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康科技:草根品牌的逆袭
2017-04-21张飞龙
张飞龙
无论如何,你都无法将企业家、成功等词汇,与北京瞬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体义联系起来。他衣着简便,为人低调,目光舒和,客气的笑容里流露着浓浓的谦卑。言语之间,生怕在表达上有所不妥,招致對方反对的意见,哪怕只是皱一下眉头。
人们对他的性情、信念知之甚少,甚至颇多误解。生活中陈体义有着太多随和的个性,唯独在医用胶的事情上,他一反常态的选择坚持。他并没有声名鹊起的野心,只是希望医用胶能够更广泛地被人们熟知,造福每一个人。而瞬康医用胶这款诞生于中国本土的民族品牌,它的强大作用和卑微的地位不符,因此陈体义少见地展现出他的态度,期望让人们知道瞬康医用胶已经成功临床应用20余年的事实。
冲破围墙
许多中国的企业家,往往善于把握各方博弈和处理政商关系,他们因复杂而成功。而陈体义是个另类,他出身农村,在身上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单纯。他会向着既定目标一往无前,没有妥协和迂回。这种执拗的精神让他攻克了医用胶的技术难题,却也让他遭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
手术伤口缝合会造成诸多弊端,这个300年前的医学结论同样适用于当今。早在18世纪初,英国外科医生埃斯就提出,希望设计出能够粘合人体伤口且不留痕迹的胶水。而这个难题即使是国际顶级医疗专家都无法攻克,何况陈体义只是一个农民。很显然,人们低估了陈体义的决心。
1980年,陈体义卖掉家里的一亩四分地,将房产抵押出去筹措科研经费,找到河南医科大学教授加盟,成立研发小组,迅速立项医用胶项目,取名瞬康,意即瞬间康复之意。研发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实验室环境封闭、无菌、高温,药物的不确定性伴随着易燃易爆和毒性的危险。陈体义置身其中,一坐就是12小时。
像极了当下的初创团队,人员少、条件差,更为艰难的是资金不可持续。当时并没有投资人一说,在上世纪80年代看来,拉资金就是借钱。在负债“几十万元”的情况下,项目依旧没有眉目。失败似乎成了注定的结局。试想如果连高利贷都害怕放贷给陈体义,继续走下去会被别人视为极端。
在瞬康医用胶项目持续烧钱的时间里,陈体义却不允许在技术上有丝毫闪失,他说:“筹措资金和坚持是企业家的事,我不能让巨大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敷衍的结果。”
6年之后,实验室传出喜讯,凝聚三位优秀科学家的心血,耗资百万元的研发终获成功。了解陈体义的朋友评价说:“他能带着家人过贫寒的年,能够忍受债权人的肆意苛责,却不会在自己的目标上妥协。”
但研发上的成功并没有带来产品的顺利上市,因为国家医药领域的严格准入原则,实验室成功的药物需要走一系列极为审慎的审批流程方能允许生产。陈体义说:“研发药物会受到皮肉之苦,挺一挺就过去,但是在漫长的申报岁月中,心灵的煎熬却着实让人难忍。”
县医药局、地区医药局、省医药局;县卫生局、地区卫生局、省卫生局……至今陈体义仍能清楚地说出审批流程中的细节,甚至顺序都不得有差池。通过了2道审批流程,还需要过专家评审,全毒试验、致癌试验、临床试验以及陈体义听都没听说过的试验等20多种医学试验,每一次面对专家审批委员会,陈体义都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学历而饱受专家质疑。
“与人打交道并非他的专长,实际上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有些惧怕和人说话。”亲友如是说。然而因为审批一事,陈体义在省城一待就是8年,上报材料,并与专家据理力争。
1994年7月5日,历经层层检测、评审,河南省卫生厅正式下达批复文件,认为瞬康医用胶安全、有效、质量标准可控,同意生产“瞬康医用胶(丁氰酯)”。这一刻,陈体义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泪水横流。
民族情怀
专利公开后,国外反应很快。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匈牙利等国家纷纷发来订单,洽谈合作事宜。美国华贸易公司董事长谭炳榆甚至发函邀请陈体义全家入驻美国,助其办理美国绿卡,提出可以将瞬康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和全体员工悉数迁至美国,员工工资以美元结算。但,陈体义拒绝了。他说自己生于中国。
鲜有企业家像陈体义一样,一直以家国天下的朴素价值观向整个公司布道,他想让自己的产品扎根中国,替代手术缝合,减轻病人痛苦。从医38年的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授杨建忠使用了瞬康医用胶后感慨:“它有可能改写手术缝合的历史。”
这就不难理解陈体义为何会在推广上倾注大量的精力和耐心。取代缝合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它需要面对的同样是临床验证。陈体义说:“从区域到药品进医院,各地、各院的要求不尽相同。层层审核的难度丝毫不亚于拿药准字。”但在这位企业家眼中,要么行动要么放弃。所以当陈体义下定决心之时,成果随即而来。
1998年7月15日,中华医学会将“瞬康医用胶”列入重点推广工程,促进优秀医药成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检验所等数十家药品检验机构对“瞬康医用胶”进行检验后,出具“符合规定”的《药品检验报告书》。
20多年来,瞬康医用胶先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十几个省、市数百家医院也以上万例的临床事实,验证了“瞬康”医用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4秒内伤口即可粘合,粘合强度达到每厘米3.45公斤。临床出的案例实证渐渐将怀疑者说服,瞬康医用胶也渐渐入驻医院的药品采购目录,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品牌逆袭
与其他高科技产品不同,医药行业的更新换代并没有那么频繁。260年前发明的听诊器,现在依旧在使用;1896年发明的x照相机,至今依旧是主流。因此不少人认为瞬康医用胶的价值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陈体义认为,无数实际案例已经证明,瞬康医用胶在外科手术领域是一场革命——简化手术程序,减轻伤者痛苦。
正因为其基础性的功效,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丰富的开拓空间和商业价值。例如战场救护、自然灾害救护、家庭救助用品、旅游必备品等等。与陈体义合作的一位土耳其商人,每次取货时都要求将包装去掉,直接装箱。陈体义说:“在中东战场,生命旦夕间。他们根本不会在乎包装,只希望能腾出更多地方,以便装更多医用胶救人。”
如今北京瞬康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与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由于产能有限,所以只能在优先供给国内市场之后才会向国外发货,以至于国外产品价格攀升。陈体义说,当初在台湾推广瞬康医用胶时,台湾人并不买账,后来台湾人通过东南亚市场了解到了医用胶的功效后,只能从泰国高价进药。
目前,北京瞬康科技有限公司全年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因此陈体义计划在北京设厂。除了扩大产能的需要之外,陈体义打算以医用胶为基础,打造研发、生产、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服务民间、服务一带一路,让瞬康医用胶品牌成为真正的国字号的大品牌。
陈体义说:“我本是农民,中国是我的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国家支持,我不会飞到树上变成凤凰,在国际上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