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7-04-20吴文旭梁艺耀宋春燕

关键词:氨苄西林败血症舒巴坦

吴文旭 梁艺耀 林 捷 宋春燕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吴文旭 梁艺耀 林 捷 宋春燕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组设为观察组共52例,其余为对照组共34例。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gG、IgM浓度及N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IL-2、IgM浓度分别为(10.28±1.45)μg/L、(0.17±0.06)g/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IgG浓度及NK细胞活性分别为(12.79±5.23)g/L、(52.37±11.26)%,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预后良好,值得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万古霉素;新生儿败血症;免疫功能;预后

新生儿败血症是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患儿感染后细菌在血液中大量、快速繁殖,并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对患儿全身器官及组织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临床对新生儿败血症一般采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未进行血培养之前即可给予抗生素治疗,血培养之后根据药敏试验采用相应的药物,但是由于临床上对抗生素的滥用,许多患儿出现耐药性。近年来,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对于产生耐药性的患儿,往往需要改为万古霉素治疗[2]。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组设为观察组,共52例,其余为对照组,共34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出生日龄2~26 d,平均日龄(9.67±1.25)d,体重2.28~4.55 kg,平均体重(3.14±0.58)kg,其中早产儿16例,低出生体重儿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出生日龄1~27 d,平均日龄(9.54±1.43) d,体重2.19~4.72 kg,平均体重(3.27±0.49)kg,其中早产儿9例,低出生体重儿5例。两组性别、出生日龄、体重、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出生日龄<28 d;⑵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3];⑶无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重大疾病者;⑷无青霉素及万古霉素过敏者;⑸患儿家长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舒巴坦[康田制药(中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772,规格:2.25 g]静脉滴注治疗,20 mg/kg·d,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组经血培养明确为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后采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269,规格:1.0 g)静脉滴注治疗,15 mg/kg·d,1次/d,连续治疗10 d。两组在治疗期间均配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在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采用核素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

1.4 疗效判定 显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少哭、少吃、少动等症状消失,休克体征消失,皮肤瘀点褪去,肝脾恢复正常,血培养阴性;有效:患儿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但未恢复正常,血培养阳性;无效:患儿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血培养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IL-2、IgG、IgM浓度及NK细胞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IL-2、IgM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IgG浓度及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3 讨 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入侵,一旦感染,细菌可通过患儿血液迅速传播到全身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抗生素治疗本病虽然效果显著,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黄梦等[5]的研究表明,近年来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显著升高,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较为少见。因此,对于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可转为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对明确有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患儿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发现有效率高达94.23%。曹慧萍等[6]对9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析,认为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因素,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本次研究还发现,采用万古霉素及耐氨苄西林舒巴坦对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均有明显作用,但万古霉素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大,治疗后,患儿IL-2、IgG、IgM浓度及NK细胞活性更接近正常值。陈兴月[7]的研究也证实万古霉素性对患儿sIL-2R及mIL-2R水平均有明显调节作用。并且,付晶等[8]的研究发现,万古霉素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万古霉素可显著改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值得应用。

[1] 王政力.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新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3):236-241.

[2] 李杨方,吴玉芹,奚敏,等.574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1):85-87.

[3] 尹运堂,龚放,余加林,等.联合非特异性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33):4624-4626,4629.

[4] 雷克竞,唐国红,姚开虎,等.38例足月与早产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742-746.

[5] 黄梦,李克诚,徐旭,等.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10年回顾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9):855-858.

[6] 曹慧萍,董淮富.新生儿败血症96例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2):164-166,167.

[7] 陈兴月.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2):2184-2186.

[8] 付晶,施阳,荆晓明,等.32例老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185-188.

吴文旭(1983—),男,广东湛江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小儿内科工作。

R722.13

B

1004-7115(2017)02-195-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2.030

2016-11-05)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败血症舒巴坦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