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威尼斯商人》人物塑造中凸现的慈悲情怀
2017-04-21高岩
高岩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对于这部名作,人们更多谈论的是高超的人物塑造艺术,其实,剧作中所彰显的慈悲情怀更值得关注。本文就从人物性格、情节设置、创作的社会历史等因素,对莎翁《威尼斯商人》中的慈悲情怀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慈悲情怀 跌宕 逆转 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I561.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88-02
莎士比亚是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戏剧、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人类文学的宙斯、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莎翁在该剧作中热情地歌颂和赞扬人文主义的友谊和爱情,极力提倡个性的自由解放。本文就莎士比亚在这部剧作中的慈悲情怀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慈悲情怀与莎士比亚
“慈悲”原是佛教用语爱护众生,给予欢乐叫“慈”;怜悯众生,拔除苦难叫“悲”,“也泛指怜爱与悲悯。”因此,对人间苦难感同身受并且以博爱来怜悯,是慈悲情怀的内涵之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具有全方位、多角度内涵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谨慎客观的态度书写人物,倾尽笔力去塑造具有多重特征和思想的人物形象,旨在展示真实的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很难始终坚定地站在一方的队伍里、去反对另一方,而不是强调关键人物的典型化(善或恶,美或丑)。这种现象被本文作者定义为“慈悲情怀”一一理解并包容各阶层、身份的人的不同遭遇、境地和命运,以怜爱之心观照人类。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力发展、繁荣。早期文艺创作的主题是“构建并追求理想人文主义”,高扬人性光辉、歌颂人的各类需求。莎士比亚的生活阶段位于欧洲人文文学发展的晚期,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更加强烈地逆向发展,社会的消极方面更多显露出来;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家,莎士比亚始终对人类有着深厚的热爱,虽然逐步认识到人文主义发展的曲折和漫长,坚持承认、尊重、理解现实的复杂人性。因此,选择慈悲,取决于社会现实,更是人文主义深层次升华的正确途径。
二、《威尼斯商人》中的慈悲情怀
1.情节的跌宕和命运的逆转
《威尼斯商人》讲述了阴险奸诈的高利贷者设计报仇,最后害人不成、反而自己遭致财产充公、被迫信基督教的故事,喜剧中蕴含着悲凉。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常把犹太人描绘成凶狠残忍的高利贷者和吝啬鬼,本剧中的夏洛克(后文简称“夏”)一直被视为这类典型人物:攀高求富、制定“割肉”契约、不留余地设陷阱报复仇人……他的“恶”在喜剧前半部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情节推进,读者为身陷囹圄、命运不可逆转的安东尼奥(后文简称“安”)抱不平,对夏的愤恨和厌恶逐步积聚到顶峰。这时,鲍西亚假扮律师救安东尼奥,夏在读者心中的消极形象开始逆转。得知割肉不能流血,夏在接连做出“照契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把我的本钱还我,放我走吧”、“难道我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三个退让后被迫放弃。至此,安获得了应有的公正,夏以拿不回本钱而遭到报应,世间重归正义。读者内心平衡了。
然而,鲍西亚等人对夏洛克的处置穷追不舍:
鲍西亚:等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到你……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
……
葛莱西安诺:求公爵开恩,让你自己去寻死吧;可是你的财产现在充了公,一根绳子也买下起了,所以还是让公家破费把你吊死。
公爵:你的财产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诚心悔过还能减少罚款。
鲍西亚:这是指没入公库的那部分……安东尼奥,你能下能给他点慈悲?
安东尼奥:白送他一根上吊绳子吧;看在上帝的份上,下要给他别的东西!
在这紧要关头,莎士比亚笔锋一转,一改之前对夏洛克的描写方向,将窘迫、凄楚、无情的人生境地给予他。众人连珠炮似的抨击与嘲讽,使读者心中的砝码一个个开始向夏洛克这边移动,最后安东尼奥那句“白送他一根上吊绳子”将夏洛克的凄惨推向绝顶,读者的天平彻底歪向夏洛克這边了。世界残酷性,基督徒的冷酷狭隘,成为莎士比亚最终的着力点,夏洛克的黑暗面因下场落魄而得以中和。跌宕变化的情节设计体现了莎士比亚对笔下人物的慈悲心理。
2.人物存在的复杂性
(1)种族歧视、民族压迫的历史文化语境
从1290年起,英国对犹太人实行与欧洲大陆一样的驱逐政策,直到共和国成立才取消这禁令。1594年,《威尼斯商人》还没有被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大臣爱塞克斯伯爵为获得女王专宠,妄称犹太御医皮劳斯要暗中陷害伊丽莎白女王,皮劳斯遭到严刑拷打,在法庭上还是矢口否认了罪名,但无人理睬,最后被处决。这件事引发了大规模的排尤浪潮。可见在莎士比亚写作的时代,欧洲人对犹太人歧视迫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犹太人因受迫害而不敢置产,以防被没收;因不敢置产所以只得收集巨量现金;因有巨量现金而往往以放债为生,取重利。
