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与科学的力量

2017-04-22贾鹤鹏

采写编 2017年1期
关键词:低碳气候变化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气候变化报道与传播的实践,按照新闻线索的获取、不同领域的气候变化选题、新闻准备与采访,以及气候变化报道写作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气候变化报道的构成要素和采编技巧。本文指出,既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发布的新闻线索,又要通过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获取独家报道内容。要让气候变化报道选题兼顾科学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预先了解相关内容并进行独立思考,是实现与气候变化专家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气候变化报道的写作需要将生动的细节与科学结论及相关政策有机并有节奏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传播;巴黎气候协议;低碳;全球变暖

2016年4月22日,167个国家在纽约签署了2015年在巴黎达成的《巴黎气候协议》,与会国承诺会控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确保从工业化之前到210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巴黎气候协议》的签订不但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举措,也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是记者们报道的热点领域。但气候变化问题既有科学上的艰涩和不确定性,又有经济上的复杂交易机制,还因为涉及国家利益而要在报道中有所顾忌。总之,要进行成功的气候变化报道并非易事。

然而,气候变化问题虽然复杂,也可以成为一名有抱负的记者磨炼自己的练兵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新闻操作这样一个涵盖科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领域,能为一名记者奠定成功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在笔者的多年实践报道经历和既往著作基础上[1]重点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气候变化报道。根据新闻实操的流程,本文按照新闻线索获取、不同领域的气候变化选题、新闻准备与采访,以及气候变化报道写作四个方面依次展开。

一、新闻线索的获取与选题

(一)气候变化科学新闻线索来源。气候变化新闻报道可以源自很多不同的资源。第一手的资料来源于气候变化科研和低碳事业的当事人。第二手的资料则是电子媒体或其他新闻发布平台。

在二手资料方面,最主要的新闻来源包括如下渠道,它们发布重要论文和学术报告的新闻稿,其中既包括气候变化科研的内容,也有其他领域的科学信息。这方面最大的网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运作的Eurekalert!网站(http://www.eurekalert.org,中文版http://zh.eurekalert.org/zh/index.php,但目前中文版内容不多),共有上千份科研期刊和科研机构在上面发布最新科研进展的新闻稿。

除了Eurekalert!网站外,《自然》出版集团的媒体网站(http://press.nature.com/press)以及《自然》网站气候变化专题报道网站(Nature Climate Report: http://www.nature.com/climate/index.html )也是气候变化科学新聞的重要来源地,Nature Climate Report上面除了新闻报道性内容外,还会发布Nature出版集团有关气候变化的各子刊——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和Nature Geoscience的重要研究。

欧洲科学新闻发布网站为Alphagalileo(http://www.alphagalileo.org),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气候变化相关科研信息。欧洲的著名学术机构和重要科研期刊通常会在Eurekalert!网站和Alphagalileo网站两处同时发布其新闻。上述三个网站的注册地址为:

http://press.nature.com/press/servlet/Register

http://www.eurekalert.org/register.php

http://www.alphagalileo.org

在中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科研信息发布平台,但作为记者,可以利用如下一些国内的信息源,如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http://www.ccchina.gov.cn),获取一些二手信息。此外,在中国还可以通过查找主要的科研机构网站获取相关科研信息。如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as.cn) (及其中涉及气候科研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地理所、兰州的寒旱所;涉及清洁能源研究的包括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科院电工所和工程热物理所以及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

当然,仅仅依靠这些固定的新闻来源是不够的。因为,第一,信息缺乏独家性;第二,信息是缺乏来自中国本土的内容。

因此,与中国科学家进行交流是必要的。除了在新闻发布会等场合进行直接交流外,重要的一环是就一些国际研究成果征求中国科学家的意见,并询问他们是否进行了类似研究。当然,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也是获得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二)气候变化经济新闻线索来源。报道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经济问题,通常可以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报道可以包括国际和国家的能源政策、新的清洁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有关能源经济的最新研究等;而微观层面的报道,则主要是各种清洁能源、节能的企业与特定技术的发展。两者互相补充。

与纯粹的科学报道不同的是,能源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对能源领域研究的报道几乎总是可以找到现实的视角和参照。就能源研究进展而言,由于中国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国际上主要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类期刊都会发表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这方面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期刊包括:

《能源》(Energy,http://www.elsevier.com/locate/energy)

《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www.elsevier.com/locate/enpol)

《能源杂志》(Energy Journal,www.iaee.org/en/publications/journal.aspx)

《国际能源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099-114X )

《能源、气候与环境》杂志(Journal of Energy,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http://law.wlu.edu/jece/)

《气候变化商业期刊》(Climate Change Business Journal,http://www.climatechangebusiness.com )等。

除了学术期刊外,国际能源署(IEA)的网站(http://www.iea.org/)上也会发表大量科研报告,也是有关能源政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就微观层面的新闻线索,无疑大型能源企业、新能源公司和创新型清洁技术企业都可以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环境新闻信息服务中介机构,提供各种与环境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新闻稿。例如,世界环境新闻通讯社的网站:http://www.ens-newswire.com,其中既包括很多公司和机构与环境相关研究和活动的新闻稿,也包括这个网站原创性的内容。免费注册该网站可以获得其新闻稿定期提示服务。

清洁技术媒体网站:http://media.cleantech.com,其中包括其上万家成员单位,主要是企业和研究所的清洁技术方面的新闻稿。

值得指出的是,与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信息可以再进行加工不同,除了经济学研究之外的气候变化经济领域,很多信息一旦变成了新闻稿发布出来,也就失去了其独家性。记者仍然需要与气候变化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包括政策决策者、各种机构的专家和企业家保持联系,以此获知重要的经济进展的独家信息。

二、气候变化的报道视角和新闻选题

(一) 气候变化科学报道的视角与选题。对于报道气候变化的科学而言,需要根据读者性质来决定自己选材的视角。

下面这篇文章主要为相对专业的《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杂志的读者撰写,报道了一项发表于Science杂志的气候变化研究中重要的进展,该进展可以修正现在的气候变化研究模型。

气候研究模型“普遍忽视褐碳粒子”(SciDev.Net2008年8月15日)

http://www.scidev.net/zh/news/zh-132743.html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东亚地区的空气污染带中富含褐碳粒子,并且呼吁应该更新科学研究模型,以加强褐碳对大气致暖作用的研究。现今普遍采用的气候变化模型一般侧重于两种大气气溶胶[2]颗粒的研究——有机碳和黑碳。作为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下面这篇文章则主要是从公众生活的角度切入到气候变化问题。

淮北旱得50年罕见 奇寒必有奇旱(《扬子晚报》2011年1月15日)

http://www.yangtse.com/news/ms/201101/t20110115_783178.htm

北方9省市大旱!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北京连续82天滴雨未现,冬小麦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在南方诸省遭遇多轮雨雪侵袭时,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则持续偏少,旱情迅速发展,气象专家表示,上述地区水汽条件不足是主因,预计未来十天,华北、黄淮地区仍无明显降水过程,旱情将持续……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说,去年发生在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转换十分异常。同样,干旱仍逃不开全球变暖的大背景。

对于很多大众媒体而言,即便报道一项有关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切入点也完全可以是该研究对于眼下和最近的读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否能解释得更加清楚。對于大众媒体而言,这项有关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本身往往不能构成重要性足够的新闻由头。

与科学家们交流,也能发现很多重要新闻的线索,这方面包括发布新的观点,启动了新的项目,或者现有研究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气候变化的报道中需要引述那些生动的、人们关注的案例。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实际上已经被海水倒灌进去了。1920年的时候,一年发生的海水倒灌有三次。2006年一年倒灌125次。

气候变化的报道中不光是报道灾难,也包括那些人们如何应对的故事。这些故事又总是可以联系到人们关注的其他领域。比如到喜马拉雅地区拍摄的一些那里生活的人民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的融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

(二)气候变化经济报道的视角与选题。气候变化的经济新闻,通常分为宏观层面的综述和微观层面的产业、公司动向。下面这篇Nature报道的有关中国碳排放峰值问题的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

http://blogs.nature.com/news/thegreatbeyond/2011/04/chinese_emissions_these_too_sh_1.html

这篇文章报道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一项模型分析,表明中国有可能在2025年到2035年之间达到排放峰值,即便在中国碳减排努力程度最低的情景下也可能如此。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关注到全球都非常关心的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和随后的总体排量减少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谈判。

