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辛德勒的名单》的拍摄特色

2017-04-22王祎楠

采写编 2017年1期
关键词:特写镜头辛德勒画框

王祎楠

《辛德勒的名单》是导演斯皮尔伯格获得奥斯卡最佳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运用了有历史沧桑感的黑白摄影,更加真实,更加凝重。影片充分展现了摄影者对空间的驾驭,在表现一个大场面的时候要有主次,用合适的手段表现出来,组图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各自拿出来都能够作为单幅的好的纪实作品,又需要图与图之间有某种形式上或者内在的联系,可见拍摄技巧的高超。具体推敲来看:

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和同机位的跳切

这部影片的镜头内容衔接上让人印象很深,尤其杂乱无章没有时空联系的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连接,这其中的逻辑可能是用某个奇怪的声音,也可能是一束光:比如辛德勒在舞会交际场所中的镜头是使用了在场观察者的主观镜头,一系列的转移调焦、移动跟拍,最终成为观察者的正面镜头,表面看起来辛德勒似乎是一夜成为会场红人,但事实上,影片用相机的强闪光灯来连接,将辛德勒在不同会场的夜晚串联,四次闪光灯的闪烁交代的很清楚;对于环境场景的切换,在开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烛光,犹太人在祷告,烛光渐渐熄灭,随后烛火熄灭成的一缕青烟转换成了火车烟囱的浓烟,很巧妙的完成了切换。以辛德勒招聘秘书这部分为例,这部分展示的就是同机位拍摄的跳切画面,辛德勒和每个前来应聘的人位置永远不动,包括连应聘者进场出场都没有,只是变换后面的粉刷匠和太阳射进来的影子的位置变化来体现时空上的变化,影片中阳光在墙上的影子由高变低,而粉刷匠的位置从上午的左边移到了右边,这样的切换手法无疑是在中间留出了空白,省去了一些不必要去转换的场景。

二、画面的整体色彩

没有色彩可能就是最具色彩的表现,整个影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黑白灰的暗调,的确,在反映回忆、屠杀等残暴景别的时候,黑白无疑是表现的最好方式。影片在1小时07分45秒的时候出现过一处红色,是条鲜艳夺目的红裙子,镜头跟着辛德勒的视线转过不同的街区,红色本该是代表着活力希望,但在这部影片中的一抹红却是要逐渐走向死亡,被黑暗吞噬,在影片2小时07分48秒的时候,这个红裙子再一次出现,只是这个穿红裙子的女孩已经躺在运尸车上了,这样也就更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曾经的丧尽天良,更揭露了法西斯纳粹的残暴无人性。

三、特写镜头

人物电影自然少不了人物的特写镜头,电影中的特写是突出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也多是一些人物神情上的微妙变化,借此刻画人物形象,但一般特写镜头不会很长,都是短促的,与景别镜头结合得当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观赏冲击。

下面选取了司令官高特枪杀少年里夫的片段进行具体分析:

镜头1:内景 高特的浴室1小时45分钟

犹太少年朝着镜头弯腰擦浴缸,镜头从略俯角度上摇到小孩的身后镜子,高特出现在镜子当中,小孩忙胆怯的向高特报告,高特从右入画成侧影伸手摸了摸澡盆。这是一个很好的调度镜头,镜头摇动幅度很小,但却让画面里的构图和前后景关系得到一定变化。镜头2:外景 里夫沿阶梯往下走。这个镜头让观者会认为是小男孩里夫沿着楼梯走了,并没有什么意外。

镜头3:内景 高特用右手指着镜子说“我赦免你”。这是一个由镜中的影像摇向实景中的人物的调度镜头,高特的手指变化也颇具意义,最后时手指微曲做成了打枪状,预示了之后的结局。

镜头4:外景 里夫在集中营的场地上走着。摄影机由画右向画左略微跟摇。

镜头5:内景 高特从镜子前缩回手,看手指,镜头略微拉,从镜子中影像摇向实景的高特。

镜头6:外景 小男孩在场地上走,一枪打在他脚边,又一枪他惊恐转身。

镜头7: 小孩膝盖以上的近景,男孩向景深处走

镜头8: 镜头向左跟移,会计斯泰恩抱着几本册子在场地上走。一声枪响,斯泰恩控制不住的稍偏了脑袋几乎无法行走,走了几步看到小男孩已经趴倒在地,帽子甩在离头一两尺的地方,头部一摊血,这一个镜头很是令人震撼。这一个片段中对高特的眼神、表情及手指间动作都进行了细致的特写描绘。

这部影片除了在镜头景别拍摄上的独到之处外,在构图上也颇具匠心。通过强化主体与其他人物的大小比例来突出,比如在辛德勒去火车站救被捕的斯泰恩的时候,在站台上边走边呵斥斯泰恩,此时摄像机是在正面跟移的拍摄中,辛德勒始终位于画框的中央,昂首阔步,形象更加高大,而斯泰恩始终在辛德勒侧后方显得低矮,可以看得出,摄像师在拍摄时也是有意识地把斯泰恩“挤压”在了画框左下角,且随着人物走动,斯泰恩还偶尔被挤出了画框外,这样的构图也使得两人的地位和力量悬殊得以充分展现。

四、结论

总的来说,辛德勒名單这部影片在拍摄和构图上都值得细细品味,拍摄上的镜头景别变化和切换,画面让人应接不暇但又不至于没有逻辑,构图考究,突出主体却也不忽视陪体和背景。通过一种不过分渲染夸张的手法,把大屠杀中的场面描绘出来,让人平实而又内心波荡地直面二战的残酷。

参考文献:

[1] 史伟阳.浅析《辛德勒的名单》的视听语言艺术 [J] 鸭绿江, 2016年5期: 54

(作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特写镜头辛德勒画框
画肖像
墙壁上的风
浅谈特写镜头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
穿越幽暗的隧道,世界重见天光
特写镜头
中国的“辛德勒”
金属画框生锈了怎么办?
“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
“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