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大珩与“八大件一个汤”

2017-04-23张蕾

新材料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仪器

张蕾

王大珩,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1炉光学玻璃、第1台电子显微镜、第1台激光器,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科技部“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他于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图1)。

《松花江上》寄托的爱国情缘

1940年8月24日的夜晚,2架迷航的德国轰炸机闯入了伦敦的上空,毫无目标地扔下2颗炸弹之后迅速逃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伦敦第一次遭受到飞机的轰炸(图2)。顷刻之间,伦敦城的宁静被炮火驱散。慌忙躲避的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的脚步显得是非常从容,非常镇定。他也和所有的伦敦市民一样,心里毫无准备。从早晨进去实验室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之后,刚刚迈出帝国理工学院的校门,轰炸就来临了。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能够如此从容地面对飞机的轰炸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已经是他第2次亲身感受到了入侵者的野蛮与残忍了。战火燃烧中的伦敦,让他依稀看到了同样遭受战争蹂躏的祖国——中国。而这次突如其来的轰炸,让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这位年轻人就是王大珩,当时25岁(图3)。

中国历史上的第1炉光学玻璃、新中国的第1个科技发展规划(图4)、包括第1台电子显微镜在内的“八大件”科研仪器,为我国第一个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实验研制的高速摄影仪、我国第1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第1枚远程运载火箭反射试验电影经纬仪、“863”计划、中国工程院的组建、中国的大飞机科研项目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这个清单,几乎囊括了20个世纪中叶以来,发生在中国并且决定着今天中国地位的大部分科技事件。一个人能亲身参加其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足以荣耀一生。王大珩却亲身参与了所有这些事件,并且在每个事件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在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位科学家。

“我是193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图5),1937年就是卢沟桥事变,那时候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气焰最疯狂的时候。一件事情我不能忘记,就是我们刚刚毕业的时候,进行毕业旅行,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的途中,走到天津的时候,被日本帝国主义的浪人给轰下来了,整个火车上的乘客都轰下来了。轰下来干什么呢?运走私的人造丝。还是在我们国家里面,我们这种乘车的权利就都被帝国主义这样对待,感觉这种亡国的滋味……唉,那真是使我一生难忘的!”王大珩院士生前回忆。在天津被赶下火车,成为王大珩一生中都不能忘记的屈辱。在接下来的旅程中,王大珩又与一首歌——《松花江上》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1996年,81岁的王大珩参加学生的宴请,餐厅的电视里正在播放《松花江上》,但是给这首歌曲配的画面却是一对男女满面笑容地跳着交谊舞。当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电视里播放的内容,但是王大珩却突然地站起来,严肃地让把电视关上,他要唱这首歌曲。老人微阖双眼,稍微地停顿了一会儿,轻声地唱了起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老人的嗓音不够圆润,也不够高昂,但是老人从心底里流出的歌声,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在老人的心里,这首歌不仅仅是一生都不能忘怀的,而且是不允许亵渎的!

1938年,在武汉,王大珩考取了赴英国“庚款留学”资格,当时全国只有2个名额,另一个考取的學生,就是后来也成为“两弹元勋”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王大珩被分配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实验室学习,从此踏上了一条漫长的留学旅程。

放弃博士学位只为当技术员?

制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机、摄影机以及大型的天文望远镜的镜头用的不是普通的门窗玻璃,必须是光学玻璃。而光学玻璃真正被世人认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英国为例,二战之前全英国的光学玻璃的年产量只有30t左右。战争爆发之后,光学玻璃被大量应用在武器之上,年需求量一下从30t急剧增长到2 000t。光学玻璃成了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有关光学玻璃的研究制造技术也就成了被严格控制的领域,一般人是不允许参与其中的。一直想学光学玻璃专业的王大珩因此非常苦恼。

时间回到1940年8月24日的那个夜晚,伦敦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在火光冲天的街头,王大珩头脑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很清晰的想法,也许战争是一个机会,它能让我接触到一些平时不允许的工作,能让我学到一些平时不可能学到的东西。王大珩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申请学校。他要离开伦敦到谢菲尔德,因为当时在英国只有谢菲尔德大学设有光学玻璃制造专业。事实果然应验了王大珩的判断,由于战争的需求对光学玻璃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王大珩到谢菲尔德大学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一年半以后,王大珩着手撰写博士论文,就在一切都进展非常顺利的时候,王大珩突然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他居然要放弃马上就要拿到手的博士学位,而去一家玻璃企业当技术员。不少人都觉得,王大珩是不是“疯了”?