获得了线索后,在撰写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经济话题时,记者则需要同时遵循两方面的指导原则,其一是作为经济新闻的吸引力,其二是所报道话题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义。

就吸引力而言,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低碳领域的先行者获得了财富,也遭遇了种种困境。在跟踪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进展之际,对行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警示和深入分析,也是非常好的切入角度。如这篇对酒泉风电产业进行调查的文章:

“陆上三峡”之问:酒泉1200亿风电投资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7月31日)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3/HTML_F57YESTDNYM6.html

文章揭示了在风电投资热潮下,酒泉的陆上风电三峡遭遇的并网困境、产能过剩以及造成重复投资的体制原因。在2009年中国风电发展仍在狂飙突进之时,这篇文章给予产业界和其他人以深刻的提示,因而其新闻价值不言自明。

报道气候变化相关的经济话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讲述动人的故事,这既包括企业家们的睿智和生动经历,也可以包括所报道话题的覆盖对象,如消费者的经历和感受,还可以从所报道项目或事件遭遇的阻力着手。

三、气候变化报道的准备和采访

(一)如何准备和规划气候变化的报道工作。本文先以气候变化科学类题材的报道为例,阐述准备和规划气候变化报道的工作。气候变化的科研结论很多来自论文,但记者怎样从原始论文中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篇2011年7月发表于PNAS上的论文,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准备对重要的气候变化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上图所示论文标题为《对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与1998—2008年温度观测值之间差距的解释》。[3]该文的作者们指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科学定论,但最近10年来全球却出现了地表平均气温降低的现象,这不但与过去1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增加相逆,也导致公众日渐怀疑由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这一结论。

该文作者们通过推算与模拟,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大量排放的具有制冷效应的硫酸盐气溶胶,抵消了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致暖效应,结果让这一时期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冷因素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中国提高环境治理(主要是燃煤脱硫措施)导致的硫酸盐气溶胶排放大量减少和自然界进入致热周期,不久后全球气温将呈现加速上升的势头。

如果没有新闻稿,我们首先要读下去的是论文的摘要。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尽管温室气体排放日增,地表温度在10年间却没有增加这一点,也应该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随后,读者则可以注意到作者们不仅探讨了自然变化,也探讨了气溶胶的排放,尤其提到了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记者,完全可以忽略论文中间的数理论证部分,直接进入讨论和结论部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由于该研究与中国的密切相关性,因此有必要细致阅读其探讨中国排放的部分。

在了解了基本内容后,我们发现,由于该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中国的相关性,其本身已经值得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但很有必要采访中国科学家,对这一研究结论进行评价。而如果要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撰写更有深度的新闻稿,则可以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

a.研究结果是可信和确定的吗?

b.该研究与此前的研究相比,区别和创新性在哪里?

c.该研究中分析的各个因素是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含硫气溶胶的排放是否能恰恰和自然变暖的趋势吻合起来,中国燃煤脱硫措施是逐渐强化的,而非一步到位。这种渐进过程对大气气溶胶排放影响何在?)

d.含硫气溶胶既然具有阻挡全球变暖的优势,为何不任之排放甚至人为增加排放?

e.该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是否会有影响,对中国是否有政策含义?

f.该研究主要基于对过去十几年数据的分析,那么它对未来变暖趋势的预测是否准确?

气候变化很难以一篇报道说得很全面,要写成很多的故事。这不单是气候变化的报道,同时可以成为卫生报道、社会报道和经济报道。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关于科学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也会有一些商业方面的新闻价值。很多美国保险公司已经不再接受关于飓风、台风造成的恶劣影响的投保,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区也是这样。

在处理气候变化与产业联系这种比较新颖题材的时候,细致地撰写自己的工作计划、采访提纲和写作綱要会对文章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关键的问题在于,与人们都非常熟悉的领域不同,气候变化领域常常会出现一些新的概念,也会有各种新的政策在酝酿中,这就意味着事先的规划经常会被修改,因此清晰地罗列一个工作计划和采访提纲将会对进一步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如下面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就体现了清晰的工作计划和一贯的关注对写作重要文章和独家文章的重要性。

碳捕获与封存[4]试验的中国速度(《科学新闻》2009年8月3日)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8/538.html

