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即墨:“四三五”模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04-22张军

中国扶贫 2017年8期
关键词:即墨市贫困村村庄

张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即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严肃的政治任务。立足全国县域百强前列的发展优势,坚持高标定位、精准施策、叠加发力,创新实施“四三五”扶贫模式,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截至2016年底,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四项工程“铲穷根”

按照“因人施策、多措并举、叠加发力、共同脱贫”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措施,逐户定制脱贫良策,重点实施增收、温暖、安居、保障“四项工程”,精准挖穷根,彻底甩穷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增收工程撑起“钱袋子” 即墨市将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作为切入点和主攻方向,通过采取产业引领、扶持自主创业、安排就业岗位、电商平台助销、园区带动等措施,推动1696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移风店镇开展了“e网情深,爱心扶贫”活动,依托政企合建的镇村电商服务平台,对有从事电商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引导其参与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拓宽了致富路,实现贫困户“就业不出村”。目前,已有26名贫困人口通过电商扶贫增收脱贫。

温暖工程捂热“心窝子” 设立镇级扶贫援助中心,贫困群众免费选取限额内的衣服、鞋帽等日常生活用品,家庭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落实了由机关干部、民营企业、村庄干部、骨干党员、村庄妇女网格员组成的“五托一”帮扶机制,累计走访贫困户6500余次,为贫困户送去价值约700余万元的慰问品或生活用品,帮助贫困户发展扶贫项目300余个。成立12支2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守望相助,齐心扶贫”等脱贫志愿服务活动,无微不至地帮助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困难。

安居工程扮靓“旧房子” 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住房和生活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因户施策帮助改善和提升生活条件。鳌山卫街道新民村贫困户王守全,一家3口挤在四间土坯房里,墙皮大面积脱落,门窗严重受损,室内光线昏暗,地面凹凸不平,下雨时屋里成了水帘洞。街道干部了解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先后购置砖、水泥、檩条等建材,并找来专业施工队对王守全居住的房屋进行地基加固、墙体维修、房顶更新、内墙装修、门窗更换等,并为其新添置了平板电视、饭桌等家电家具。王守全高兴地说:“就像做梦一样,俺这辈子知足了。”据统计,即墨市共投资600余万元对194户贫困户危房全部进行了改造;投资300余万元对548户贫困户老旧住房进行修缮;投资100余万元为720户贫困户配备或更新了电视、衣橱、餐桌、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使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保障工程兜住“穷底子” 建立起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和在校大学生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全市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在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实施分级诊疗体系改革,从源头上预防了因病返贫问题。全面落实了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依托22处镇级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对贫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为没有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及时办理了低保,对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兜底救助。

三大举措“摘穷帽”

即墨市积极推进集体经济增收、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三项措施,加快贫困村脱贫摘帽步伐。

实施“2+N”增收工程 在27个贫困村各投资约120万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开展光伏增收脱贫工程。每个项目装机容量约为120千瓦,发电入网后每年村集体稳定收入10万元以上。抓住即墨古城旅游开发的有利时机,为3个省定贫困村和35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每村投资90万元,在古城购置了商业区店铺,开展资产收益脱贫工程。由国有旅游开发公司统一运营管理,每年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立足村情实际和产业基础,鼓励和扶持村庄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合作社+”、电商购销、乡村旅游等“N”项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于此,助推增收脱贫。蓝村镇马家屯村发挥油菜种植技术成熟、市场供不应求的优势,流转土地30余亩,建设12个冬暖大棚,种植高产油菜,每年为村庄增收5万元以上,贫困户日收入80-120元。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村庄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实施贫困村村内道路、饮水安全、农村用电、文化小广场、村庄亮化、农田小型水利、办公和服务场所等“八项工程”,对贫困村街巷硬化、规模化供水、卫生改厕、污水治理、亮化等环境改善项目给予补助。截至目前,65个贫困村实现了街巷全部硬化,累计硬化路面80余万平方米,新上路灯310余盏,栽植各类苗木1.2万株,修建排水沟16千米。贫困户厕所全部完成改造,开通规模化供水,村庄的排水、绿化、亮化等实现了全面提升,村庄环境面貌实现了跨越式改善。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教育、卫生、科技等各项公共服务政策,加快推进贫困村活动室、文化书屋、卫生室、健身休闲广场、网络、有线电视等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了贫困村公共服务。移风店镇道头村设立了中心卫生室,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便捷、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还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备棋牌室、康复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场所,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新建集体幼儿园一处,对贫困户子女入园托幼全免费。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让村民“病有所医、老有所依、幼有所教”,得到村民的广泛好评,该村也于2016年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五项机制促长效

组织领导机制 调整充实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街都成立了专门扶贫办,由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的班子成员具体负责,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92个有扶贫任务的市直部门、单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统筹部门扶贫、行业扶贫和“一对一”联系帮扶,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立体化工作体系。

责任落实机制 创新实施“以协议落实责任”模式,由各镇(街)与贫困户逐户签订《精准脱贫帮扶协议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帮扶责任和措施、要达到的脱贫目标及镇(街)政府、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有生产或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签订了创业类帮扶协议书,助其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商贸等项目;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戶,签订就业类帮扶协议书,约定协调辖区企业、园区、村庄等提供就业岗位;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了兜底保障协议书,约定为其办理低保或慈善救助;对已脱贫的贫困户,签订了巩固帮联协议书,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落实巩固帮扶措施。贫困户不持续稳定脱贫,帮扶责任不脱钩。协议期间各方若中断协议,须提前沟通协商,此举彻底打消了贫困户的疑虑。

多方参与机制 最大限度挖掘资源、凝聚力量,构建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的精准扶贫格局。从市直部门和镇街选派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累计为村庄争取各种项目资金约9100多万元,增强了贫困村庄的造血功能。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千企扶千户”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帮助发展增收项目360余个,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通过设立扶贫援助中心、扶贫基金会和提供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资金投入及监管机制 在青岛市对30个省定贫困村每村每年40万元专项补助的基础上,即墨市财政每年分别再给予3个经济薄弱镇200万元扶贫专项补助;对35个经济薄弱村每年分别给予30万元扶贫专项补助;5个经济强镇结对帮扶3个经济薄弱镇;每个帮扶单位每年帮扶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制定印发了《即墨市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项目及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对项目申报、实施、资金使用管理与绩效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科学推进机制 严格落实扶贫主体责任制和“一对一”帮扶联系制,对所有入档材料由贫困户、村庄干部、扶贫干部、镇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逐级签字,确保数据和工作精准度。实行督查反馈制,组织专门力量,对扶贫项目建设、帮扶措施落实及各项重点突击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脱贫情况进行逐户督查。督查情况由督查组向镇街分管负责人及扶贫办主任面对面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等,并下发书面整改通知单。整改后进行回头再督查,确保问题能及时有效解决。实行信访立查制,成立由信访、舆情、网警等单位组成的信访舆情处置小组,对涉及扶贫开发方面的信访举报、各种舆情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绝不允许发酵蔓延。创建了镇街扶贫办主任、分管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人工作飞信群和微信群,将最新政策和要求第一时间传送给各单位。各单位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有好的做法、建议,也都可以在群中商讨、分享,这一办法极大促进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即墨市委书记)

猜你喜欢

即墨市贫困村村庄
我的小村庄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村庄,你好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即墨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即墨市现行“村村通客车”的政策研究
山东省即墨市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