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
2017-04-22李文竹
“筑牢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18日闭幕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上表达的观点。他说,自在“2013年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我们提出要“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以来,如今气候传播在我国已逐渐形成气候,今后我们将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努力。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乐施会、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普华永道、深圳航都文化公司、创绿中心、能源基金会、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及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青岛大学、新乡学院、闽江学院,以及康奈尔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中国经济导报,及《东岳论丛》《采写编》等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十余名代表在17日上午于职工之家举行的开幕式和大会发言环节中发言。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所作的指示中再次强调:“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而不久前闭幕的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行动宣言则为全球落实《巴黎协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行动要求。抓紧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刻不容缓。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2015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此外,曾扬言要退出《巴黎協定》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也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蒙上一层阴影。
在此背景下举行研讨会,与会者认为,要使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气候传播需要“巧动口舌”,提高“音量”,形成“合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杜祥琬指出, 气候变化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引导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这个大趋势,是改变不了的。然而,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提出的“阴谋论”也在提醒着我们,气候变化科学需要传播,需要多费口舌,不仅对公众,也包括大人物。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气候传播方面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今后,加强气候传播要紧扣“气候、传播、互动、共赢”四个关键词。政府、媒体、NGO等利益相关方应通过互动来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形成以政府为主,媒体和NGO为辅,各方通力合作的气候传播机制,使影响力最大化。他提出应建构起“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行为主体框架,五者相互配合、支撑和互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和保障。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象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认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应通过气候传播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
开幕式上,还播放了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主任安东尼教授发来的祝贺视频。他回忆了当年同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合作在北京举办“2013年气候传播国际会议”的情况,并分享了他在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后做的全美公众认知度调查,指出69%的美国人支持美国继续履行《巴黎协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充分表明了美国公众愿意和全球伙伴一起,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
开幕式最后,举行了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郑保卫教授、马胜荣教授、潘进军主任、丁俊杰教授为中心揭牌,这标志着一家专门以绿色低碳发展传播研究为任务的高校研究机构的成立。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教授在揭牌仪式后说,气候传播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应当有多个学科的介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社会、一个公民个体,其对绿色发展的态度决定了他(它)的品质,对绿色发展的行为决定了他(它)的素养,对绿色发展的观念决定了他(它)的文明程度。他表示,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和国家广告研究院将全力支持研究中心的工作。
在大会开幕式之后的大会发言环节,7位来自政府部门、媒体、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代表作了发言。
国务院新闻办詹安玲处长谈到,我们的气候传播在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该多邀请一些媒体、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的人来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要像郑保卫教授所讲的那样做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她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对气候传播研究、指导的力度,推动和促进气候传播,使其能够提高水平和质量,讲好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故事。
长期利用天气预报平台传播气候变化知识的中央电视台著名气象主播宋英杰认为,对气候传播而言,重要的是传播“气候变化+”。所谓“气候变化+”,就是要融合民间语言和传统思维,让公众从日常生活的实例中感受到气候变化,使气候传播更加接地气,更易于接受;同时还要紧密联系现实问题,“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以万变应万变。”
中国新闻社经济部主任俞岚提出,要改善气候传播的效果,须学会讲好故事。在气候传播实践中应把握新闻报道的“温度”、“深度”、“硬度”和“广度”,用有血有肉的人物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用有思想、有深度的问题为受众答疑解惑,用硬新闻回应关切,同时还应扩大气候传播的视角,跳出会议写会议。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环境、气候、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建议,气候传播要善于讲故事,应讲好绿色“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中国如何更好发挥领导力的故事。此外,媒体和NGO应当学会和欧美同行竞争,勇于担当领导角色,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出更大声音。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和能源项目署理总监陈欣认为,今后应推動更多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年轻人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队伍中。
普华永道思想领导力小组经理、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研究员蓝澜谈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气候传播提供了新角度,绿色金融、碳市场发展、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等问题都值得媒体关注。
