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产业如何突围?有“三驾马车”!
2017-04-24黄海洋
黄海洋
稻米产业如何突围?有“三驾马车”!
黄海洋
2017年年初,一向平静的稻谷市场迎来重磅消息——本年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据了解,这是我国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13年以来,国家首次提到调低稻谷最低收购价,拉开了稻谷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去库存的序幕。
实际上,水稻供给侧改革矛盾与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中国稻谷库存高企,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作为粮食保障,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不敢轻易去库存。一方面,国家多项政策保证稻谷收购价格,防止“谷贱伤农”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品质低下的稻谷占大多数,优质水稻品种发展缓慢,稻谷价格上涨乏力。此外,由于国际水稻价格长期低迷,国内外稻谷价格倒挂严重,长年以来,我国对进口稻谷依赖度高,如何平衡进口稻谷与国产稻米以及出口稻米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主粮之一,两会期间,关于水稻转型发展的建议非常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诸如要稳定水稻优势产区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进口关税及保护国内粮食生产等。
总体来说,国内稻谷总量供应过剩也将长期存在,结构矛盾突出愈加明显。稻米产业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发展,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一方面提升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让消费者享用到优质稻米,这也是水稻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
去库存要靠“三驾马车”
纵观钢铁、煤炭等“黑色系”商品供给侧改革思路,其中核心便是去产能,然而,在多个场合下,已经明确水稻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是去库存,并不是去产能。可以说,去库存便是稻米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头号难题。
据统计,稻谷年产量连续6年超过2亿t,政策实施13年来仅2016/17年度我国稻谷年产量同比下滑,其余年度均连续增产,相对应的稻谷种植面积一直呈增长趋势。目前,临储稻谷库存水平累计已破亿吨,市场供应压力十分沉重,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
据卓创初步预计,截至2016/17年度(2017年新粮上市期)我国粮库稻谷总库存将达到1.22亿余t,仓容压力显而易见。如何才能达到去库存的目的呢?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同样,在稻米去库存中也有“三驾马车”在拉动,分别是调低最低收购价、休耕轮作和调整临储稻谷销售政策。
事实证明,加快稻谷去库存,尤其是临储稻谷库存的消化已迫在眉睫,稻谷最低收购价调整势在必行。
过去几年,因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无法启动“去库存”。从短期看,稻谷收购价下调会拉低市场粮价,使得农民收益减少;从长期看,微调最低收购价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而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甚至取消,有利于启动稻谷“去库存”,搞活粮食市场流通。
事实上,我国已着手调整粮食临储收购政策。业内专家预计,稻谷最低收购价制度大的调整最快将于2018年落地,2017年若要调整,最多也是微调。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后,稻谷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将会提高,内外价差将缩小,国内稻谷的竞争力将会增强,进口大米和走私进口大米也将会下降,稻谷的供应压力将会减轻。
此外,实行休耕或轮作,适当减少稻谷产量,也是去库存的一大招。据了解,2017年湖南长株潭试行了休耕试点,最终落实休耕面积6 786.7 hm2,顺利完成了国家确定的6 666.7 hm2休耕任务,迈出了休耕试点的第一步。鉴于当前稻谷产量连续增长,产大于需明显,可以考虑加大休耕与轮作规模,适当减少稻谷产量,加快供给侧改革,以利临储稻谷的去库存。
对于去库存来讲,继续深化临储稻谷销售政策改革也是方法之一。据专家分析,在临储稻谷库存庞大且面临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应积极探索新办法,加快对现行临储稻谷销售办法的改革。实行市场化销售办法,即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来确定销售价格,这种办法有利于加快临储稻谷去库存。
倒逼种植结构调整 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加大
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13年来首次全线下调,主要目的就是优化水稻种植结构,使水稻种植向多元、绿色、优质方向转型,以促进优质稻米发展。
现行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米加工企业不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最低收购价稻谷的价格除了区分早稻、中晚籼稻、粳稻之外,同一品种的稻谷不分优劣质。如果不加强引导,大多数农民就会选择易种植、产量高、品质差的水稻品种,从源头上失去市场的竞争力。
过去我国稻谷生产着重追求产量,品种结构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优质稻谷面积少、产量低。在全国稻谷“高库存”中,绝大部分是不受市场欢迎的早稻及普通杂交稻,而优质稻米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水稻主产区最新产业规划都聚焦于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2017年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将会加快,优质稻生产面积将会继续增加。
据了解,2017年,湖南省农委提出要新增20万hm2高档优质稻,全省高档优质稻面积突破66.7万hm2,中晚稻商品粮50%实现优质化。江西南昌将着力扩大绿色有机稻、特色稻、再生稻等种植比重,促进优质稻产业提档升级,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安徽六安2017年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继续稳定35亿kg粮食产能,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推进20万hm2优质稻米生产核心区建设。
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种大米是一项改革,其要改变的是传统种植方式,不能再靠着农民们一亩三分地去种,而是应该规模化种植、绿色生态种植、科技种植,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控制成本、提升质量。同时,继续加快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与机械化,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稻谷品质,增强稻谷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增强国内稻米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积极推广“基地+订单生产”模式,让市场需求倒逼农户的种植规划。
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亟需改变 一带一路鼓励企业“走出去”
虽然我国加入了WTO,但为保护国内粮食安全,我国对粮食市场并未完全开放,稻谷实行每年532万t的进口配额制。配额内,进口关税1%;但配额外,我国就要加收65%的高额关税。
从2011年起,中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且此后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11—2015年,中国进口大米的数量从56.9万t一路上涨到335万t。不仅如此,进口大米的价格也远超国产大米。据中国国家粮食局数据统计,2015年底,大米国内外价差800元/t左右,国内外稻米价格倒挂严重,我国对进口大米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也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挑战。
