数据,招商ROE是23.12、浦發ROE是21.53、兴业是22.39,而新加坡三大行中最高的大华银行仅12.3。此外,在总资产方面,国内股份制行2008年底已经一举超过当地三大本土银行(如图所示)。此外,国内银行在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电子支付等新业务方面较新加坡银行更为领先。
2.新加坡银行有境内同业学习、借鉴之处。在收入结构、风险资产占比等方面我们找到了差距,风险计量系统、业务架构设置等方面有境内股份制行可借鉴之处。华侨银行是经营风格较为审慎,营业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比约在40%左右(2009年至2014年),有些年份甚至超过50%。相比之下境内股份制行通过结构调整不断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但整体看占比仍相对不高(同时期基本在10%~20%)。再是境内股份制行虽然资产规模明显高于新加坡的银行,但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于3家新加坡银行,说明我们每单位资产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资产质量方面,尽管金融危机时期华侨银行不良率明显高于我们,但危机之后其不良率逐年下降,至2013年底已经略低于我们。而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良率自2011年触底后逐年走高,境内股份制行也不例外。另外,华侨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机构设置完善、职责划分清晰、人力资源充足。前中后台风险计量系统统一、系统支持全面、辅助系统完善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3、坚定了信心。和国外银行相比,境内股份制行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3年多家股份制银行跃入世界500强。境内股份制行业务类型与新加坡银行差距不大、组织架构基本符合业内较佳实践、新资本协议合规达标进入冲刺阶段、海外拓展迈出坚实步伐,整体来说具备了国外银行对话的基本实力。
二、新加坡金融业基本概况
1.金融业高度发达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伊始即确立金融立国政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战略,目前有超过600家金融机构,100多家银行,其中包括三大新加坡本土银行,花旗、汇丰、德意志、东三菱、富国等外资银行,也有工、农、中、建、交、招六家中资银行。新加坡金管局(以下简称金管局或MAS)对银行业进行牌照管理,本地三大行是全牌照银行。中行和工行的新加坡分行也是全牌照银行,其中中行新加坡分行已经开设了6个营业网点,建行、农行和招行目前持有批发银行牌照。
2.监管严格、特色鲜明
MAS具有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两大职能,主张保持严格高标准监管不影响创建更有活力、更富创新机制的金融体系,稳健的金融体系可为金融自由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MAS在新加坡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一套创新的金融监管理念,实现了“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风险评级、非现场跟踪监控”的良性循环。
3.三大本土银行各有特色
新加坡政府认为金融开放的前提是保证自身的金融稳定、促进本地金融机构发展,在扶持本地银行做强做大的情况下对外开放市场。3家新加坡本地银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基石,占据了约62%的存款市场。
星展银行由政府设立,拥有最大新币储备,总资产为4020.08亿新元,是东南亚最大银行,公开市场评级AA-和Aa1。星展银行拥有新加坡最大规模的新币储备,是市场紧张时主要的流动性输出方。大华银行成立于1935年,经营风格略为激进,总资产为2842.29亿新币。因其略为激进的经营风格,贷存比经常高于另外两家行,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贷存比接近或超过0.9的情况。流动性紧张时点,大华银行为了紧急吸引存款常常会报出明显高于同业的价格来吸引公众存款。华侨银行是新加坡成立时间最早的本土银行,近10年来频频通过并购扩大业务规模。华侨银行于1932年由三大华资银行合并而成, 2013年末总资产规模为3384.48亿新币(约合16076.28亿人民币),是东南亚第二大的金融服务集团。自2004年开始,华侨银行在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财富管理能力方面屡有动作,包括收购大东方控股公司、马来西亚PacificMas Berhad、荷兰安智银行(ING)在亚洲的私人银行业务(改名为新加坡银行)。2014年三季度,华侨银行实现对永亨银行的收购及私有化并,将其改名为华侨永亨银行,成为新加坡仅次于星展银行的第二大银行集团。
三、华侨银行风险管理及金融市场业务架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节将对华侨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业务架构进行描述和比较,对其有益的地方进行适时、适地的借鉴,只是无需照搬套用。
1.华侨银行风险管理架构
华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集团首席风险官(CRO)汇报,首席风险官负责确保集团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是通过最佳风险管理实践,使得集团优化经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并保护集团避免受到风险偏好以外的不可预计损失的影响。日常工作中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安全、特殊资产和其他关键风险的独立风险控制及管理。
