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困境:改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2017-04-21杨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困境课堂教学

【摘要】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无到有,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绩。但现实中,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仍是举步维艰。面对现状,我们要勇于根据教学实际条件,探索、实践一些切实有效教法和理念,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自身的特色,逐步改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困境;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31-01

一、前言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绩。但现实中,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仍是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1],学科地位尴尬,课时得不到有效保障;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长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管理难,容易出现纪律混乱现象;教学中过分注重计算机基本技能教育,忽视科技人文意识的培养等问题。虽然在现行的考试和升学制度下,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学校、学生、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漠视被边缘化是难以避免的,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压力的机遇,根据教学实际条件,探索、实践一些切实有效教法和理念,形成自身的特色,逐步改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生存环境。

二、改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以调整师生心态为基点,用理性态度对待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了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些与考试无关的科目、活动在人们的认识中难免沦为可有可无的调剂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便是这其中的一味“调剂品”。作为“调剂品”的信息技术课程必然摆脱不了如下遭遇:其一,中学信息技术课时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很多学校不但大大压缩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还会因为考试等其他活动肆意占用或取消课时,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此课程。其二,学生也大都将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当作娱乐的时光,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其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得到诸多不公平的对待,严重影响了他们作为教师的自尊、自信及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这是事实,也是在短时间内难于改变的。但是面对现实的教育困境,理性的做法绝对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调整心态,以积极地态度分析现状,从困境中寻找机遇,形成自身学科的教学特点,吸引學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砖添瓦,从而提升自身的成就感。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要认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具有现代信息理念和信息素养的公民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增加信息技术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用高质量的教学来吸引学生。其三,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营造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针对当时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营造“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基于“教育即生活”理念提出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光本身就是生命存在和展开的一种方式,而不只是为了将来生活做准备。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要寻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切合的着力点,从而实现借由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应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学有所悟,获得成就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应是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过程,这才是教育核心价值的体现,促使学生在“成才”同时“成人,”才是教育真谛所在。

(三)以形成现代信息意识为目标,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文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科学技术观念,学会正确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要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逐步将网络道德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时代新人。

(四)以“任务驱动”为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两个层面的培养。其中,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体的知识技能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而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的能力素养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任务驱动”模式正好适应了信息技术课程这种对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较强的学习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相关“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脉络,获得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充实感,从而吸引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来。

(五)以发展性的评价为依托,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课堂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增进师生沟通,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发展性的评价是指[2],“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创精神和能力的前提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作为重点,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启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在评价时间上,要贯穿于整个课堂进程中,起到督促的作用;在评价语言上,以引导性、鼓励性、建设性的正面评价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主体上,要多元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提升学生自省自克的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能力、方式,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三、结语

要摆脱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实困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要“上下而求索”,要尽最大努力,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改善教学状况,让学生养成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兰光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8):18-21

[2]杨毅.论“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J].中小学电教,2014(7-8)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困境课堂教学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谈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