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2017-04-24吴小娜
吴小娜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在高校之中具有政治导向、育人成才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与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在新时期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建构和完善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丰富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提升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4.066
在我國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发展和趋于成熟,显示出与时代相吻合的诸多特征。高校肩负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深切期望。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高校的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要不断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大学生党员群体现状着眼,以现代激励理论作为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更好地实现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1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意义分析
1.1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具有战略性意义和地位
在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从战略的高度和视角,探索高校的人才管理和创新路径,以如何管好人才作为当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课题,这就显现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显出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
1.2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具有丰富党建理论的意义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增加和丰富党建工作理论,使高校的党建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和优化。同时,在提升高校党建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管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以更好地解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由此可见,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的必需性和重大意义。
1.3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党建研究的积极性
在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党建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当前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的现象,需要引入激励机制,以扭转教师被动参与和应付了事的问题,增强教师对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精神动力,从而使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理论对现实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2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家对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并形成了权威而有序的政策体系。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对其加以全面、总体部署,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全面规范化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方法、机构体系、经费保障等,以促使其生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合理状态。
(2)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获得了极大地认识和实践上的成果。这主要包括: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地位,成为了克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有效规制;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如:党的领导原则、民主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等;形成了多样化的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3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激励内容不够全面,存在激励供需错位的现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激励内容存在相对滞后和不够全面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没有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缺乏及时的更新,导致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佳的现象,显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设置的缺陷性。例如:高校设置的部分奖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作用,而缺乏实际的激励效果。
3.2激励时机的把握还存在缺陷,存在时效性较差的问题
通过研究表明,及时的激励有助于对行为的正向强化,而滞后的激励对行为的正向强化效果则仅有20%,由此可见,激励时机的时效性的重要性。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却由于激励时机把握的不够及时和准确,导致对大学生的激励度不足,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3.3激励过程中的民主性存在缺失现象
在高校的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性影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过程显得有失公允,民主性缺失,这就在极大的程度上引发了学生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励过程的运用之中,存在没有以事实真相为依据的奖惩激励措施,这样,主观臆断式的激励措施难免引发不良影响和效果,不利于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
4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实现
4.1全面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实现全程激励
4.1.1基于大学生的需求实施激励措施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大学生的需要实施激励行为,要找准大学生需求的切入点,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细致、全面的分类,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欲望,并且还要创设机会,帮助学生将潜在的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要突出并挖掘大学生的活力因素,消除压抑大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实施有效的激励。
4.1.2实施目标激励
要基于大学生的需要实施目标激励,以目标为诱饵,通过科学合理的目标设定,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获得最大化的激励目标价值。
4.1.3实施过程激励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突出过程激励。教师要扩大激励的范围,并且对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针对性的分析,并帮助学生解决目标价值实现中的阻碍。
4.2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时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时效性
(1)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极为迫切的时机。当一个人的内在需求极为迫切的时候,也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选择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内在需求,如:评优选干、学历深造等,并使这些需要变得可行,这样,才能最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环境变化的时机。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充分了解环境变化时学生的心理状态特点,利用新生入学时期、新社团成立时期等时机,采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激发大学生的正确的行为。
(3)获得荣誉时机。当学生获得荣誉的时候,也正是情绪高涨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个时机进行激励和肯定,定然会引导和延续学生前进的动力,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内在需求。
(4)陷入困境之时。当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中无法自拔时,则需要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如:考试不够理想、心愿难以达成等,这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适时地给予鼓励,为其排解忧愁和疑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5)产生后悔之心时。当一个人对自己所犯的过错有所察觉和醒悟的时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最好的时机,教师可以及时抓住学生的后悔心理,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营造促使其改进错误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4.3丰富和创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内容
4.3.1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鼓励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要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爱国主义情感内容,并明确自己爱国的方式,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国防危机意识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义务感,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和重担。同时,教师还要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品质,并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4.3.2激励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激发学生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牢固地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3.3激励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
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激励学生培养学术诚信精神和责任观念,要捍卫学术诚信。同时,还要激励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并激励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避免道德败坏的问题出现。
4.3.4激励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
在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精神,并在科技团队的合作协同之下,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科技思辨能力。并基于道德思考的角度,培养大学生入善的科技伦理道德。
4.4建立健全情感激励机制,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活力
4.4.1情感交流与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谈心、探讨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求,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先进性要求。
4.4.2情感理解与尊重
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前提,使其能够在情感被理解和充分尊重的条件下,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服务能力。
5结束语
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是深入高校学生的系统工程,它可以成为大学生党员的成长阶梯和不竭的能量,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建构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以产生大学生党员积极的行动效应,提升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肖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探微——基于现代激励理论的分析视角[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2]王易,张莉.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7).
[3]王丽萍,袁云岗.激励理论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对策[J].河北学刊,2010,(04).
[4]卢琳,马维红.建立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共赢模式[J].黑龍江科学,2016,(01).
[5]彭义雯.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J].文学教育(下),2016,(07).
[6]胡凤琴.基于实践观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