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创作探析

2017-04-22李雁

出版广角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民众作家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美国政府鼎力相助下英国经济逐渐走上了漫长的复苏之路。但战后不久美苏之间的冷战使英国社会再次陷入危机,人们的思想再次受到新的世界大战的挑战和冷战思维的浸淫,英国社会笼罩在一种迷茫和惶恐的情绪之中。但有着优良传统的英国文学界并没有就此屈服,一些有正义感的作家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创作出版了一些反映英国社会现实的力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对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如何服务于冷战时期的社会进行探析,从侧面揭示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创作的真实面貌以及冷战带来的全方位影响。

【关 键 词】英国文学;创作出版;冷战思维

【作者单位】李雁,陕西省行政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大英帝国的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大英帝国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让英国民众曾经高傲的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当时有段时间“上帝死了”的说法使英国民众的心情雾霾一直挥之不去,生与死的选择摆在英国民众面前。美苏之间爆发的核军备竞赛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整个世界的人民对美苏冷战造成的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对抗感到困惑。而一直关注西方文明和未来发展的英国作家们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责任,以文学形式真实地反映战后初期的英国社会,让后世来深刻反思这段沉重的历史。

关于探究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创作出版方面的文章,许多国内外学者早有评论,而且关于研究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发展态势、代表作家以及其文学作品的出版成果也不断问世。但从冷战层面对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创作出版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笔者以新近公之于众的英美国家政府档案资料和文件以及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来深入探究,不断推进此学术领域的延伸。

一、战后初期英国文学的逐步复苏

二战给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大英帝国的稳定,从而也慢慢失去了统治世界的霸主地位。后来,为彻底击败德国纳粹集团,争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丘吉尔政府率领英国民众齐心协力,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激励英国民众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到这场为正义而战的反法西斯洪流中,丘吉尔政府郑重而积极地承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国家改革方案和计划。二战后的英国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为帮助英国这个战时的忠实盟友,美国的杜鲁门政府针对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制定了“马歇尔计划”,试图帮助英国政府恢复经济,实现社会稳定。然而,二战极大地破坏了英国社会的中坚力量,颠覆了英国文官制度中长期存在的种姓体制,战争期间得到政府承诺的英国民众渴望政府早日兑现诺言,早日实施承诺的社会改革一揽子计划。

在战后初期这一大背景下,英国文学尽管不像一战后那样呈现迅速繁荣的面貌,但却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一大批新文学运动引领者先后涌现,如出版了“愤怒的青年”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以及改革派、荒诞派剧作家,还包括工人阶级小说家、“运动派”以及革新派小说家等。在战后初期英国文学发展的浪潮中,以来自社会下层的青年作家发起的“愤怒的青年”的文学运动无疑最引人瞩目,给战后初期的英国文学界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以“愤怒的青年”为标志的文学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其得名是因为作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约翰·奥斯本1956年出版的剧本《愤怒的回顾》,其他代表性作品还包括韦恩的《每况愈下》、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威斯克的《大麦鸡汤》、布莱恩的小说《向上爬》等。这些青年作家很多都出身于英国下层社会,他们不归属某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相互间甚至无沟通无联系,只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同时崭露头角。这些青年才俊在他们出版的作品中表现出对英国现存社会不公平的愤怒和抗争,同时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对英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讽刺和抨击,其创作风格独特,粗犷有力,带给英国文学界一派新气象[1]。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特点鲜明。一是“愤怒的青年”文学运动中出版的文学作品大多都在鞭挞和讽刺英国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使这些现象无处藏身。二是因为主要成员出身于英国社会下层社会,长期遭受英国上层阶级打压与排挤,不满并愤懑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用人制度,渴望进行彻底改革。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倾向于下层人群的生活现状,作品常常表达出对下层民众疾苦和困境的极大同情,大声疾呼英国政府和社会多关注他们。三是这些愤怒的青年作家着眼于英国社会的美好未来,希望政府对社会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而不是停留在往日的耀眼光环之中。四是“愤怒的青年”们在艺术创作中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对传统的英国文学创作手法进行传承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扬弃,力求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风格。

