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媒介融合思路的发展变化探究
2017-04-22黄玉洋
黄玉洋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席党报,《人民日报》始终以一流的影响力和有力的话语权蜚声业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平台的变迁和自身实力的壮大,《人民日报》的媒介融合实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报为网用、网为报用”阶段(2007年之前)
此阶段是《人民日报》在互联网逐步普及的过程中触网的初步探索,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传统媒体工作的各个环节,人民日报完成了编排采写各个环节的电子化,依托传统纸媒的内容优势以及网络的渠道传播优势,双方共振促进传播。但相互促进还停留在十分初级的阶段。
此阶段主要实现:一是当日报纸上网,并由报纸电子版催生了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亮相,解决了报纸发行的时间滞后、覆盖面窄、读者阅读困难的现实问题;二是网络技术依次渗透并体现在编排采写各个阶段,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业务网络于2001年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网络化的采写编评模式运用成熟;基于VPN远程图文传输网络于2003年开发完成,率先在总社和国内分社加以运用,记者采写新闻稿件、传输图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得以实现;三是产品形态丰富,逐步从网络版报纸的图文信息扩展到视频领域,视频点播系统于04年开发完成及应用,网络上就可以查询视频资料,电视广播在网上播放并且可以按名称查询;四是网络媒体与纸媒共享部分成果内容,《人民日报》于2004年4月20日五版开辟“人民网读者留言板”专栏,刊登人民网网民对前一天《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反馈评论,一系列举措被应用后,人民日报在媒介融合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报为网用、网为报用”模式开始逐渐被推广开来。
二、“报网联动、报网融合”阶段(2007-2010年)
此阶段中,受众资源向互联网转移,网络的渠道优势和容量优势更加明显,“报网融合”逐渐被提出并得以推广。《人民日报》为了将影响力渗透到网络平台,迫切需要推动报网互动与融合。2008年,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张研农在谈到报网互动、报网融合时表示要让《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成为一体,形成合力;更要让报纸报道与网络舆情接头搭界,将报纸代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渗透到互联网中,将其舆论引导能力在网上表现并传播开来,最终达到主流舆论得到广大网民认同与接受的目的。
具体的做法:一是成立高级别的研究课题组,深入摸索并研究报网互动模式。这在2007年被编委会确定为年度四大课题之一。二是为积极推动互动,采取了系列实验。2008年下半年,人民日报社编委会高度关注报网互动工作,并采取措施下大力气,集结编辑部人员和人民网力量,全面启动了報网联动工作。每年两会报道期间的“两会热点调查”,题目由报网共同商定,问卷与调查结果共同刊登。在这一阶段,推进媒介融合实现了由“报为网用、网为报用”向“报网联动、报网融合”的转变。
三、坚持报网为主体,完善平台建设阶段(2010-2014年)
报为网用、网为报用、报网互动,都是推进媒介融合的初级探索,都是为了实现与新兴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这一目标。在运行上,“报”和“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两个各自为政且独立运行的机构。立足于报网互动,深化媒介融合,通过对报网融合并使其常态化、立体化、一体化是推进媒介融合的必要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实践方式是:借势第三方平台传播自身品牌,开设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加快推动平台机制建设。同时,以日报的新媒体版为带动,实现从选题到刊发的跨媒体平台的内容全程融合。新兴媒体版的报网互动创新如下:一是报网互动的维度从报纸、网络两方扩展到报纸、网络、手机三方;二是报网互动贯穿报纸采编业务的整个流程;三是开放式采访,报社记者担纲网络视频主持;四是网站更具时效性,能够准确把握最新最热资讯并为版面提供内容。
四、内容与技术二轮驱动阶段(2014年8月19日至今)
2014年是媒介融合的元年,传媒领域迎来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人民日报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技术引领及创新驱动在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媒介融合建设。
2014年7月,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民日报要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借助新平台、新资源,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把握创新驱动以及技术引领,实现跨界合作,推动多方共赢。为实现这一目标,人民日报社针对原有的围绕采、编、排、发环节进行的流程加以优化,完善新闻信息生产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其次,借力其他平台,加快完善法人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建设,推动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展,实现在传播渠道上的深度融合;第三,强化深度报道和评论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增强议程设置能力,稳步建设话语体系,深切关注内容建设。
(作者单位: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