2.市场风险管理
华侨银行在风险管理部下设市场风险管理部,负责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督和控制,暂不涉及国别风险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以及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华侨银行的海外机构,包括中国、马来西亚的海外分行,都成立了分行市场风险部,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汇报。总行市场风险部下的5个团队,分别负责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日常管理、前中台系统数据维护和更新、模型验证、系统开发等工作。此外资金财务部下还有3个二级部参与市场风险估值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整体在市场风险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超过100人。
在估值方面,华侨银行已经实现了前中后台独立估值。市场风险管理部对当天头寸和交易进行盯市风险计量,监控各类限额的执行情况;全球资金部每日日终提供前台交易预估损益给中后台;资金财务控制部T+1日出具前日交易估值损益报告,并作为最终估值数据。
相比之下,境内股份制行市场风险管理在组织架构、职责范围与华侨银行市场风险管理部有一定区别,尤其是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多由行内资产负债管理部或计财部牵头负责。此外在人力资源和系统配置,计量精细化等方面国内股份制银行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
3.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
在银行账户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华侨银行公司资金部(Corporate Treasury))承担管理目标拟定职责,包括:监控市场趋势及监管政策变化,适时采取必要调整措施,支持业务开展;提供利率风险对冲策略并对对冲策略对财务表现的平衡与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中长期自己募集规划方案,通过相应分析明确中长期资金募集规模数量以及价格范围。公司资金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境内股份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承担的职责相似。
负责具体银行账户和流动性管理策略实施的是资产负债管理部内的货币市场交易台,工作内容包括包括执行相应交易,对利率风险及结构性外汇风险敞口进行主动管理;短期和中长期的流动性管理资金交易。资产负债管理部隶属于全球资金部(Global Treasury),与境内股份制行金融市场部下设的货币市场交易处承担的职责相似。
华侨银行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承担。银行账户风险管理方面职责包括评估及建议年度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限额及触发指标,对有关限额及监管指标进行日常监控,以及拟写专题利率管理报告。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包括评估及建议年度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触发指标,行内限额以及监管指标的日常监控,撰写流动性风险月报或日报,并向高管层或监管报送。
4.华侨银行的全球资金部(相当于境内股份制行的金融市场部)
华侨银行的全球资金部(Global Treasury)负责参与华侨银行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目标的实施,负责金融市场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向新加坡境内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各政府部门及海外拓展的新加坡商业客户提供多元化银行金融产品服务。全球资金部由3个子部门组成(如下图所示):
(1)资产负债管理部主要负责根据集团财务部门的有关要求,参与日常流动性管理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实施,参与日常资金定价的决策,进行日常头寸调拨及开展常规资金业务。
(2)资金销售部是全球资金部内的重要销售部门,新加坡由于地域限制,不能向我们一样有众多分行、由分行进行客户拓展,因此资金业务的销售采用总行直营模式,总行资金销售部是其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销售途径。资金销售部内部分为Financial Institution Sales和Corporate Sales,即同业客户销售和企业客户销售。
(3)资金交易部是全球资金部最主要部门,直接负责交易账户项下各类金融工具的交易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也是主要的市场风险承担部门。资金交易部下设四个团队,分别是债券及利率衍生品交易团队,进行各类债券、利率互换、债券远期、利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交易;外汇及衍生交易团队,负责各类外汇现货、远掉期、期权等产品的交易;信用衍生品交易团队主要负责各类CDS(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以及为其他有信用风险的资产进行风险对冲;股票、商品及衍生品交易团队主要负责股票、股票期权、大宗商品等产品的交易。资金交易部内部也设置小中台部门,称之为业务管理单元(BMU:Business Management Unit)。BMU下设风险经理岗位,负责资金交易部内部市场风险限额监控、超限行为报告和处理等职能。
