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太极拳规则变化特点及对太极拳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7-04-23何笑

科技资讯 2017年4期

何笑

摘 要:该文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中竞技太极拳规则部分与2009年版本的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变化特点。论文探讨了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太极拳技术发展的影响,包括促使竞技太极拳技术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和促进太极拳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多样化。

关键词:竞技太极拳 变化历程 规则变化

1 太极拳相关概念研究

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汲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在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流派,流行最广和参与人数最多的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随着太极拳的发展,仅以流派划分已经不能将太极拳分类了,现阶段将太极拳分为三类,分别是传统太极拳、健身太极拳和竞技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漆春亭,程传银将传统太极拳的概念界定为:在太极阴阳、儒、道、兵学、中医经络学等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传统武术拳种。笔者比较赞同这个概念界定,但是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将太极拳流派加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太极拳可以界定为:是在太极阴阳、儒、道、兵学、中医经络学等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包含多种流派划分的传统武术拳种。

竞技太极拳:以传统太极拳动作为原型进行创编,以竞技体育为参照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太极拳竞赛项目。该研究在参考众多学者对竞技太极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竞技太极拳是为了最大范围的发挥个人或者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竞赛活动,现代体育竞争意识和特点突出。

虽然传统太极拳较竞技太极拳更具有太极韵味,但是竞技太极拳因为套路比赛中又具有欣赏性高的难度动作,所以作为表演性的比赛更受欢迎。虽然体操、武术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项目均有难度动作,但是通过资料查询,尚未找到竞技太极拳的难度的相关概念,该研究认为竞技太极拳难度动作主要指在太极拳比赛中,运动员为了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而选用一些平衡、腿法、跳跃类的高难度技术动作,该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运动员将这些难度动作与武术基本动作相结合,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动作风格和身体素质的特点以及竞技规则的要求来进行编排,从而形成各自的参赛套路。

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查阅文献资料暂未查找到太极拳规则的概念,该文主要根据规则的概念结合太极拳项目特点,认为太极拳规则是指在太极拳比赛中,根据太极拳项目特征而制定的,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必须遵循的条例和章程。

特征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任一客体或一组客体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客体所共有的特性抽象出某一概念,该概念便成为了特征。高水平男子运动员自选太极拳难度动作特征是通过对一组高水平优秀男子太极拳运动员多年比赛中难度动作运用所存在的共同特征。文中所论述的特征是2012—201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16名的运动员难度动作运用特征的归纳分析,并不是难度动作运用现状分析,该研究主要从男子自选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用、编排、完成情况3个方面对男子自选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了解男子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运用的共同特征,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是指参加全国竞技太极拳比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该次所调查的是2012—201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16名的运动员。通过分析,了解优秀男子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运用的共同特征,为运动员针对性训练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 竞技太极规则变化历程分析

1959年,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问世,之后,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不断修改完善,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改在竞技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之后,武术规则的修改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版本上进行调整。因此,该文主要针对2002年及以后的五部竞赛规则中竞技太极拳的规则变化进行分析。

对于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本)以及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本)是对武术套路旧规则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2002年版本的规则中对竞技太极拳难度动作进行了分级,并增加了规定难度,2003年版本的规则在2002年版本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难度动作”分值下降到2.0分,“演练水平”分值提高到3.0分,对难度动作进行了难度等级的划分和编码,增加了创新难度和自选难度动作的加分。裁判员由2组细化分为A组(动作质量)、B组(演练水平)、C组(难度动作)3组。这种“切块评分”的方法有效地减少裁判员的人为因素,增加评分的透明度,对“武术运动技术的发展乃至其与国际的接轨都是十分有利的。之后武术规则的修改都是在这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变化。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对难度动作等级的分值进行了调整,A、B、C三个等级的难度分均提高0.1分,评分标准不断细化,逐渐向国际惯例接轨。新世纪5个版本的《武术竞赛规则》主要变化见表1。

3 竞技太极新规则的变化特点分析

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中竞技太极拳规则部分与2009年版本的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规则的變化特点。2012年版本的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与2009年版本相比,主要在3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1)对竞技太极拳难度动作等级分值进行了调整;(2)增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成提膝平衡”这一难度动作;(3)动作质量的评分更加细化,概念界定更加清晰和具体化(见表2)。这些变化提高了竞技太极拳比赛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竞技武术运动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4 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太极拳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

武术竞赛规则的改变是具有双向发展和双向制约的,同时竞赛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竞赛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随着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竞技太极拳竞赛的相关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规则变化对竞技太极拳技术体系也不断地产生影响。

4.1 竞技太极拳技术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012年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规定,竞技太极拳竞赛套路技术内容至少包括2种腿法,弓步、仆步、虚步3种步型,揽雀尾、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搂膝拗步、云手、左右穿梭、掩手肱捶、左右倒卷肱、搬拦捶等8种动作。规则中增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成提膝平衡”静静连接难度动作,而且对各扣分点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动作质量的扣分更加细化,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比赛的争论,使竞技太极拳技术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4.2 促进太极拳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多样化

2012年版本的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中增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成提膝平衡”这一“静静连接”类型的连接难度动作,静静连接是以往规则中所没有的,是2012年版本规则中新增加的内容,从规则的改变中可知,规则的修改丰富了原有太极拳技术体系,促进了太极拳技术体系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新规则试行后竞技武术太极拳自选套路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418-420.

[2]梁锡华,温庄,张文高.从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变化谈太极拳运动的选材和发展——对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易鹏现象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4):492-493.

[3]陈佳佳.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分析及其发展趋势[D].郑州大学,2013.

[4]谭俊.太极拳与瑜伽健身价值的比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