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首运河生态小镇培育路径探析

2017-04-20

城乡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界首芦苇荡高邮

■ 张 澍

界首运河生态小镇培育路径探析

■ 张 澍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认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在认真分析自身资源禀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界首运河生态小镇建设的大文章。

一、界首的资源禀赋

界首镇位于高邮湖畔,因地处高邮、宝应、金湖三县(市)交界之首而得名。界首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优势明显,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先后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国家级生态镇、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省级卫生镇、省级公共文化示范乡镇。

1.得天独厚的生态名镇

界首自然资源优越,镇域中有三分之一为水面,生态养殖区达10万亩,高邮湖大闸蟹、高邮麻鸭、青虾、芡实、荷藕、双黄鸭蛋等特色农副产品久负盛名。全镇现有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旅游综合资源丰富,境内有约5万亩芦苇荡,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七大芦苇荡之一。荡内河道纵横交错、水质清澈透明、生物丰富多样、滩地绿草如茵,适合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上运动、养生养老等多种产业。目前,一期工程总面积近500亩的芦苇荡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住宿、餐饮、会议、科普等功能基本齐备,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

2.历史悠久的文化强镇

界首自公元957年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谢灵运、杨万里、萨都剌、粟裕、姬鹏飞、惠浴宇等一批古今名人都曾在界首留下足迹。界首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文物点16处。目前,界首境内古镇区保护完好,已初步形成运河大码头、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护国寺、南北大街、太平街等富有特色的古镇文化旅游线路。界首茶干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中华老字号”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另外,界首也是高邮民歌的发源地,打硪号子、打莲湘、秧歌、舞龙、踩高跷等文化活动均颇具特色。

3.优势突出的交通重镇

界首镇位于里下河平原地区,距高邮、宝应、金湖的主城区分别约25公里、28公里和40公里,距扬州市区也仅为75公里。全镇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十分发达:镇西京杭大运河流经镇域;连接东西的交通主干线京沪高速和新淮江公路(S237)穿越镇东;界临沙公路(S332)将界首镇北与金湖、兴化连接起来。总投资1亿元的界首运河大桥正在建设中,为芦苇荡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连淮扬镇铁路也规划在界首设站点,不久界首将步入高铁时代,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

二、现存的主要问题

参照先进地区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界首特色小镇在发展方向、资源利用和运作模式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和问题。

1.发展方向缺乏重点

界首特色小镇在发展方向上缺乏明确而坚定的主攻目标,多头并进,用力分散。从现有产业体系来看,无论工业、农业还是三产旅游业都缺乏核心推动力,产业体系不够集聚,支撑拉动力较弱。

2.资源利用缺乏统筹

缺乏统一的谋划和布局,未能将资源串珠成线、形成整体合力。现有生态、文化等资源的最大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的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存在起点不高、档次不够、品位不佳的问题。

3.运作模式缺乏创新

项目建设始终停留在“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模式上。部分政府投资缺少统筹规划,存在“头病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招商引资方面盲目性较大,缺少对项目策划、包装推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缺乏新型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方式,导致项目、企业引进方式单一,大企业、好项目不多。

三、发展路径探析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界首特色小镇建设,既要把握小镇建设的丰富内涵,又要注重围绕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议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1.精确定位,靠规划来引领

特色小镇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镇”,也非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或风景名胜区,而是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发展平台。因此,必须通过规划来进行精确定位和深度挖掘,坚持“谋定而后动”。一是思路要新。应摒弃过去在小城镇建设中采取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大拆大建的老套路,瞄准省市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策导向,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推进界首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攻方向,聚焦聚力、排除杂念、清除杂音;二是定位要准。围绕“千年运河古镇、万亩生态芦荡”的主题,以“全国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未来最有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做足水文化、古文化、邮文化和红色文化文章,着力打造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一核四区”,即:大运河核心区、芦苇荡观光休闲区、古镇文化体验区、特色产品加工区和高铁商贸服务区;三是标准要高。结合现有的《集镇总体规划》、《古镇保护规划》、《高邮湖湿地公园保护规划》等,委托高水平的设计团队先进行概念策划,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发展思路。再根据策划细化各类专项规划,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机衔接。

2.精准发力,靠项目来拉动

特色小镇的建设最终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落实在项目上。为此,应狠抓三大类项目建设:一是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建设界首运河大桥、界首高铁站接线和站前广场、运河西堤旅游观光道路等体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夯实基础;二是旅游景点项目。突出文化和生态两个重点,一方面,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芦苇荡湿地公园、运河西堤民宿渔村、大码头遗址公园等生态观光休闲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大清邮局、界首历史陈列馆、茶干制作技艺传承馆、界首乡师等文化景点的修复和展陈,彰显古镇的文化内涵;三是配套服务项目。统筹建设小镇客厅、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升特色小镇的整体服务功能。

3.精心组织,靠机制来激活

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投资大、市场培育慢、回报周期长,因此,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实施“政府引导、中介招商、企业主体”的运作模式。一是政府引导。政府负责界首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适度建设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当好“店小二”,做好各类资源要素保障等服务工作;二是中介招商。委托具有一定实力的中介企业,按照既定的特色小镇策划方案和相关专项规划,包装一批体量大、前景好的项目,排出国内投资发展旅游业的重点企业,统一对外招商;三是企业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让参与的企业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具有一定投资实力的央企、民企,按照BT、PPP等模式,共同建设特色小镇。

(作者系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界首芦苇荡高邮
芦苇荡里的鸟儿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安徽界首:生姜种植拓宽增收路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五十三回 柳宝怡精修致和堂 阿庆嫂送药芦苇荡
建立应急管理六大体系的高邮实践
好歌好酒好高邮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高邮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