深圳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平表示,该公司正在加大绿色影视和平台建设,其制作的主题系列纪录片《绿·道》,从绿色建筑、绿色城镇等不同角度切入和展开,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当天下午的气候传播研究进展及学术成果分享专题发言环节,与会者就如何实现有效的气候传播等问题进行了互动。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团队集中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项目中心联合发起人王彬彬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气候传播的研究现状,她认为未来气候传播的研究要加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借鉴和相互验证,并在学习吸收国际研究成果的同时,贡献更多本土的视角,使研究真正在本土生根。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综合部副主任张志强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的工作情况,并提出要汇集各方力量,通过调查、数据、理论、实践,多平台发力,推动我们的气候传播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文竹通过风险传播中的一个网络舆情案例,在微观层面探讨了环境风险传播中的议题框架设置问题,提出了识别受众心理、关联受众身份、平衡框架体系和具象话语形态四个风险传播理念。
中国新闻社记者李晓喻认为,联合国气候大会已成为讨论全球政治经济问题的一个“气候版达沃斯”,成为在气候、环境和可持续经济这些议题上争夺领导力的一个舞台,中国媒体要提高主动出击能力,积极策划热点议题,在气候传播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记者杨柳就中国媒体气候传播策略问题作了阐述,她认为,新闻媒体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议程设置和建构能够提高民众的认知,媒体要加深对气候变化的理解,提高议程设置的水平,丰富话语信息量,提升气候传播的效果。
创绿中心气候变化项目官员薛一和能源基金会(中国)传播总监荆卉在发言中表示,他们要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通过积极的实践,为气候传播多做贡献。
在“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究专题讨论环节中,学者们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目前气候传播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徐红教授指出,政府气候传播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传播策略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在政府低碳传播过程中,要坚持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组织网络和媒介网络相结合、理念传播和行为传播的结合、常态传播和热点传播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升传播内容的品质。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部门经理杨光星介绍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低碳传播的实践探索,他期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低碳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黄河从环境传播的政策、观念、目的、主体、思路、议题、渠道等方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环境传播的新特征,并指出,要器、道结合,将环境传播和气候传播做得更好。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黄浩明,从民间组织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对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感受,强调我国民间组织一定要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去,要学会同各种利益相关者打交道,提高民间组织协同合作的能力。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系贾鹤鹏研究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及其影响公众态度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并通过对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人们气候变化认知与态度的分析,阐述了气候传播研究的未来方向。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贾广惠副教授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雾霾报道为例分析了媒体在雾霾议题框架建构中所呈现的变动过程,强调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清责任者,引导雾霾公共治理的落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于文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叶琼、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殷美香介绍了各自的调研成果,表达了青年学生对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问题的关注。
18日上午的大会首先举行了天津市精武镇与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研究中心主任鞠立新介绍了合作的缘起过程,表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精武特色小镇。天津市精武镇副镇长扈树燕介绍了该镇近年来在品牌和低碳传播方面的做法,她对同传媒大学合作寄予期望,愿意共同为实现合作目标而努力。郑保卫教授对这一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提出非常希望这项合作能为气候传播提供一个范例和模式,推动气候传播走向社会和民间。
在此后进行的大会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未来如何推进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行动实践,如何创新气候传播合作模式,如何完善气候传播策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
山东社科院《东岳论丛》杂志编辑王源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总编辑白太明表示,要加强与气候传播学术团队的合作,积极提供平台,促进气候传播研究。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姜昕、河南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祁晓霞与实验中心主任杨`建宇、深圳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婷、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艾美华、闽江学院海峡学院的王艳艳介绍了各自单位在开展气候传播方面的情况,表示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关注,努力开展实践,为推动气候传播助力。
在闭幕式上,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充分肯定了气候传播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今后的气候传播提出了要“直面问题、善于描述、行动起来、厘清概念”的四点期望。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理事长黄浩明总结了此次研讨会取得的积极成果,提出要将气候传播做成像高铁一样的中国名片,成为提高中国软实力的一个主力军。
最后,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作了《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的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次研讨会为全国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搭建起了一个学术平台,与会者踊跃参与,广泛交流,充分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聚集了队伍、壮大力量,扩大了影响,可以说气候传播在中国已逐渐形成气候。与会者通过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起了共识,同时谋划了未来气候传播的发展之路。他提出,今后的气候传播要进一步廓清概念,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自觉行动,要筑牢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要让作为“主导者”的政府更加主动,作为“引导者”的媒体更加尽心,作为“推助者”的NGO更加积极,作为“担责者”的企业更加尽力,作为“参与者”的公众更加自觉,大家齐心协力,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行动。
(作者:李文竹,新闻学博士,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