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中国式母亲无言的痛
2017-04-21舒窈
舒窈
一
好友静的婆婆最近在她家帮忙带孩子,静说她特别佩服她婆婆而且跟她婆婆相处得很融洽,这是我在被多数人灌输了婆媳是天敌后第一次遇到赞扬婆婆的媳妇。
静是独生女,她老公是独子,所以孩子一出生,公公婆婆,爸爸妈妈轮流来帮他们小两口带娃。因为房子太小住不下的缘故,静的爸妈只是偶尔来看看外孙,主要还是婆婆照顾孩子。静说她之所以那么喜欢她婆婆,是因为她婆婆要强但不强势,贤惠得事无巨细且情商颇高。
我没有见过的静的婆婆,只是从她的讲述中,我了解了一段奇葩的育儿故事——
婆婆与公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年轻时为了爱情远嫁到他乡。当爱情变为真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时,她才发现当初选择的这个男人为人自私且个性强势。生下儿子后,丈夫更是成了甩手掌柜,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毫不参与,每天只晓得自己舒服。
婆婆和公公都是工厂的工人,在那个年代两人都是拿工资的人,虽不高,但起码也过得去。于是,婆婆的工资就负责孩子的一切开销,买衣服上学等都是婆婆一人支出。而公公的錢除了买点菜外剩下的会被他花得一分不剩,听静说主要是爱抽烟,每天烟不离手,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烟龄了。
因为公公不管不顾孩子,婆婆没少跟他吵架,也想过离婚。可婆婆觉得自己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没个朋友,而且又生的儿子。如果离婚,以公公的性格,儿子绝对会被公公及家人抢过去,最后自己肯定是落个灰头土脸且什么都没有的下场。
想明白这层关系后,婆婆做了一个决定,30出头就从工厂内退。那个时候工厂的效益越发不好了,婆婆趁势出来创业,拿着厂里给的一点补偿金开了个毛线店,每天早出晚归,赚钱养自己和孩子。婆婆对自己很省,一分钱可以掰成两分用,但对孩子却很舍得。儿子读书也用功,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为了在省城定居,婆婆硬是把这三十多年攒下来的钱一分不剩的拿给了儿子,帮他在中心地段购置新房付了首付。房子虽不足八十平米,但对于一个来汉打拼的普通家庭来说,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静的老公很感恩母亲为家庭和自己所做的一切,很心疼,他对静说,希望静以后不要像他妈妈那样生活,幸幸苦苦劳作一辈子只为别人,哪怕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他自己,也断然拒绝成为父亲那样的家长,永远只是家庭中的一件摆设,中看不中用!
二
不知为何,听静讲她婆婆的励志经历,我脑海中就浮现出最近一个特别火的词——“丧偶式育儿”。
着实佩服这些段子手,如此毒辣而精准的描述了中国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的状态,简直不能再赞同了。此外,段子手还总结了类似的几个词汇——“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如此四个词,辛辣而准确的概括了一个中国传统型女人悲催的一生。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段子。一个男人得意洋洋地在网上发帖炫耀:我老婆,可自己在家睡,可自己去逛街,可自己去旅游,可自己做饭,怀孕自己去做体检,自己带小孩,你们敢在她面前自称女汉子?有网友冷冷地回复:在我们村一般管她叫寡妇。
还有这样一个笑话。媳妇正在家做家务,老公翘着二郎腿躺沙发上玩手机。孩子突然说:爸,你真厉害,我真佩服你!爸爸问:为什么?孩子说:你真有本事,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会做饭,会做家务,又能赚钱,长的又漂亮……一顿好夸。爸爸正得意呢,孩子抬头对妈妈说:妈妈你就不行了,你看你嫁了个什么玩意儿……
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宝爸爸带孩子上早教,被老师们夸成一朵花,被她制止说这是当爸爸的本分。老师们则纷纷表示,即便是周末休息时间,也很少有宝宝的爸爸能来上课。她老公真是太好了!于是该网友冷冷地回一句:“我又不是寡妇,老公在世凭什么不来,要么就是中国大多数爸爸都是干国家大事的,这种小事何足挂齿。”然后,整个早教中心的人脸都绿了。因为放眼望去,教室外站着的都是陪同孩子上课的宝妈们!
