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理论下对中国菜名翻译的研究

2017-04-23刘颖旭龚颖雪周爽

科技资讯 2017年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刘颖旭+龚颖雪+周爽

摘 要:汉语中具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单词,词组,习语等数量丰富,使用广泛,用法灵活,信息负载量很大,称之为“文化负载词”,在词汇习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非常活跃和频繁,我们逐渐认识到文化交流对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影响十分深远,文化交流是打开与世界各国对话之门的钥匙,是增进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友谊的精神桥梁,是展现中国“软实力”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多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低下,词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如涉及到旅游胜地“苏州园林”,其中所需要的亭台楼阁等词汇就难以攻克,造成了文化失语现象。其中对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菜名 跨文化交际英译 语义传递与文化传播 经济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菜名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和相关学术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只是涉及语符之间的转换,而且关乎到文化之间的交融。虽然说语言承载着文化,但是,中国餐饮业的海外发展和壮大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涵括的菜肴名称英译就不再是纯文学意义上的文本翻译行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应属于外宣性质意义上的一种对外传播活动,甚或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完全的对外经济活动,因为菜名的英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餐饮业在海外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从而驱动国内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在菜肴名称的英译活动中运用必要的增译和凸显等翻译手法,确保译名能充分体现出菜肴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1 中国餐饮国际传播的有效性

1.1 沟通方法和策略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发展,世界经济的重要性研究中国菜肴名称的汉译英翻译(汉译英)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的原则、方法与策略,和国际交流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从国内学者和相关学术组织。这类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涉及语言的过渡符号,又是文化的融合。在中国餐饮业工业的海外发展和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活动,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不是一个纯文学文本翻译任何更多,虽然这是众所周知的,语言总是进行文化。在一定意义上的对外宣传,对中国的翻译活动菜的名字是一种国际间的交流,更是完全的,它是一种对外经济活动。为什么它说是一种经济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中餐菜名的英译是好还是不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中国餐饮规模在国外发展的,当然,反之亦然,将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所以,在为实现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放大和突出一些专业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包括在中国菜的名字。

1.2 菜肴名称的质量翻译

在中国菜名的英译过程中(尤其是艺术菜的名字),无论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可以丰富传递到英语的目标语言受体或不判断正确或不正确的英文名称翻译中文,源语。对当然,在翻译活动的中国菜的名字的含义语言符号,也就是说,词的内部意义,而不是字面上的词义的词,应该是近似的(接近原文的意思源语言)转移到目标语言中,可以对目标有帮助语言受体对源语的理解。这是基础翻译,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关注翻译活动通信中的传输或经济有效性。为了真正的转移受体的原意,译者可以利用翻译的方法意译(如解释、说明和补充等)。在过去,它不是作为一种翻译中的大多数中国学者的方法,但在这文章,就作者而言,应分为翻译技能.此外,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技巧,真正转移源语言的原始意义,它将为目标语言受体,有助于获取的义信息和文化信息源语言的。

1.3 菜肴的传播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活动中国菜的名字不仅带有近似传递的内在意义源语和原始民族文化的完整传播,但也是世界上扩大中国的负担。所以,为了得到所谓的翻译中的对等,零翻译和音译一直被视为最好的翻译方法,这通常是用来保持原来的意义的没有失去或歪曲任何语义的目标语言的源语言信息,不误解源语中的真实文化。所以,提出在翻译中“直译”的方法用汉语拼音,名字也叫“文化移植”,该文的研究内容是在海外市场上对中国菜的象征。尤其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中,这两种翻译方法都适用于中国人的时间。

2 目标语言中的文化。

2.1 直译及创新

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许多英语单词,西方菜肴名称的结构特征,笔者将采用的方法直译(在意义上说,逐字翻译,当然,没有死翻译)在现实的菜的名字翻译为英译;艺术菜的名字,音译和意译都提出了解决文化保护、语义信息传递与艺术美学鉴赏。在一定程度上,翻译的活动是另一种创造不同于原始的文本创作。在翻译过程中已被目标接受的传统的音译菜肴名称受体,我们直接采用他们没有额外的想法改变的形式传统菜肴的名字,但对于其他菜肴的名称与不同的中国特征,特别是包括一些典故、传说或寓言的名字,等等,或不能转移到目标的菜肴名称的意义受体在一个或两个字,译者应履行他或她的主体性,采取翻译方法借谐音译翻译它很容易创造一些美好的菜肴名称的翻译,如gobelive(狗不理),Longkudo(龙虎斗),等。这些谐音音译名称简单的菜,指定的名称,在目标语语境和生动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容易被目标传播和记忆受体。因此,这种创新有助于品牌建设,促进中国菜在世界上的影响。

2.2 翻译的多样性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音译或零翻译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世界,从而促进海外人民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独特的美学和社会价值观等。食物被认为是所有人的第一必需品在地球。它是在中国的情况以及在世界。对于中国菜的名字从中文到英文翻译,适当的翻译名称可以帮助目标语言受体把握源语的特点和文化包含在它。在避免歧义和减少目标的前提下受体的阅读困难,最好把视觉的非口头的图片菜到适当的音译菜的名字,这是方便的受体识别的源语言文化的魅力,并有助于使他们在世界上广泛传播。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译文的从语义、语法和社会功能的原始文本的等价性,特别是,目标受众的反映相当于源受众的时候他们读不同的课文。至于中国菜的名字在英语中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包括翻译学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翻译活动中,目标语词汇的贫乏译者将是一个可怕的问题,这将使翻译文本无聊而固执的。因此,任何译者都应该不时地扩大词汇量在头脑中,充分把握目标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源语言。好的行业是不可能有发展和扩张的没有好的宣传。在广泛传播中国美味的食物的过程中世界上,它需要适当的目标名称与美丽的话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过程中,重要的是要保持使用的综合中国菜的名字翻译的目标名称,不要随意改变。

3 结语

菜肴的跨文化交际翻译讲究的是翻译目标的实现,译者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往往就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但就中国菜肴名称的对外传播效果而言,某道菜名的翻译一旦确定下来并已广为国外受众接受后,则不可随意更改和任意替換。如何跨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用英语准确生动地翻译好中国菜名值得学者们去努无论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都必须无条件地确保菜肴的本质及特色能充分再现于译文之中;译语语言的运用也应该在符合译语受众的审美情趣上下工夫,在尊重译语受众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尽量将原语中民族性的语言特征保存到译语中去,让译语受众充分领略中华民族语言的无穷魅力。在中国菜肴名称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应该尽量做到译名统一,避免一名多译和名称混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229.

[2]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旅游局.中文菜单英文译法[Z].2008.

[3]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1):95-99.

[4]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陈家基.中式菜肴英译方法初探[J].中国翻译,1993(1):67.

[7]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96.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