华侨银行是通过财务部下设的公司资金部制定银行账户利率和流动性管理的策略,由资产负债管理下设的货币市场交易台进行相关日常实务操作,由风险部门进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限额风险管理包括限额监控。新加坡本地银行认为风险部门的介入能够对利率风险限额和触发指标包括触发机制的合理性进行独立评估,并能够对限额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监控。境内股份制行银行账户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内容与华侨银行相似,但部门职责划分存在差异。
(4)华侨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集团下属的利安资金管理公司(Lion Global Investors)为大东方控股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进行长期投资。二是在银行内部的全球资金部、公司银行部和零售银行部等部门内设立了理财产品研发部门。
新加坡的3个本土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资产管理公司,新加坡监管部门要求这些资产管理子公司必须由银行集团进行绝对控股并纳入并表口径,实施各类风险的并表管理。
境内股份制行资产管理业务抓住了行业发展机遇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原先的金融市场部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兴业已经成立了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境内股份制行将朝着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成为金融集团,根据银监会规定,金融集团对独立运作的中心、附属机构仍需进行并表管理。即便是资管业务由独立的资管公司进行运作,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管理要求以及海外银行实践,资管子公司的风险管理仍需要纳入金融集团的整体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统一管理。一是交易策略和账户分类需要统一考虑,二是风险资本管理需要统一考虑。对于独立子公司,只要是纳入集团并表口径的,其日常交易性活动都会影响集团口径的风险资本计量,具体头寸规模、风险敞口、估值损益等都可能会影响整个集团的风險状况。对于未来的独立资管公司,境内股份制行也要做好从集团层面统一布局,并统筹落实并表风险管理工作。
四、收获及建议
高度重视合规管理。我初到华侨银行就被要求签署一系列文件,包括保守商业秘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不良网络言行、反文化/种族/语言歧视、反不良工作行为、银行从业规范行为等各类协议,且后续工作被反复要求按照协议进行工作,并有不同方式和角度的日常检查。可见其对这些规范性要求是切切实实纳入日常行为当中的。
境内银行海外拓展需关注当地资金价格问题。和当地建行、中行和农行同业沟通,询问了解各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历程、业务现状等,也了解了各家行在新加坡的业务规模、市场排名等信息,并重点关注了各家行金融市场业务状况以及遇到的主要挑战。在遇到的挑战这一问题上有两家行不约而同的把当地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较高作为问题提出,其中一家同业直言资金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分行利润
中资行需开放、积极地对外沟通。因机缘巧合,我在一个运动俱乐部中多次遇到一位前新加坡金管局官员,并进行深入沟通。该前官员介绍了金管局近年高度重视反恐怖融资并且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提示外来的金融机构需要额外关注这方面的政策,在沟通中对方重点讲述了以前工作中和中资行接触的经历和感受,提示中资银行需要更开放、更积极地对外沟通。
通过这些交流,令我对新加坡的营商环境、当地金融市场状况、中资行的基本业务等有一个较为鲜活、直观的认识,并在交流中形成了对境内股份制行设立海外分行拓展海外业务的一些的建议想法。
首先,新加坡监管十分重视反恐怖融资的风险管理,其严格的监管理念值得我们思考。
新加坡因国际反恐压力已经将反恐怖融资作为新的、重要的金融犯罪内容,与洗黑钱行为并列予以严厉打击。新加坡金管局在2010年到2012年期间,开展了108次现场检查,并在过去3年里对22家在这方面管理不力的金融机构进行了罚款,此外还总向金融机构发出了47次警告和谴责,限制了七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吊销或不延续13家货币兑换和汇款代理商的执照。2014年10月起,为了防范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活动,新加坡甚至还取消了面值1万元新币纸钞的发行。
以上仅是新加坡监管严格管理的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它的严格监管体系甚至会规定到行内超限上报等具体细节。但是新加坡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证明了金管局的政策出发点和管理思路的正确性,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不能没有严格、完善的金融监管,而保持高标准的金融监管并不与创建更有活力、更高创新机制的金融体系矛盾,高标准下的稳健金融系统才是创新的基石。
对于境内股份制行而言,近期中央和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大量政策,范围涉及地方债务管理、同业业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内容,上述新动作定位准、覆盖全。必须认识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空间已经被逐步压缩,而依法合规经验的边界将进一步清晰,违规问责的力度必然继续加大。只有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和绩效观念,认识到“风险管理走多远、业务才能走多远”,才能实现因势而变,借势而上。