昌司玻璃公司是当时英国最大的光学玻璃制造企业,一个空缺的技术岗位对王大珩充满了诱惑,这让王大珩毅然决定,中断了自己的博士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就是抱着这种精神去的,感觉这是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光学玻璃的生产技术在当时还是相当有保密性的,昌司公司明确不准让我进他们的生产车间,只准在实验室解决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王大珩谈起当时的抉择时如此说道。

1949年,王大珩回国时带回来一台仪器——V-棱镜精密折射仪(图6),可以快速地测量出某种玻璃的光性精确度,这个仪器的专利属于英国昌司公司,而它的发明人就是王大珩。因为这项发明,王大珩获得了第一届英国青年仪器发展奖,当年获得这项荣誉的只有3个人。6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台仪器还在被广泛使用,因为它测量的精准度比许多现在制造的产品还要高。昌司公司对王大珩的工作非常满意,而王大珩也终于用了6年的时间完全掌握了光学玻璃的相关技术,他知道该回家了。

7 000t小米换来“八大件一个汤”

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安排下,王大珩从香港启程终于回到了东北解放区。

回国之后王大珩白手起家,筹建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自己动手修旧利废,建成了当时解放区大学最大的物理实验室。1950年秋天,王大珩突然接到了大学同窗好友、时任中国科学院行政秘书长的钱三强的一封信,信里约他到北京一趟,有要事相商。一接到好友来信,王大珩立刻赶赴北京。钱三强见到王大珩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珩,还想做光学玻璃吗?”王大珩愣了一下,心想一个中科院的领导怎么对一个大学物理系的系主任说这个呢?“想,做梦都想!”王大珩干脆地回答道。钱三强又问道:“中科院要建立一个仪器馆,我想推荐你去挑这个担,你愿不愿意?”“当然愿意!”

1951年2月,王大珩领到了筹建仪器馆的第1笔经费——7 000t小米,2年之后,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正式成立,这就是著名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王大珩带领长春光机所的同事终于做出了当时被称为“八大件一个汤”(即: 大型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多倍投影仪、大型光谱仪、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光电测距仪等8种有代表性的精密光学仪器和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的一系列光学仪器和多种光学玻璃,在当时国际社会对我国进行全面封锁的情况下,光机所研制出的每一件仪器,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来说都具有开创意义(图7)。在当时的中国科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东西(指光学仪器),找王大珩。

1959年,苏联突然单方面撕毁了对中国的援建协议,终止了200多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撤走了1 390多名专家,大批在建项目,由于没有了图纸和后续设备而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国第1颗导弹试验首当其冲地遇了这样的问题。钱学森亲自点将,让王大珩带队救援,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王大珩硬是把苏联专家扔下的烂摊子给拣了起來,把安装了一半的仪器设备全部装检到位。

公元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伴随着一声惊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上空冉冉升起。这是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1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但是究竟是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去记录下这个珍贵的时刻呢?为了防止辐射,所有的人员都必须在距离爆炸点60km之外的地方,不可能拍摄到如此近距离的图像。其实这些图像来自一些特殊的摄影仪,它们被布置在离核爆炸点很近的地方,可以在强烈核辐射环境中快速拍摄。这些在当时花钱也买不来的设备,也是在王大珩主持下研制出来的,它们记录的核爆过程为此后我国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信息。

1995年,王大珩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奖(图8),他当即拿出50万元奖金成立“迎光基金”,奖励在光学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人。1995年,王大珩出资设立“长白青年科技奖”,奖励吉林省内光学光电及精密机械领域里杰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008年,在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带头捐款20万元,又亲自出面募集资金80万元,成立“王大珩奖励基金”。

今天,王大珩亲自带过的学生当中,教授、研究员已经不可计数,其中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有十几位。他们都像自己的老师王大珩那样,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当年那个站在炮火中,改变人生决定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坚定地走出了不平凡的一生。

猜你喜欢

仪器
跟踪导练(2)
脸红
事出有因
回南天
在“双创”政策驱动下共享仪器再掀浪潮!
发明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考查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视力纠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