随着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益临近,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明显升温,中国也不例外。2009年7月中旬,华能集团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碳捕获项目在沪开工,这套年捕获二氧化碳10万吨的设备是全球最大的燃煤电厂燃烧后碳捕获项目之一。

7月6日,华能控股的绿色煤电公司在天津建立的中国首家容量为25兆瓦的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上海和天津的示范性项目仅仅是中国为促进碳捕获和封存试验所做工作的一部分。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春的资料表明,电力和能源巨头已经筹备了20个IGCC项目(见表)。

该文是笔者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及其有效应对措施碳捕获与储存(CCS)的产物。2008年,笔者第一次报道该选题(华能北京高碑店电厂安装的中国第一套碳捕获示范装置),并仔细阅读了当时Nature的报道后,就为自己留下如下问题:第一套碳捕获示范装置如何走向实践?捕获的二氧化碳在没有开辟封存工作时如何用?该实验示范装置是否可能增大容量?

事实证明,这些问题是非常有效的。2009年7月初于广州举行的气候酷派媒体气候变化研修班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周蒂研究员在引述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小春研究员的资料时表明,国内电力和能源巨头已经筹备了20个将来可能与CCS联合使用的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项目。

根据上述信息,一个重要的新闻报道方案迅速形成,总结如下:

选题意义:1.CCS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解决方案,此前在中国主要停留在纸面上,如今开始上马;2. 20个IGCC,其体量足以成为世界第一,如此大的规模,值得进行报道;3. 2008年在北京华能热电厂投产的CCS小型装置,在当时运行了已经一年时间,有何借鉴作用?

文章要重点回答的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科技界的《科学新闻》杂志,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的可靠性、可应用性(成本问题)、中国自己的独立研发情况、国际科研合作情况、捕获的二氧化碳如何进行封存?封存是否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国内大规模采用CCS的瓶颈主要在哪里?

但仅仅回答这些技术问题并不够,笔者接着要探寻如下问题:

CCS捕获了二氧化碳后,在存储中是否要解决一些法律与制度层面的问题?IGCC成本很高,中国能源企业何以有那么大的积极性上马?背后的动力是否如风电的跑马圈地一样?在中国电厂安装CCS的制度瓶颈主要体现在哪里?

采访计划:在基本明确了这些需要了解的问题后,就需要确定该采访哪些人。

首先,通过参加媒体沙龙活动加上此前的资料搜集,介绍CCS本身的专家已经基本无需采访,但需要补充的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周蒂研究员引述了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小春研究员的资料,那么需要直接采访李小春研究员。

其次,虽然了解了CCS的内容,但还需要了解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而根据经验,直接在电厂采访得到接待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切入点可以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开发碳捕获装置的华能西安热电研究院(专家更愿意讲话);另一个是推进华能高效煤发电技术的华能绿电公司(通常新的事业推进者更愿意面对媒体以呼吁社会支持)。

第三,碳封存的环境影响问题,绿色和平总部已经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是否可信?有哪些科学家参与了该报告的撰写,是否可以联系采访?

第四,返回国内和返回产业界,面对专家可能提出的中国CCS的发展瓶颈以及环境组织等提出的碳封存的环境担忧,产业界是否能够回应?谁来回应?国内是否可以回应?

采访提纲:主要通过上述想了解的问题,根据专家背景进行组合。

替补措施:在某个环节上采访不到相关人士该如何处理?哪些人或观点可以成为其替补?

通过上述设计,本文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清晰的工作计划和执行逻辑。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专家比预期更容易采访,原因包括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专家更愿意大声呼吁来推动社会支持其发展;企业界则比预料中采访起来更加困难,原因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企业界人士担心把握不好,说错话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本文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企业界观点部分通过仔细研究其讲话内容来解决,一部分以专家的嘴代替企业发言。

(二)如何与科学家及气候变化专业人士交往。很多记者经常会抱怨说科学家很难打交道。这一点,与笔者此前进行的一项研究[5]一致。这一研究发现,中国媒体绝大多数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报道,很少提及青藏高原冰川之外的中国的情形,很少报道同期中国科学家对本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也缺乏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工作细节的描述,读者很难把这类新闻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中国科学家普遍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顺应科学家的习惯来推进与他们的交往,是报道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不得不采用的办法。