在中国,很多女人是在当了妈之后,突然领悟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如山一般杵在那里啥也不干!
很多爸爸每天回到家就是喊累,除了吃饭就是看电视、玩游戏、上网。帮孩子洗澡的是妈,辅导孩子功课的是妈,带孩子看病的是妈,妈妈自己生病了,还要拖着病体给孩子做饭。在教养孩子方面像个癞蛤蟆,戳一下,蹦一下,不戳不动。有时被逼狠了,只好去“陪伴”孩子,但除了玩手机就是看电视,企图孩子一时半刻的安静,这种方式,就谈不上是带小孩了。
带娃家庭聚会时,爸爸们要么玩手机,要么吃好玩好,而妈妈们要么在喂饭,要么追着娃跑,好像坐下来静静聊个天都有些艰难。活蹦乱跳的娃,魂飞魄散的妈和一个个面无表情的爸,组成了特别典型的中国家庭画面。
简直是妈生妈养,爹虽生犹死。
中国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家庭中往往又有上一代人的大包大揽,加上妻子的不放心、不放手,这些因素都导致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尴尬模糊。当然,也有男性因为自身成长不足,疏于或逃避责任。也就是说,父亲角色的缺失有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成因。而当父亲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家庭中的隐形人后,金刚妈咪就被催生出来。
金刚妈咪可以白天上班,晚上带娃,24小时连轴转;她们换得了尿不湿,也换得了电灯泡;她们烹得了糖醋里脊,也解得开代数几何;她们单手扛娃二三十斤,还能轻轻松松再拎个婴儿车……看起来,爸爸隐形,妈妈全能,小家庭也能正常运转。但是,别忘了,再坚强金刚妈咪们,也是女人,也有脆弱的时候,一旦降低了对婚姻的期待、失去了与老公的互动,家庭关系失衡,难保一个家庭能够永远和睦美满。就像前不久的何洁,婚姻在一系列的琐事中告破,相信丧偶式育儿没少让她劳心费神。
三
湖南台的《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关注。至今,已播出四季且每季都有不俗的收视率。《爸爸去哪儿》之所以会那么火,其实就是反映了中国孩子生活里缺少爸爸的社会现状。你看怎么就没有人拍妈妈去哪儿?
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三季中的林永健和他的儿子林大竣,林永健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绝对的严父且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儿子的一些做法从来只从长辈的角度去教育、去训斥。在“守护冰淇淋”失败之后,林永健怒气冲冲地训斥大竣,然后扔下一句“你自己好好想想”就转身走掉;在“泥潭大作战”的时候,林永健强行拉大竣下田;在大草原的蒙古包里,林永健先入为主地呵斥大竣把QQ星装进书包的行为是贪图小便宜(实际上大竣是想把QQ星分给其他的小朋友)……
沒有人天生就会做爸爸,林永健这样的父亲很多也很常见。因为缺少与孩子的相处,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爸爸这个词在他身上显得陌生而苍白。反观其他一些爸爸,如今的超级奶爸林志颖已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经常能看到他带着三娃各种嗨各种玩的照片,不管是不是摆拍作秀,至少能看到他对于孩子的陪伴与重视。“神算子”黄磊更是不用说,他与女儿多多亦父亦友的关系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养不教,父之过”。
简单的六个字,道明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性。来自美国圣克劳德大学的格伦·帕姆教授从事教育研究长达三十多年,他指出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有父亲的在场,重要的不仅是父亲和孩子共同度过了多少时光,而是他们在共同相处的时间内一起做了什么事情。
曾经,一脸男性“荷尔蒙”气质的姜文的育儿经广受赞赏。
当初,为了教育被宠溺坏的两个儿子,姜文驱车千里把孩子带到了新疆阿克苏进行苦难教育。
每天早上6点半,姜文就把他们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两个儿子一出门就打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
只要天气不恶劣,姜文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千米,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后来,周韵来探望他们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可是,看到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行,诸如坚毅、果敢,对自己所热爱或责任所在的事竭尽全力地追求、探索,这些往往是来自父亲的启迪与鞭策。母亲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父亲则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女孩才能更像女孩。
编辑:兰清 98873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