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7-04-24屠秀琳

中国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事业单位思考

屠秀琳

【摘 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对事业单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绩效管理各环节为基础,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入手,认真分析和归纳了目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促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思考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也进入了新阶段。绩效管理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优化事业单位管理,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事业单位的组织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实际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因此,如何完善当前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绩效管理的实效,将成为深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事业单位开展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而在传统的管理观念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对人的监督和控制,职工处在被管理的地位,无法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管理中,使他们失去了对管理成效的感知度,而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将人文目标与功能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绩效管理制度,能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实行绩效管理是实现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员冗余和工作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由管理型政府逐渐向服務型政府转型,事业单位也应该实现向服务型的转型和改革,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行绩效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适应竞争和生存的需要,这是市场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3.绩效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绩效管理增强了管理计划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部门及个人目标,让职工知道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使组织上下始终沿着最终目标而努力。绩效管理增强了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为管理监督和控制提供了信息支持,有助于组织在管理过程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使组织资源效用最优化和最大化。绩效管理能有效地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在单位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找出差距,为事业单位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对绩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绩效管理理念没有真正融入到管理模式中,许多事业单位仍是以事为中心,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忙于单位繁杂业务和琐碎事务,缺乏组织文化建设和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职工由于缺乏绩效管理培训,对绩效管理认识不深,出现消极对待的现象。此外,许多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存在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绩效考核,并且在考核时偏重于定性考核,没有具体考核指标体系,扭曲了绩效管理最根本的初衷。

2.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部分组成,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从目前管理现状看,绩效管理的整体性比较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第一,绩效计划与组织目标脱节。管理者对单位战略发展目标认识不够,对具体岗位目标、职责、任务不够明确,岗位竞聘机制不够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分解没有得到科学化的呈现,导致了绩效计划与组织脱节。第二,忽视绩效实施管理过程。组织绩效管理的人员管理盲目性、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就绩效实施情况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管理过程中也缺少对职工的沟通和了解。第三,绩效考核方法过于简单。考核方式多以定性为主,缺乏明确的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和量化的测评指标体系,导致绩效考核有失公平公正。最后,绩效反馈渠道不畅通,缺少必要的沟通。许多单位没有将考核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与合理公开,使职工不能更好认识到自身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以实现改进的良性循环。此外,管理者没有将绩效考核与职工激励机制相结合,不能很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阻碍单位发展目标实现。

3.绩效管理培训不到位。当前多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没有成熟模式,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缺少参加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机会,容易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产生各种错误,导致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此外,对职工的绩效管理培训更是少之甚少,职工缺少对绩效管理的认知,把绩效管理当作被动的监督,无法真正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做到双方相互交流与沟通,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三、优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对策

1.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意识。绩效管理是将部门和个人的努力与单位的职能和发展相衔接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引导职工形成正确行为、增强工作绩效,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层级的战略管理手段。绩效管理意识的树立是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事业单位必须转变传统的固有认识和存在的偏见,正确认识并大力宣传,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以及职工的正确认识是绩效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2.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以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完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每一个环节,将每个部门每个职工的工作目标与单位战略目标相结合,实现事业单位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单位绩效管理的可行性、有效性、科学性、公正性。

(1)明确绩效计划目标。绩效计划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要从单位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明确组织目标,并根据实际发展,随时调整和修订目标。同时,要科学设计绩效指标体系,把关键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个人,使指标之间具有层次性、支撑性,形成比较系统的绩效指标体系。

(2)落实绩效实施过程。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控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的跟踪管理、定时检查,对单位内部个人绩效与整体绩效的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增强绩效管理的实效性,为绩效考核做好资料积累。

(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实现组织管理水平提高及绩效状况的持续改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建立职工绩效管理档案,注重考核资料的收集积累。另外要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各类奖惩相挂钩,将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相挂钩,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竞争氛围。

(4)加強反馈沟通辅导。通过有效的反馈和沟通,增强绩效管理的透明度,让每个职工了解自身工作成绩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激发潜能,促进个人以及组织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反馈沟通,也能让组织者发现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完善,形成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对职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必要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

3.组织全面的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觉悟,一方面应加大对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职工的培训和教育,纠正他们对绩效管理理解的偏差,提高职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在实际开展绩效管理的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绩效管理意识、有针对性地通过加强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大绩效管理培训力度,最终实现绩效管理的最优化,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玲雅.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6):273.

[2]汪玉芬.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157-158.

[3]赵代珍.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经济师.2013(2):247-248.

[4]张英.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4):60

[5]张亚林.简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现代经济信息.2015(4):110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事业单位思考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