如何顺应科学家们的习惯呢?最直接(当然,这并非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科学家们论文的摘要,并顺着科学家们的思路发现其研究的主要突破点和不足。

由于科学发现通常是循序渐进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某项重要研究不一定立刻就会颠覆所有其他人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勤奋的记者而言,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就是询问做出这项重要研究的科學家,已经有很多人持类似观点,那么其结论的独特意义到底在哪里?而下一个问题则是如何获得这种独特意义的研究结论,最后,则可以补充说明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意义独特的科研成果。

采访时,很有必要温习一下被采访的科学家的主要科研论文,并通过谷歌学术等检索一下其主要观点。而邀请一位科学家对某事或某研究进行评论时,与其直截了当地询问科学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如先说“您在这个领域有了这样的重要观点,那么对于我们现在要谈的这个问题,是否也持这种观点呢”?

这样的工作,一方面体现了对科学家的尊重,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记者能够象征性地把自己提升到与科学家进行对话的水平。而科学家对接受采访的主要顾虑之一是担心记者不能确切把握自己的本意,通过显示自己了解了科学家的观点和研究,往往能让这位科学家更加愿意信赖这位记者,从而更加容易“吐露真言”。

四、气候变化报道写作指南

与气候变化新闻的采访过程一样,写作过程也充满挑战。比起其他新闻题材,气候变化报道作品要长期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耸人听闻的标题与冰冷的科学事实,以及全球化变暖趋势与本地不确定情况之间挣扎。

在已经进行了成功调研和采访的基础上,记者也必须要在写作上下苦功夫,让自己的作品能在上述的对立中取得平衡,也要在传播科学事实的同时调动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觉悟和积极性。

(一)规划气候变化报道的文章结构。与气候变化新闻的采访过程一样,气候变化新闻的写作也应该进行仔细规划。记者不应屈从于轰动效应,必须常常在大标题和科学家对不确定性的警告之间做出平衡。一篇典型的气候变化报道作品,往往要具有如下结构:

由比较吸引人的、可能具有本地化色彩的导语开篇,这样的开篇往往要留下交代全文主题的伏笔。比如,我们在撰写宁夏农民因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6]用上太阳灶的新闻时,可以这么开头——祖祖辈辈砍柴做饭取暖的宁夏农民马某某开始不用愁砍不到柴了。

接着便转入本文的主题,如果这个主题是科学性内容,那么往往需要以一两句话将其概括清楚,不要沉溺于讲清楚细节,这是文章后面部分的任务。

接下去的两到三个单元(对于新闻来讲,就是自然段;对于特写文章,往往是几个自然段构成的一段话)可以较为清晰地阐述主题的内容,不论它是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还是一个重要的新能源项目。

接下来记着以适当的方式返回到与开篇导语有关的内容中,除非在上面的两到三个单元的叙述中已经把这一点交代清楚了。

在此处,不论是返回到与开篇导语有关的内容,还是另起一个部分,关键是要记住,文章该有所转折了,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篇吸引人的文章的跌宕起伏的情节。

随后的转折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文章主题而千变万化。对于一个新的政策或政府提案,这里可以是讲完其作用和意义后的挑战;对于一个经济上的布局或项目,这里可以是讲完其收益和前景后,在实施上遇到的障碍;对于一个科研发现,这里也许该讲研究的不充分之处或者需要补充、扩大适应性的地方。

从出现问题,到主角回应,根据文章风格和长度,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只要处理好过渡,处理好不同点之间的逻辑顺序,那么文章看起来会非常有节奏,读起来很有起伏感。

经过一次或几次的反复,记者可以让文章回到既定的线索上了。这样的结局可能是一个旨在孕育解决方案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提示,也可能是主角一个精彩的回应,还可能是局中人一句精彩的并与上文有紧密相关性的引言。

当然,文章的布局有很多种方式,上面举的例子只是一种最常规的情况。但无论哪一种布局和结构,让文章按照流畅的逻辑顺序和跌宕起伏的阅读习惯走下来,都会让它更加精彩。

(二)导语与文章开篇。导语作为一篇文章的开篇之笔,可以称之为整个文章的精神所在。作为短的新闻报道,导语通常不适合过于绕弯子,更适合平铺直叙。在这类相对短文章中,导语还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点出被报道的气候变化研究或项目(政策)及其核心意义:

地球应对气候变暖 自我修复速度远超预期(中国天气网,2011年5月11日)

美国气候学家和古生物病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地球在应对气候变暖方面的自我修复速度远超此前预期。气候变化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地球的自转角度,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

另一种是要在开篇中就点出被报道的气候变化研究或项目(政策)可能具有的局限性。在后面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文章中需要有足够的支持,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给予“反方人物和观点”相对足够的篇幅和重要性。例如,下面这篇文章导语:

“虽然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就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但看起来中国企业却并未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尴尬“初试”背后》,《财经》,2008年09月28日)

该文将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工作的不足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执行对照起来,借此说明中国企业还没有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足够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将读者所不熟悉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建立起关联性,同时则让该政策执行的舞台上“反方人物出场”。

对于较长的文章,导语无疑可以做一些“花样”出来。但也不排除一些平铺直叙的写法。例如,在这篇题为“气候危机”(《财经》2007年2月7日)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间接性开篇的方式:

(2007年)1月24日至28日,位于瑞士东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小镇达沃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度过了酷热难耐的2006年夏季之后,今年的达沃斯再度感受了“暖冬”,直至论坛开张前两周,小镇才迎来了第一场瑞雪。年会照例在雪花纷飞中召开,与会的各国各界要人们照例踏着积雪赶往会场。然而,2000多名与会者却比往昔更急切、更强烈地关注着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话题——气候变化。

该文开篇静中有动。在描述看似常规的达沃斯会议情景的时候,把各国政要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甚至是整个论坛对其的关注,不动声色地呈现出来,于无形中,已经给读者施加了一道有关气候变化的重压。

另一类导语是用精彩的案例开篇,也能起到打动人的效果。如下面这篇文章《气候广告:用创意主张正义》(《艺术与设计》 2009年12月):

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正无辜地等待绞刑时刻到来。她的处境已经极其危险了,身体悬在“气候变化、人类影响、创意挑战”的绞架上,脚下踩着渐渐消融的冰山……如果再不设法采取措施阻止冰山融化,小女孩很快就会一命呜呼。

这是该文所列举的多个气候公益广告中的一个,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通过一种极端情形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气候变化公益广告的设计者所要传递信息的急迫性。

不论哪一种开篇,其核心的原则都是在吸引人关注的同时,要有足够证据支持这种开篇布局。

(三)文章主体部分的撰写。就文章的主体部分而言,气候变化的相關报道可以说和其他新闻作品一样千变万化。记者需要牢记一点,那就是文章的逻辑结构必须清晰,因为气候变化的题材涵盖各个领域,即便是纯经济报道,也是经常无法回避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有时还会遇到新能源和低碳领域的技术问题,而且气候变化相关作品还经常要交代一些背景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使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才不会让读者摸不着头绪。

细节描写使文章变得生动,能够将读者带入故事当中;通过提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来建立读者的心理预期,能有效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背景描写可以凸现文章所描述事件的意义,可以帮助读者明白事件的因果关系,在有些情况下,背景描写还能成为文章过渡的手段。

引言,特别是直接引语也很重要,除了突出文章内容的权威性和凸现文章的生动性外,引言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文章不同内容的过渡与衔接。

数字是气候变化报道中经常要出现的内容,好的数字,可以让文章增加可靠性和权威性,但使用不当,则可能让文章变得枯燥。

试以如下文章为例分析:

变暖的西藏带来洪患隐忧(《科学时报》2008年10月30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8261864.html

“日子变好了!”68岁的布交家住西藏那曲县娘曲村,他对这几年的气候很满意。冬天不像小时候那么冷了,夏季越来越暖和,尤其是今年冬天,没有下大雪,六七月份丰沛的雨水则使草木旺盛,牛儿羊儿欢欣鼓舞地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夏季。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布交老人有同样的感受。

……

那曲水患

让那么切乡书记边巴扎西最受震动的是,2004年一些村子发生了“怪事情”:当时,边巴扎西挨家挨户去查看,发现每户房子放置炉子的地方往上冒水。牧民们不知是何原因。“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儿。”边巴扎西对《科学时报》的记者说。

