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4-21王成艳
王成艳
【摘 要】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为规范和统一业务操作程序,在新農保和城居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保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保尽保,真正做到全覆盖、可持续。本文从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出发,分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对策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养老保障这一问题开始渐渐得到广泛重视,从我国第六次的全国范围内人口普查相关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与2000年相比,人口上涨了2.93%,而这当中,超过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涨了1.91%。从该数据中我们可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正在逐步完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但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却越来越快。从整体趋势来看,2011年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会快速发展,2021年到2040年内依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2040年到2060年人口老龄化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中。所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全覆盖、可持续。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新突破
2014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我地区在此意见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比试点开始时,有以下几方面的改变,保险制度更加完善。
1.缴费补贴方面。改变了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的方式,多缴多补,缴费即补,符合100元缴费标准和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毎年补贴40元;对选择500—1500元缴费档次的,毎人毎年补贴60元;对选择2000—5000元缴费档次的,毎人毎年补贴100元。
2.建立了丧葬补助金制度。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领取人自死亡次月起停止发放养老金。相关人员在待遇领取人死亡后30日内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注销登记的,一次性发给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00元。
3.个人账户储存额按照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息。
4.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包括政府给予的缴费补贴。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现状
1.广大居民参保意识淡薄,特别是年轻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截至2016年底,我县人口112.6万人,符合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75.9万人,已经参保59.4万人,其中:参保缴费人员41.2万人,待遇领取人员18.2万人,还有16.5万人未参保,这部分人全部为应缴费人员,参保率为78.3%。参保缴费人员中,2016年实际缴费28.6万人,续保率69.4%,2016年全县全年人均缴费323元,仅比最低缴费档次高出23元,大部分参保人选择了最低的缴费档次。如何提高年轻居民参保续保的积极性是目前一大难题。
为此,我们进了部分数据分析,并走访了部分群众。情况如下:
(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在适龄未参保人群,90%的年龄集中在16—35周岁;从中断缴费年限分布分析,中断缴费年限2年以上的群体居多,共4.7万人;以中断缴费年龄段分布分析,中断缴费年龄段为31—44岁的群体居多,共6.5万人。
(2)对部分群众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调研发现,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很高,他们真切地看到了实惠; 4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看重了眼前利益,持观望态度,有的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没有必要考虑养老问题,待40岁以后再行缴费,既使投保也选择了较低的缴费档次进行投保,而且在缴费期易中断;也有部分年轻居民常年在外打工,工作不固定,对缴费不积极;还有部分认为,虽然基础养老金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每人每月100元,只能维持生存,不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许多居民看来,家庭养老才是主要的养老形式,传统养老模式根深蒂固。
(3)部分城乡居民对制度的了解程度有限,他们了解政策的渠道单一,大部分居民通过村(居)委会发放的宣传材料了解居民政策,也只停留在知晓和听说过层面上,有人认为政策对自己关系不大,有人对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误解,担心政策变化,使自身利益受损,还有人认为“养老保险是乱集资”,对到期能否领到养老金表示怀疑,认为可以在60岁进再缴也不迟。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有户籍地限制,只能本县居民才能参保,这对打工一族形成了限制,他们长期打工生活在这里,甚至已购买房子安家,但按国家政策也只能回户籍地参保,浪费精力、财力。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保障水平的起点比较低,个人账户领取额没有增资机制
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从100—5000元有12个缴费档次,财政也对个人缴费较高的通过多补贴的形式进行了鼓励,但从保险费的缴纳情况来看,95%的参保居民仍选择了最低的缴费档次。我们以一参保人为例,王某,45周岁,连续缴纳15年,每年300元,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40元,个人账户计息不变,60岁开领取待遇时,月个人账户领取额为38元,终生不变,保障太低;基础养老金随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
3.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现在,全省统一使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运行状态平稳,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基本建立了人社局-乡镇(街道)-村三级经办服务机构,业务进入常态化运行。但是经办力量严重不足,乡镇(街道)经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隶属于乡镇党委,当遇到紧急或大型活动时,会抽调这些工作人员共同工作,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量大时,也会抽调其他人员来帮忙,有相当一部分乡镇是由公益性岗位或三支一扶人员来负责的,人员不能固定。经办力量不足和经办队伍不稳定,导致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了城居保业务错办、漏办的现象,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制度实施的重视程度,調动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我国现阶段,广大居民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国家政策的了解较少,他们中许多人还没有全面认识到居民养老保险是对他们的保护。所以,各级政府和基层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大宣传解释的政策力度:(1)通过县电视台设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专栏”。(2)通过县人民政府网站、县人社局网站、各乡镇(街道)网站实时发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信息。(3)手机短信,由县人社局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短信平台向全县城乡居民发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4)各乡镇(街道)出动流动宣传车,覆盖各村,反复宣传。(5)在闹市区设立咨询台,为居民答疑解惑。提高宣传效率,使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必须使广大城乡居民,提高其自我保障意识,改变传统观念,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保障意识转变,大大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2.不断完善制度,加强激励力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
可以考虑基础养老金按不同的缴费档次给付,选择缴费档次高的,基础养老金适当高些;同时,对缴费期限超过15年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当缴费满15年以后,多缴费一年就会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最高为10%。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建议有适当的增资机制,每年上调10%等。调动广大居民对缴纳较高档次养老保险的投保积极性,激励和引导他们早参保、多缴费、多受益。真正让养老金能起到养老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维持生存,切实解决以后独生子女的赡养难的问题。
3.加强基层平台建设,搞好定期培训
针对乡镇(街道)人员的不稳定性,建立定期的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多层次地培训不同专业技术岗们的人员,如:缴费、养老金待遇核定、养老金发放、养老关转移等,建立定期的、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不同岗位人员交叉学习,让大家相互学习业务,将专业技能由集中转为普及,人人都成为多面手。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工作经验交流观摩,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经办队伍,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封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设计与实施效果 [J].. 世界经济状况,2010,(08).
[2]《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
[3]《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日政发[2014]16号).
[4]长春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层平台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20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