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教育视角下长白旅游纪念品设计定位
2017-04-22李东娜沈效洁
李东娜 沈效洁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前进,设计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们不断赞叹的同时也感到迷茫和无助。全球化、本土化、民族化如何碰撞、如何接轨、如何相融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课题。
一、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
面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全球化的大背景,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却不能满足艺术设计发展的需求。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归根到底,原因在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较快、普及较广学校跟风形式严重,没有经过长期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艺术教育的模式完全是毫无判断的拿来主义。尽管对地域文化教育也不乏一些思考的呼声,但实在微乎其微,少之又少;观念没有更新,行动难以实现,研究内容远远不够,很难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当下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经典主题之一就是如何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地域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艺术设计则是集美学、文化学、实用性、技术性于一体的思维实践活动。这种艺术活动正应该为传承发展地域文化发挥出自身潜在功效。对今天的教育而言,培养传承地域文化的专业性艺术人才是时代所需。
二、长白旅游产品设计的地域文化性
鲜明的历史、独特地域风格构成丁东北特有的区域形象。长白山作为东北地标性文化,一直被世人所关注。所谓长白文化,是以长白山为标志的东北特色文化。长白文化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引领着游客探寻它神秘的地域特色。
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开发建设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聚焦区,大力推动发展长白旅游文化,目的是将长白文化推向世界。而如何推进,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乃至未来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以高校教育推动长白旅游产品设計可持续发展
探寻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至今的仍面临的问题。纵观其发展过程,具体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仍旧停留在理论和争论中,课程设置与建设、学科方向与特色皆不够鲜明。全国性的借鉴与模仿下逐渐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背离了实际情况,不利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凸显地域特色,明确教育的地域性特点才是完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渠道,才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带有民族情感和地域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立足于国际设计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并最终形成中国印记。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各地的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差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产生了不可评估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完好地体现了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长白旅游文化的出现,不仅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名片;对于教育而言,是契机、是动力、是方向。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势必对艺术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深知,在我们迈向国际化的同时,地域性元素同等重要,我们不能无视、舍弃;有选择地、循序渐进地除旧布新才是长白旅游产品设计的正确道路。
(一)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地域课程建设
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模糊专业间的划分,拓宽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空间性,以地域精品实践课程为核心,细化课程名称,以扩展知识内容和社会实践为基点,通过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加大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以大量的地域选修课程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地域情感性。在教学中开展全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设计史”等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程;注入地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为实践课程的延续打下良好基础。
长白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形成了风情各异的民俗,从民俗信仰、宗教、地域植被、动物、衣食住行到内在精神文化都散发着特有的民俗、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的地域性为长白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意源泉。在必选课中加入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的史论文化理论课程,使学生们了解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发展;在专业课“图形创意”“字体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中,注重研究开发地方民族字体、图形的再挖掘、再创造。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当地周边资源,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对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重新整合、重置、设计、创新。设计领域中,传统、现代、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之于艺术设计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更迭是永恒的,此间蕴含的精神实质同样也是不变的。充分运用地方色彩民族元素于现代设计之中,是重建艺术设计特色课程的关键。
(二)建立特色导师工作室,以地域文化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通过导师工作室制度,进行地域文化与本土化设计的实践研究,将一些实际项目与相关实践类课程结合,建立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工作室基地,将基础课的学习引入实践课中,会起到更好的研究应用作用。有研究表明,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尊重地方地域文化,有利于创造思维的习惯养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地域文化性格的建立。师生工作室平台下的实际项目可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例如,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体,着重锻炼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类似于长白文化这类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项目在以导师工作室为主要平台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应以导师为主要负责人。导师负责出题,学生进行选题或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任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其设计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地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教育,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尝试,增加学生与地域文化的亲密陸与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工作室制度的吸引力与权威性,提高地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懂得注重民族文化,开发地域特色设计,开阔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思路,为校企合作做好准备。
(三)创立校企联合,实现地域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产品设计单一、雷同,具有特色感、新鲜感产品较少,包装毫无美感;大批量、机械化是这些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更是严重缺失。纪念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较少,产品无设计感、企业无规模性。长白旅游产品设计要吸取教训,看到不足,挖掘创作富有民族本质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产品包装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由设计公司来完成,设计人员往往缺少地域理论实践基础,设计出的产品包装缺少文化底蕴及民族特色,只注重物质功能,忽略了精神需求,遏制了地域的文化性。与当地高校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发产品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以每年为一周期,周期性择选作品,做好社会不同人群的市场调查,通过销售反馈信息更新完善,保留销售力强、口碑较好的产品,择优除劣。独具匠心、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坊式的研发是长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价值所在。手工制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中对虚拟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期待,对作品产生认同感和满足感,这种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艺术院校的学生和工作室也正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学生在大学时期正处于学习的巅峰,对艺术创作充满了热爱,用作品实践证明自己不仅起到了教育延续性和传递性,这种文化的延续还会形成教育的一种习惯、一种自信。这种循环性、可持续性的教育之路将会不断对长白旅游产品设计起到锦上添花、欣欣向荣的推广作用。这样的旅游产品设计才会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前进。
四、结语
正如韩美林先生所说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趣了”。教育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又制约着教育的活动过程。用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介入艺术教育教学,在各高校还属于新鲜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创造具有全新艺术形态的现代旅游,不论是对教育还是对地域文化都显得十分必要,走特色鲜明的差异化办学之路是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路。
项目名称:以满族旅游产品设计推动“长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第352号。以民俗文化教育推动长吉图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8303
李東娜: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沈效洁: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