冒出的水在房子里结了冰,气温升高后,房内潮气上涌,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充斥了房间。很多房子的地基被水泡了,随之出现倒塌的危情。当地老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爷非常地生气,所以变脸了”。边巴扎西很理解这些老人。他告诉记者,“老一辈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气候变化可以说出规律,但现在他们说不出来了,所以转而求助神灵。”

他分析,“‘怪现象是因为天气变暖,冰川消融、地下冻土层软化等因素,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复杂地形,沿着地面薄弱的地方冒出来。”

更为严重的是冰川融水、雨水增多使乃日平错、错鄂的湖水正慢慢地溢出来,逐步淹没周边的天然草地,逼近人类的居住地。错鄂湖尤为危险,向前足足推进了66米,距牧民居住区仅剩15米。

边巴扎西列了一张清单:2004年以后,湖水扩张,淹没了沿湖村庄近3万亩天然草场,有258户牧民受灾。在那么切乡,自家草场被淹没的牧民迁移到别的村,各村的草场都已经实行了承包制,村里留了一些公用草场,现在将这些草场分给了新迁来的牧民,由此草畜矛盾更加突出。

江村旺扎说:“整个那曲中西部地区共有117个湖泊出现水位上涨。这里的6县(区)从1990年以来共淹没草场158万亩,有1395户、6610人被迫搬迁,现在仍有5000多名牧民受到湖水上涨威胁,需要搬迁。”

但如果湖水持续上涨,将有更多的牧民需要搬迁,那时该怎么办,让他们向哪里迁移?这是地区官员们迫在眉睫的焦虑。

这篇文章用一个老牧民“这几年的气候很满意”开头,但随即转入到地上冒水的“怪事情”,用非常有反差性的故事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而随后,作为一篇篇幅较长的特稿文章,本文并没有立刻解释这些“怪事情”,而是继续用“很多房子的地基被水泡了,随之出现倒塌的危情”等细节来讲故事。

随后,在交代这些“怪事情”的原因之前,作者卖了一个关子。“老一辈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气候变化可以说出规律,但现在他们说不出来了,所以转而求助神灵”。这段话既显得非常贴切,道出了气候变化威胁的严峻性,已经达到了让牧民们惶恐的地步,同时又为下面进行科学的解释起到了过渡和铺垫作用。

在解释了“怪现象”之后,作者继续描述气候变化的现实威胁,“冰川融水”,“雨水增多”,“逼近人类的居住地”。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段的描述已经不只是用“怪事情”这样牧民的直接感受来描绘气候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了,而增加了更加综合的、更加客观的描述,在本段结尾,作者还引出了两个数字,将本文的叙事,从感官层面上升到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陈述。

随后,文章转入到对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更大范围的灾害的记述。然后还列出了一组很硬的数字来描述整个那曲中西部地区出现水位上涨的湖泊和需要搬迁的农户。

试想一下,如果这组数字出现的地方是在文章开篇,虽然它可以起到立刻凸显气候变化威胁的严重性的作用,但可读性就会大幅降低,因为它直接剥夺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个体的感受,让读者会迅速把气候变化与遥远和冰冷的数字联系在一起,那样,整篇文章的可读性和打动力都会大幅降低。

而按照作者现在的叙述,则像讲故事一样,从个人的具体感受,到村中人的故事,到小范围的总结,再到整个那曲中西部地区的总结,层层递进,读者对气候变化的感受,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这篇《变暖的西藏带来洪患隐忧》通过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文章层次,将案例、细节和专家点评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注释:

[1] 张志安, 贾鹤鹏: 《全球议题的专业化报道: 气候变化新闻实务读本》,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1.

[2] 气溶胶空气中固态或液态颗粒的聚集体,通常大小在0.01mm至10 mm之间,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来源,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

[3] Kaufmann RK, Kauppi H, Mann ML, Stock JH. Reconciling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with observed temperature 1998–2008.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Jul 19,108(29):11790-3.

[4] 碳捕獲及储存,英文缩写为CCS,煤电厂及其他大型二氧化碳排放设施把排出来的二氧化碳搜集起来,然后再打到地底或海底存储以减少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5] 贾鹤鹏:《全球变暖、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分析》,《科普研究》2007年第3期, 39-45.

[6]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由工业化发达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之间进行合作。减排成本高的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先进技术,在低减排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

猜你喜欢

低碳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