二、冷战大背景下英国文学创作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和苏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慢慢开始走向对抗,进而演化为冷战。英国因为与美国的历史渊源和亲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演化为西方阵营里的中坚力量,英国在反对苏联、阻止国际共产主义蔓延中紧跟美国脚步。在冷战思维模式下,美国和苏联发起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主要以发展核武器为主,这一举动引起西方世界民众的极度恐慌,他们忧虑核武器将摧毁整个世界。冷战范围的不断扩大似乎预示着另一场世界大战以及新的危机与挑战摆在英国民众面前。一些有正义感的英国作家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把英国社会在冷战思维下表现出来的现实状况用文学形式记录并出版发行,来引起后人的借鉴和反思;另一些作家则在英国政府的指令和冷战思维的影响下加入反苏反共潮流,创作出版了有关为国家冷战策略服务的一些文学作品,积极充当政府冷战思维的吹鼓手。

1.出版反映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末世论”的文学创作

20世纪50年代初期,整个世界的人民因为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核武器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深陷恐慌。当时的英国作家,尤其以威廉·戈尔丁为代表,努力寻求核武器扩张大背景下人类的生存问题来为“末世论”找寻解决途径。写作“末世论”的英国代表作家威廉·戈尔丁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创作方法,把人类灵魂深处的自私与丑恶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比如社會、心理、宗教等。“在戈尔丁的观念世界中,存在一个广阔的宗教领域,虽然那很少是原来意义上的基督教教义,但是他始终坚信人类甘愿‘堕落,成为自身的牺牲品。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他是基于人类‘堕落的神话故事来进行创作的。” [2]1954年,威廉·戈尔丁创作出版了其代表作《蝇王》,这部寓言式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群来自英国社会的孩子们是怎样从天使逐渐变成魔鬼的经过,暗示了几千年人类所谓的文明有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但威廉·戈尔丁在小说末尾还是对人类的未来表达了很大的信心和期望,因为小说描述到那群落魄的英国孩童最终被解救,并获得了重生和重新拥抱文明社会。这本小说的深层寓意在于,人类只要和平相处,消除战争,世界的未来仍然是一片光明。威廉·戈尔丁一生中创作出版过许多题材相似的小说,他的小说中的故事背景主要锁定在离文明较远的地方,极力探究人性中不为人知的层面,主旨是找寻20个世纪历史上出现的热战与冷战的背后缘由,为人类和平相处探寻一条光明之路[3]。

2.出版服务于英国国家冷战战略的文学创作

冷战局势的不断深化使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把意识形态领域渐渐看作争夺的战场,掌控民众思想是东西方两大阵营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战略目标。美国联合英国等西欧国家为达到此目标于1950年6月在西柏林建立组织,称为“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其目的就是进行反苏反共的一系列文化冷战活动[4]。1952年5月,美国和英国情报机关以及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共同制定了PSBD-33的文化冷战计划。尽管此绝密文件到今天依然没有完全解密,然而根据近些年公之于众的美国政府官员备忘录中不难看出,文化冷战计划力争把西方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渗透给世界民众,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加入到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阵营中。后来一个代号为“包裹”的项目被谋划出来,旨在有目的地引导世界民众的思想倾向,使他们自觉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回到自由世界的怀抱。他们制造这一论断是为了瓦解民众的共产主义思维倾向,使其丧失勇气和信心。在这一大背景下,文学创作自然被归入到对外文化冷战领域里,一些作家在英国政府的大力资助和指令下,致力于写作有关服务于国家对外冷战战略的文学作品[5]。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奥威尔创作出版的《动物园》和《1984》两部小说。《动物园》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奥威尔以个人亲历西班牙内战完成的作品,冷战初期正式出版。作为政治寓言小说,作品通过隐喻手法描述了革命爆发、背叛革命的可怕后果等内容。奥威尔1948年创作出版的《1984》是经典之作,同样也是寓言式小说。这部小说中提到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三个国家于1984年瓜分了整个世界,三个大国之间因彼此利益战争连连。为了麻痹民众思想,各国都用了很极端的方式来对民众进行控制,比如改写历史、再造语言、解散家庭等手段,并用“点幕”设备处处监视人们的一言一行,实现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护社会运转。

