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物访谈的新闻写作技巧

2017-04-22郭建芳

采写编 2017年1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刻画新闻记者

郭建芳

内容提要:要想展现给读者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甚至让读者愿意看,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教育,往往是不容易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进行人物访谈。

关键字:人物采访;访前;过程;撰写

一、访前准备

(一)理清采访对象的事件脉络。 对于人物采访,包括:热点人物的访谈、社会名人的访谈。而这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主要指对那些热点与焦点类人物实施的专访,比如,有一篇人物访谈《我是农民的儿子》是针对普通人说的;而后者,是针对社会每一个阶层、每一个领域的知名人士说的,典型的有:《魏文亮的艺术人生》《冀东名将忆往昔 戎马倥偬大武宏》等,而对于名人,人物自身就是新闻。

当采访对象确定之后,新闻记者应对被采访者有所了解,包括:生平的概况、重大贡献、突出事迹、伟大成就等,有一个全面的脉络。

(二)赋予每个人物以新的形象。了解被采访者的情况之后,对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筛选,从中取出“亮点”。而一名新闻工作者,其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文化底蕴,而这些方面往往从亮点、视角、定位而折射出。所以,人物专访的前提,即契入点。

(三)获取材料,深入挖掘。在主题、契入点确定之后,需要以这一主题来搜索材料。而这些材料,需要结合采访对象来定,包括:身份、职业,比如,为了查阅图书,需要整合有关部门的一些材料,另外,需要从侧面去咨询有关人员,最后报道有关的新闻信息等。另外,通过互联网来取得新闻访谈的材料。例如,为了做《走进江嫣的工笔世界》《磅礴大气铸丹青》《魏文亮的艺术人生》等访谈,在进行人物专访时,需要把握每个人物的艺术、成就、创作、历程等方面的资料,还要把握他们从事每一个艺术门类的东西,比如,画论、艺评类。同时,对艺术名词,及有关的艺术评论也要了解。

二、采访过程

(一)注意聆听与时时观察。对于一个新闻记者,采访时需要边聆听边观察,而在听取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及时进行信息处理、进而顺利完成采访。此外,在采访的过程中,那些新的新闻亮点需要及时把握。

为了顺利完成采访,要懂得如何进行观察采访。而所说的观察采访,即借助眼睛来进行观察,而获取大量的材料。对于记者,为了达到好的观察效果,需要借助自己的政治洞察力而获取新闻信息。比如,有一篇文章是《真情回报社会》,采访对象,选了居委会的一位负责人,采访过程中,忽然门外出现了一位中年妇女,于是我把采访对象转移到这位妇女身上。经了解得知,她作为一位贫困再就业者被安置了。通过调整采访方向,带动了这位被采访者,她激情地讲起自己的經历。从这次采访中可知,正是这个意外,呆板的访谈变得真实而生动,所以,采访不仅表现在嘴上,还表现在视觉上,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

(二)谈话的学问。 在访谈的过程中,新闻记者的问话也需要把握技巧性,即话不要过多,也不能过浅,要深入浅出。对于一个新闻记者,其谈话反映自己的水平,同时,还要不断调整自己在访谈过程中的节奏。比如,在具体访谈中,有的被访者,会因心情激动而语速加快,使得采访节奏加快,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变慢。反之,采访节奏过慢时,新闻记者要通过各种语言来加快进程。

(三)记录规则。 为了做好记录,需要对所有被采访者,给予全程录音。而在撰写时,从中择取、提炼并升华其素材。基于此种方法,从中可以得到许多“细节”。而在人物访谈中,对现场笔录、听取时会有遗漏的地方,甚至会把重要的细节丢掉。所以,对于完整的采访录音,需要在撰写时进行整理,从中发现细节。

三、撰写文稿

(一)说不完的细节。人物专稿的撰写要想做好,需要结合新闻写作的原则来实施,另外,需要创造出高度的文学品质、原创性。而人物专稿,为了写得更有文学品质,尤其从细节开始写作。细节往往决定了成败。

A、场景是一种侧面的解释

细节的描写,涉及很多方面,即人物具有的外貌、人物的举止、人物的言谈、人物的爱好、人物所发生的事件等。在具体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采访对象的“环境”,即细节,“其与人物的爱好、兴趣、文化、素养、性格等有关。”而这些方面能够把人物的个性、内心世界反映得更加淋漓尽致。

B、细节体现在采访对象生动的叙述中

为了刻画细节,经常通过被采访者的直白叙述为主而进行。通过语言叙述,使其发挥自己的概括性、直接性、生动性等特点。而那些事件通过被采访者的语言直白呈现会取得好的效果,包括:事件的叙述、场景的描画、往事的回忆、人物的雕琢等。对于一名新闻记者,除了把握好这门技艺,还要在撰写文稿时发挥这种语言叙述的奇特功能。

(二)细节刻画在语法方面应当注意的几 个问题。对于细节刻画,在具体过程中,运用语法为手段。而为了顺利进行细节刻画,在语法、句式上多加注意,即多用一些动词,少用一些副词、形容词,最终的结果是文章更加生动。而在具体刻画中,通过动宾词组来修饰;或者通过祈使句来形容。一旦大量使用形容词与副词,会给人一种“油腻不实、空洞无味”的感觉。而通过使用动词或动宾类词组,使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化还具体化。另外,通过使用祈使句,加强句子的语气。

下面,通过一个专访的细节描写,我们体会一下。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老人进到屋里,我们称她刘大娘,当时其行动很不方便,但有精神头。当问到当年的往事时,这位老人很激动地说起来。她朝着旁边的闺女说道:“当年她哥哥才是襁褓中的孩子。当年在拍摄《九九艳阳天》的现场,闲暇时,陶玉玲他们就抱着孩子来到船上逗孩子玩,有时来了兴致还会将孩子在船上一下一下地抛向半空。说着,老人一边挥舞胳膊一边比画动作。最后告辞时央视记者盛情地邀请刘大娘到央视演播厅做客,老人很兴奋。他说这么多年没见过“二妹子”了,她十分想念陶玉玲。

通过以上细节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忆往昔西河结缘央视“流金岁月”感今朝靓丽岸边再叙“九九艳阳天”》一文,其中,通过使用一系列动词,刻画采访现场与被采访者对当年旧事回忆场景等达到了淋漓尽致。所以,为了完成新闻体裁的稿件,以客观真实为核心,本着细致而准确为准则,尤其在描写中,尽量不要使用过度夸张、具有臆断性的词语。

总而言之,对于一篇优秀的人物专稿,从其开始到诞生很不容易,它与文学创作比较,其采取了自由创作的模式,而新闻稿件,以真实为要求,以客观为载体。在具体采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互动式的、串连的动态过程,即从访前进行准备、采访的过程、后期的撰写等。而这些均包含了很多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的描写,均对稿件的效果产生了大大的影响。所以,人物专稿的成功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最终展现给读者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甚至让读者愿意看,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丽丽.人物采访中一点启示[J].视听界,2014年03期.

[2] 周胜林.人物采访新论[J].新闻大学,2013年01期.

[3] 钟丽佳.电视人物采访六要点[J].采写编,2015年03期.

(作者单位:宣化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刻画新闻记者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美惠子姐姐聊采访技巧(上)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电视节目采访中—如何让你的采访对象打开心扉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公示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