夏洛克就是这样历史背景下的一个产物。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态度和做法是:“他憎恨我们神圣的民族,甚至在商人汇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对此,夏洛克感慨道“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
这不是一个人受欺侮的言语,而是整个长期收到民族和宗教歧视的犹太民族的忿恨。报复的欲望和屈辱的感觉交织在夏洛克骨子里,因此,当他一再受到不应得的激怒而达到疯狂状态时,就选择了拼命的、残酷至极的报复手段。
(2)契约意识的冷酷性和高利贷的合理性
以往的解读认为在借钱时,夏就萌生了通过“无力还款而被割肉”来报复安。其实不然。作者对这位新兴航海资本家的描述是:买卖遍布海外各国,“买卖成败并不完全寄托在一艘船上”“全部财产不会因为这一年的盈亏而受到影响”。这表明立契约时,安东尼奥顺利还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夏“利用安很可能無法还款的现实来设计割肉赔偿细则、进而达成报复”的理解不合理。“割肉条款”应该反映了当时客观普遍的契约内容范围。“契约制度是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根本基础之一。夏洛克的奸险差一点实现,跟契约制度本身冷酷的利益框架有一定关系。
当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借钱时,安的全部财产都在海上,手头没有现款或可以抵押的东西,“我们还是去试一试我的信用吧,看它在威尼斯里有什么效力。”最后安却找到了他的死对头夏。这说明安找不到一个熟人或朋友肯不取息地借钱给他,迫不得已才来找高利贷者。这一事实是对他斥责夏所说的“哪有朋友间借几个钱还要斤斤计较利息的道理”的有力反驳。所以,莎翁通过剧中事实证明了高利贷存在的合理性,况且巴萨尼奥因此次借贷而成就了婚姻大事。
(3)人物性格的多重性
剧本中的人物形象都不能被简单化、单一化,都是卑鄙因素和伟大行为的统一体。
先来分析高利贷者夏洛克。他生长于被压迫受蔑视的民族环境中,天性被生活扭曲了,但远远没有失去全部人性。夏的人道一面从来没有走进那些威尼斯人(安东尼奥、巴萨尼奥、公爵等)的内心,他的善良好意不被他们接受,他从未被威尼斯人宽恕、理解。安向夏告贷,“我恨不得再这样骂你、唾你、踢你”,依旧贬低他的人格,对他一如既往地粗暴、不人道。面对宿敌的侮辱,夏洛克同意把钱借给他并且像他一样,不收利息,这可是先例,却遭到了巴萨尼奥的恶意揣测。夏洛克一生备受屈辱,这里面兼有高利贷者的懊恼和真正受辱者的怨恨。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取我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我的盈余,污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
再来看正义的威尼斯人们。诉诸夏洛克悲悯心时,公爵的假仁假义被揭穿。
“你们买了很多奴隶,把他们当做驴狗骡马一样看待,叫他们做种种卑贱的工作,因为他们是你们出钱买来的……”
而巴萨尼奥求婚时那句“在法律上,哪一件卑鄙邪恶的陈诉不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言词掩饰它的罪状?”不正好反映了鲍西亚对夏洛克的审判吗?安东尼奥几乎在每一次出场时都显示了仁爱善良,惟独向夏洛克借钱时没有。公爵、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人平时虽然宣扬慷慨好施,淡泊名利,但判决夏洛克时事无巨细地处理他的财产,说明威尼斯人对物质财富并不轻视。威尼斯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这只是针对圈子内部人而言的;夏洛克并没有体会到他们的博爱,因为他不属于那个圈子。
可见,“莎士比亚在配置阴暗面时,绝无一味地给夏洛克脸上抹黑之意。相反,根据生活真实的要求,他在某种程度上独出心裁地把夏洛克写得具有了人性。同样,他也并非只用玫瑰色的油彩来涂写夏洛克的对头们。莎士比亚也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突出了他们的青春魅力,但也没有忘记他们的阴暗面。”
三、莎士比亚慈悲情怀的意义
莎士比亚以慈悲之心观照人类社会,不轻易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褒贬立场,表现复杂的人性。对于文本而言,增加文本内涵丰富性,使情节一波三折,笔力雄厚;增强人物独特性、使之免于流俗同化;其中包含的多元客观的历史文化信息、具体饱满的人物形象等具有多重阐释性、象征性、意蕴丰富性,供后代源源不断地挖掘、欣赏。其文学作品在当时做到了最大可能地反映真实的社会情态,在文学史上为后代文学紧密连接现实世界树立了典范。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揭示了人类在内心灵魂、客观世界两个领域的表现情态,指明人类与历史文化互相勾连、双向影响作用的关系,凸显了社会具体境遇中人性的张力,集中表现人在世界的能动性和魅力。正如哈姆雷特所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既有喜剧的欢乐色彩和气氛,又有悲剧的深刻思想和内容,是悲喜剧的统一体。莎士比亚的喜剧使观众在大笑之后,能对人生产生更真实体验,使得剧本的内涵得以升华,寓批判于其中,寓教于乐,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戏剧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在该剧作中,人类存在的复杂性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其中折射着莎士比亚对人的慈爱、怜悯;同时,也揭示了莎翁的慈悲情怀——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美丑之分,要理解、尊重人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张莹雪.莎士比亚喜剧的批判精神和悲悯情怀——浅谈莎翁戏剧《威尼斯商人》[J].戏剧丛刊.2010
[2]周密.解读《威尼斯商人》的悲剧与人文性[J].芒种.2014
[3]邸含玮.评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人物形象[J].芒种.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