在《动物园》和《1984》两部作品,奥威尔以独有的观察力和构思技巧抨击了斯大林时代在苏联盛行的极权主义和个人崇拜现象,有力抨击了极权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和官僚们的丑陋嘴脸。作品中关于极权主义未来的断言在后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反复被历史事实验证。英国作为冷战战略思维的中坚力量,一直充当反苏反共的急先锋。这两部作品很快获得了冷战决策者的赞誉,而后被大批量出版发行,甚至美国情报机构和英国军情处一起策划把《动物园》拍成影片巡回放映,吸引西方民众走向反苏反共的道路。

3.出版反映英国社会现实的文学创作

虽然冷战初期许多英国作家深受冷战思维模式影响,然而还是有一批进步作家发扬英国文坛前辈的优秀传统,毫不留情地批判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段真实地取材于英国社会现实,出现了包括艾米斯、西利托、多丽斯·莱辛等在内的代表作家。艾米斯用幽默诙谐的语调描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真实生活。他睿智博学,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英国社会问题,把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面貌真实准确地描述出来。

西利托擅长把工人階级生活状况作为作品的题材来源,他的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很多都出身于下层社会,基本都是在血汗工厂里做苦力,他们心里非常苦闷,因为丑恶的社会现象和糟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感到无比压抑。在作品中,西利托不惜运用大量的辞藻极力赞扬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其代表作是他在1958年创作出版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在这一脍炙人口的小说中,西利托把亚瑟·比顿这个出身于工人阶层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

当代英国作家中最多产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当属多丽斯·莱辛,其小说多为长篇,主要关注政治层面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种族分歧和女权主义等,《安娜的札记》是她1959年完成出版的长篇小说,是她的代表作。作品叙述了一位中年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各种遭遇,折射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中妇女遭受的性别歧视和她们为了争取应得的权利而积极努力抗争的历史事实 。

战后初期,遭受战争创伤的英国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没有让以青年作家为主的英国作家们陷入绝望,他们没有放弃努力,而是通过出版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对英国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端进行抨击,同时也描述了英国民众的内心世界,为的是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西方文明由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遭受了几近毁灭性的破坏,西方民众心灵中“上帝死了”的阴影挥之不去,西方国家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空空如也的精神世界和岌岌可危的物质世界让英国社会诸多矛盾日趋尖锐,劳资之间的冲突更加激烈,忧国忧民的英国作家们的呐喊和措辞严厉的抨击能否得到英国当局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警觉仍然无法预判。

三、结语

二战带给英国社会的打击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的经济几近崩溃,从此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跌落尘埃,在世界重大问题的解决和事务中听从美国。为帮助二战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欧盟国,“马歇尔计划”应运而生,挽救西欧盟国也造成了东西方阵营和冷战局面的出现。“马歇尔计划”拯救了英国经济,同时也刺激英国文学的崛起,涌现出了以“愤怒的青年”为代表的文学浪潮和一大批反映英国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出版。冷战的加剧、军备竞赛的升级使英国民众对未来感到恐慌,对新的世界大战充满忧虑,人类的毁灭似乎在所难免。有着极强担当意识的英国作家用多种文学形式描述了当时的英国社会。他们分别出版了反映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末世论”的文学作品,出版服务于英国国家冷战战略的作品和反映英国社会现实的创作。

冷战虽然早已烟消云散,英国文学由此而受到的影响也已成为过去,然而那些冷战决策者把文学创作出版当作达到其战略目标的意图和事实却证据确凿,难以磨灭。虽然冷战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很难超越或者说达到文坛大师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高度,但当时英国文坛出现了一丝清新的气息,涌现出了传世佳作,体现出战后初期英国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M]. New York:Coward-McCann Publishers, 1962.

[3]史澎海.冷战背景下美国小说创作论析[J].北方论丛,2013(4).

[4]邹颉.再论乔治·奥威尔和他的《动物园》和《1984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6).

[5]张岩.多丽斯·莱辛与自由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民众作家
作家的画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