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饥者易为食

2017-04-21周惠民

世界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平民百姓苏打滨海

周惠民

巧达汤原是英、法与北美滨海地区的小吃。小吃也者,平民百姓简易的日常饮食,与陕西的泡馍,河南的烩面一样,食材简单,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技术含量不高。

多年前在爱尔兰西部的高威郡(Galway)旅游,经过海边一个小镇,停车用餐。当时过了午餐时间,灶头已经熄火,厨房只能供应巧达汤(chowder),反正别无选择,姑且一试。店主东端上一个小罐,外带一篮子面包。稀里胡涂吃个精光,味道确实不差,价钱也格外克己。经与店主请教,这原是当地著名的简餐:巧达汤搭配苏打面包(soda bread)。

事隔经年,也在各地吃过类似的巧达汤,自己偶尔也做,但就是没有当年高威小镇的味道。大约就是孟老夫子所说的“饥者易为食”。

巧达汤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海鲜、洋葱及马铃薯等食材,搭配牛奶或西红柿炖煮成的浓汤。这是现代厨房的做法,固然正确,却无法说明其历史及流传。巧达汤原是英、法与北美滨海地区的小吃。小吃也者,平民百姓简易的日常饮食,与陕西的泡饃,河南的烩面一样,食材简单,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技术含量不高,只要炖煮高汤,其余食材都凑手,随时可以食用。

近代以前,欧洲平民的饮食相当简单,将各种食材放到锅中炖煮,再拿面包蘸着吃,就是一顿正餐。食材的种类可就看地区、看季节、看经济状况而定。有钱人可以偶尔炖点肉汤,平民百姓,就只能炖煮蔬菜、燕麦等谷类,情况好时,还可以来点面包,就是一餐。《格林童话》中,小女孩找到一口神奇小吊锅(法语chaudron,英语写成cauldron),能够提供甜粥,小女孩就美到不行,可见当时平民生活有多么简单。

15世纪末,马铃薯传到欧洲,原本当做饲料,不供人类食用。后来许多地区贫民没得面包,开始食用马铃薯,不是炖煮,便是烧烤,也尽能饱肚充肠。18世纪以后,马铃薯逐渐进入一般人家的厨房,许多人拿来炖汤。淀粉受热后,产生糊化作用,汤汁转为浓稠,吃起来格外受用,所以后来有人专门拿马铃薯炖成浓汤。

现代以前,欧洲人生活不容易,一般人少有机会吃上肉,沿海居民则可以取得海鲜入汤。于是英格兰及法兰西滨海居民将海鲜放到汤锅中炖煮,搭配面包,算是丰盛。甚至把干掉的面饼放入汤中同煮,糊里胡涂下肚。成为滨海地区的鱼粥,不过这时候,巧达的名称还没出现。近代以前,平民百姓家中多半使用吊锅炖煮,海鲜炖汤称为吊锅炖汤也属自然,chaudron的发音逐渐讹成巧达(chowder),年岁久远,大家都知道巧达,没有考据癖的,鲜少探究巧达为何得名。

19世纪中期,英格兰及法国沿海居民移居北美时,将这道制作简单的菜肴带到新天地,逐渐成为当地滨海居民的家常小吃。在美国东北角与加拿大许多省分,巧达汤相当普遍,各有其特定做法,但一般多以牛奶入汤,炖煮马铃薯块,海鲜以蛤蛎、蚌壳等为主,上桌时,有的还放上一块黄油,色香味俱全。

现代餐厅中制作巧达汤,别有配方:先将面粉与牛油同炒,再放高汤,煮成浓稠的汤底。再将蔬菜等各种食材在锅中煸炒一下,放进汤锅中慢炖,再加上蛤蛎、鲜鱼,便可上桌。当然也有餐厅提供龙虾、鲍鱼巧达,这就不是一般的家常小吃了。

有了汤,还得有点主食,巧达汤就苏打面包算是搭档,好像烧饼就豆浆。苏打面包与一般面包不同,制作简单,不需要大师傅。17世纪以后,许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因素,宗教理念差异者有之,家贫无以为生者有之,纷纷移民北美洲。到了地头后才发现:一旦没有面包师父跟着,还真没有面包吃。有些人用碱性的草灰和面,制作面包。草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入面团,可吸收水分,释放气体,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便于导热。如此一来,没有酵母菌作用,仍有发酵的效果。19世纪末,化学知识发达,不再用草灰或面,改用小苏打,用量精准,效果更佳,这种面包便称为苏打面包。两样简单的食物凑在一起,倒成了绝佳组合,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平民百姓苏打滨海
苏打魔鬼手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平民眼中的大视野
战乱与生存:抗战时期鲁西冀南乡村平民生活管窥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