其次,海外分行要融入当地市场,突破以往中资行“交流少、沟通差”的短板,扩大同业合作、降低资金成本,并和监管保持顺畅沟通。很多新加坡中资银行业务模式普遍延续国内对公经营模式,与当地同业沟通有限,获取资金能力存在瓶颈,严重影响分行利润。除去中资机构因主权评级、国别风险因素等承担的风险溢价外,外方同业普遍认为中资银行对外交流少、对当地同业资金配置结构了解不多、语言因素制约深入沟通等,这些问题使得外方银行出于审慎考虑,在资金交易时一般都会报出相对较高的价格。而在于监管沟通方面,金管局通常在下发监管政策前会充分地、实质性的征询金融机构的意见,并作出必要的修改,而中资行在这方面一般反馈有限。实际上,华侨银行就有多次客观“进言”并得到金管局的认可进而修改制度的案例。
境内股份制行在海外拓展初期,可能更加需要注意和同业建立业务往来关系以及和监管的沟通,一是因为获得资金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分行利润,如果海外分支机构能够建立广泛的同业关系获得成本略低的资金,则有助于尽早在当地中资同业中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境内股份制行海外分行作为当地的新来者,尤其需要和当地监管保持顺畅沟通,既避免“地形不熟”误踩“地雷”,又是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和谐的外部监管环境。
再次,海外扩展应避免借助资产负债表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而通过理念创新化、服务前移化、产品升级化为客户创造价值。
境内股份制行的海外拓展伴随着国内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我们杀向“敌”后、直接进入金融市场化的“深水区”。对所在国政府和当地企业来说,境内股份制行海外分行是外资行,在传统金融业务方面市场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也是相对有限,因此在相对讲究规模和资产负债表的传统金融领域,外资银行很难与当地资行竞争。而通过进驻“深水区”,应该是避免借助资产负债表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而通过理念创新化、服务前移化、产品升级化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更符合跨境客户需求的整体金融服务方案。
最后,紧紧围绕“跨境资金流动”为主线,提供更符合跨境客户需求的整体金融服务方案。
1.围绕跨境资金流动提供规避利率、汇率风险的大资管业务。海外分行成立后势必会接触部分在境内外都有分支机构的客户,海外市场的利率和汇率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给引入新的金融工具、重组现有基础产品等创新工作提供基础。境内股份制行可以围绕客户的资金跨境活动,利用境内外金融市场差异、金融工具价格差异,为客户提供规避利率波动、汇率波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优化资产配置、实现在复杂市场波动下资产保值增值的综合服务。
2.发挥新加坡金融中心作用,联动推进资金池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众多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市场,东南亚有不少企业都有布局中国的规划,境内众多企业也有“走出去”的规划,存在大量资金需求和调度工作。海外分行可以考虑把境内分行资金池业务发扬光大,如境外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境外人民币资金集中归集、货贸轧差净额结算等。如果外管政策允许,是否还可尝试允许境外集团公司为境内成员公司进行境外外汇偿付、或试点推进区域资金集中收付等等都值得讨论。
3.巩固和扩大为“走出去”客户的服务范畴。中资企业“走出去”后碰到的首要难题就是融资难,这些中国企业面对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国际竞争环境,需从资金管理角度考虑跨国境、跨时区、跨币种的业务环境,以及相对陌生的国际市场及法规环境,往往很难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或银行进行融资,即使偶有获得融资,也往往成本高启、规模有限。但是境内股份制行可能已经在境内与这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了解这些客户,熟悉其管理人员、经营现状、营收状况,可考虑优化、改进现有的跨越境内外、覆盖本外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了包括外汇保函、内保外贷、出口保理、海外代付、风险参贷、跨境人民币等在内的多项外汇及相关人民币综合配套服务。此外,还应尝试依托海外分行在当地建立的同业关系及业务网络,为满足企业“后走出去阶段”全面金融服务诉求而的提供一体化银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走出去”企业的能力。
新加坡的培训时间不长,但让我从海外视角看到了境内股份制行进步,看到同业的一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所见所闻,令我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蓝图有了更深期许,对境内股份制行海外拓展的前景树立了更坚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本文股份制行主要指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及兴业银行。为便于数据统计及观点树立,暂不涉及其他股份制银行.
[2]根據2013年世界500强名单,招商银行列412位,兴业银行列428位,浦发银行列46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