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侨农场的奇迹

2017-04-22本刊编辑部

文史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绿海常山侨胞

华侨农场的奇迹

解放前我到过福建常山,听过当地人悲愤的倾诉。这里呀:匪多、风大、地旱、土瘦、人穷。这里呀:“百里无树,晒死老虎。”

如今我去看,简直被惊呆了!这里,祖国早在十年前就为归国侨胞建立了华侨农场。归侨们在国家的关怀和帮助下,用自己双手,改变了常山的模样。

站在田野上,我放眼望去,嚯!犹如万顷绿海。挺拔的桉树,成排成行;菠萝园、咖啡园盈畴一碧。万亩良田,遍野连畦。秧苗茁壮整齐,有稻子、甘蔗、花生……拖拉机在山坡犁地、大卡车在赶运化肥。场员们一群一伙,在地里愉快地忙碌着。

常山农场职工的农业生产场面

眼见这幅好图景,我打心眼里赞颂侨胞们那颗爱国的心,那双勤劳的手!然而,他们自己却高唱这样的颂歌:常山菠萝甜又香,口吃菠萝心中想,多亏有了共产党,“海外孤儿”有了娘。回国安家在农场,党的恩情永不忘,摘个菠萝送北京,献给亲人尝一尝。

(1962年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国际关系恶化的影响,华侨们受到冲击,纷纷要求回国。他们的回国经历大不相同,有的顺利,有的像是逃难。而遍地开花的华侨农场成为他们最普遍的归宿。

(责任编辑:叶筱)

(邮箱:wind.0116@163.com)

猜你喜欢

绿海常山侨胞
“黄海”药香飘海外 “双馆”齐下惠侨胞
拔野葱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来晋检查 深入山西绿海农药公司进行座谈交流
桃花岭
郑尚志
侨胞侨眷老当益壮 坚持18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让评论在县级纸媒有效落地响亮发声——以《今日常山》为例
蝴蝶
“侨胞之家”:以侨之名 行家之实
尹楚平:和平统一是“中国梦·侨胞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