事实上,曾经我国也是稻米输出国之一,一方面是我国进口大米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国家需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到东南亚等国种植水稻,并将部分收获的稻米运往国内,以缓解目前我国过度依赖进口大米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针对“一带一路”推出的系列政策无疑会给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农业是众多东南亚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等,自然条件优越,非常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东南亚国家气候、土壤条件好,但很多国家水稻质量差别大,倒伏严重,病虫害、杂株随处可见,而且结实率很低。当地水稻品种多且杂、品种质量衰退、杂质变多、抗性差,希望引进外资帮助恢复和提升水稻生产能力,而我国相对先进的种植技术,能够让其种植水平大大提高,增加单产,无论从投资还是我国粮食需求,都大有益处。
全国人大代表张树平认为,企业“走出去”主动开拓市场,寻求新的商机,这很有意义。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国产企业更加主动地全球化,加大国际产能合作。与此同时,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力成本相应有所提高,企业“走出去”进行产能布局,具有生产成本的优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不断优化,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愈加健全,也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改变“稻强米弱”格局 发展稻米深加工
一直以来,“稻强米弱”格局持续多年,大米加工企业普遍经营艰难。稻米加工是稻米进入消费的必经环节,也关系到稻米加工企业的生产发展。稻米要靠恰到好处的加工,通过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纵观我国稻米加工企业,仍然存在加工方式单一的问题。多数稻米加工企业基本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副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据《2015年中国稻谷(大米)产业报告》,2014年全国大米行业实现利润不足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利润不足5万元。规模过小的稻米加工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大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受稻强米弱格局影响,近几年我国大米加工业一直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处于半关停状态。以粳稻加工为例,据测算,截至2016年12月末,黑龙江地区米厂粳稻加工利润约-10元/t,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跟2016年年初相比,亏损情况略有好转,大米加工业发展趋势向好,整体行业开工率稳步回升。
《2016年国家粮食局发布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提出,粮食加工业要转型升级取得突破,产能结构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型粮食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流通新业态不断发展,粮食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稻谷深加工。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企业对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实现了产业化。要按照人们讲究健康、营养的需求,尽可能利用现代工艺,保留稻米的原始营养成分。
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品外,还可将主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再加工,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如利用碎米可制取多功能淀粉、淀粉基脂肪替代物;利用米糠可提取米糠油、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要着重生产营养强化米、发芽糙米,制作米制食品、米淀粉,提取米蛋白、稻米油等。
现在我国国库中库存积压了大量的稻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及时将积压的大量稻谷加以开发制成多功能产品,就可以赢得巨大的市场,稻谷加工利润率低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供给侧改革的调整中,要注重发展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开发出更加营养、安全的品种。加工是稻米进入消费的必经环节,也关系到稻米加工企业的生产发展前景。
品牌提升价值 建立稻米分级标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大米终端消费正在迈向品牌化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健康、营养、安全的中高端大米消费需求已经形成。中高端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更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而品牌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品质保障。对于企业而言,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除了拼价格、渠道、促销外,还要拼品牌。
总体来看,“杂、乱、多”是我国大米品牌的致命弱点。据中国粮油报统计,目前我国有1万多个大米品牌,其中比较活跃的有3 000多个,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毫无疑问,品牌建设是当前我国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大米产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优质稻米品牌该如何打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认为,推进大米品牌建设,要做强企业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与农户共同培育塑造品牌;要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大米产业发展方式,提品质、创品牌,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和物质基础。要使品牌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基础工程建设上来,从抓水稻生产基地开始,从水稻品种选育、种植等环节入手,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确保水稻质量。
建设大米品牌,当务之急是整合大米品牌,根据市场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制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行业标准,抬高准入门槛,确保品质。在国内,吉林稻米的品牌建设经验可供借鉴。从2014年开始,吉林开始整合大米品牌,在“吉林大米”这一大品牌下,保持各地的小品牌。吉林粮食部门成立全省大米产业联盟,只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才能加入产业联盟,打上“吉林大米”的品牌。同时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入产业联盟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大米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并严格贯彻标准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对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指出,推进大米品牌建设,要做强企业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与农户共同培育塑造品牌;要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大米产业发展方式,提品质、创品牌,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