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我的真情打动你
——『感情真实、我写我心』写作升格训练示例

2017-04-20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升格爸爸情感

用我的真情打动你
——『感情真实、我写我心』写作升格训练示例

栾 娟

名师简介

栾娟,江苏省南京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升格支点

亲情,是文学作品的经典主题之一。翻开课本,可以领略一家人在初春田野上散步的柔情,嗅闻母亲谆谆细语中的芬芳,听到冰心的爱与童真的呼唤……那点点滴滴的画面多么美好,那油然而生的感怀又是多么动人!着眼于生活,抒发真情感,这样的文章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小学开始,同学们就常写亲情类作文,因为孩子与家人最熟悉、最亲近,传递情感也最直接。可是慢慢地,很多同学一写到爸爸妈妈,就是表现他们对自己的关心,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究竟情从何来?为什么写得缺乏真情实感呢?

细想起来,自己和父母之间有没有发生过冲突?结果又是如何互相包容、化解矛盾的?想想小时候,父母在自己心中是怎样的形象,现在有没有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虽然感情是复杂的,但在真实的基础之上,若能通过想象、入境、构思而表达出情感的曲折变化,传递出感情的一波三折,作品定会更加动人、可读。

这里以“温暖”为题,看看小作者是如何通过写作升格得到提升的。

温暖

开门见山,语言简洁,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场景再现,温馨温暖。

美好的景物烘托了“我”内心的快乐。

情节发展,情感也有了变化。

小时候,妈妈工作忙,晚上经常加班,我总是缠着爸爸,让他给我讲故事。于是小院的紫藤萝下,常常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今天讲的故事是《野天鹅》。从前,在很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公主叫艾丽莎……”

“这个故事讲过啦!爸爸,你听我背《小熊过桥》。”

“不是背过了吗?”

“再背一遍嘛,有个小熊要过桥……”

每到春天,浅紫色的小花开得旺盛,微风拂过,如同一串串铃铛迎风歌唱。小小的我,牵着爸爸的手蹦蹦跳跳,以为人生会一直这么无忧无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尤其初中以后,我的成绩不突出,常惹得他板起面孔训话:“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干什么?”我总是想,除了学习,爸爸对我再也没什么可关心的了。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闷得发慌,禁不住打开电脑,听起音乐。TFBOYS的动感,让我好生羡慕,为什么他们就不用写作业呢……我闭上眼睛,自己也摇摆起来。

“作业做完了?”我一哆嗦,看见爸爸像座山似的耸立在我面前。

“嗯。”我扭过头,爱理不理地说。

沉默了一会儿,火山终于爆发了。爸爸提高了声音:“学习这么紧张,还有心思听歌?有空多做点数学题!”

“音乐也能陶冶情操啊!”我生气地喊道。

爸爸转身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掉眼泪。我真想不通,在爸爸眼里,我就应该是个学习机器吗?我已经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爱好,这也不允许吗?

过了一会儿,爸爸进来了,他看着我,和蔼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爸爸希望你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考个好高中,才能上一本,才能有前途。爸爸妈妈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吗?”

我抬起头,不经意间发现爸爸原本乌黑的头发竟然有了银丝。我的眼睛模糊了,爸爸对我要求严格,都是为了我好,我却不能理解他,真是不应该啊!

“爸爸,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爸爸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那掌心的温暖一下子传到了我的心里。我真想说,爸爸,谢谢您!

矛盾冲突,凸显了“我”的委屈、愤懑。

爸爸的语言略显直接。

情感转变过快,缺少铺垫和蓄势。

虽有点题,但情感抒发过于直白,缺乏美感。

升格指津

本文描述了两个场景:小时候,和爸爸一起讲故事,欢乐而美好;长大后,因听音乐发生冲突,并最终理解了爸爸的苦心。文章脉络清晰,语言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写,文章缺少了一点波澜;后半部分,爸爸的表达太直白,让人觉得爱孩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矮化了爱的内涵;而“我”的情感转变太快,缺少必要的铺垫。因此,在保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还需要加以改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让镜头聚焦一些。原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从幼时到初中,跨度较大,不容易突出重点。我们写作时,要学会把镜头聚焦到某一个时间点上,将其中的画面放大了来写,这样笔墨就会更集中,表现力也更强。

2.让情节曲折一些。原文的情节是依据“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化来推动的,虽有一定波澜,但是如何化解矛盾、“我”如何理解爸爸的苦心等,没有细致地写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来表现,如将小时候爸爸和“我”讲故事作为插叙来写,用爸爸给“我”端来一杯水为下文蓄势等。我们在写此类文章时,也要学会勾连,将记忆中的片断作为补充说明,既推波助澜,又使情节发展更加曲折。

3.让情感饱满一些。原文“我”的情感变化过快,缺少铺垫,让人感觉有点“假”。因此,在表达感情时,要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让读者感觉到人物的情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最后到达了高潮。这样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4.让形象丰富一些。原文中有一个爱孩子的“爸爸”,这样的“爱”在孩子上学后就变得有些功利,似乎只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其实很多爸爸妈妈更关注孩子的习惯、性格、品德的养成,他们的观念开放,与孩子关系平等,富有时代气息。我们要把专属于他们的特征表现出来,让其形象更加丰富。

温暖

开头一笔,交代“我”和爸爸的关系出现疏离。

矛盾冲突,“我”压抑的情感蓄势待发。

过渡巧妙,为下文情节的反转作铺垫。

温馨的画面唤醒了美好的记忆,促使“我”对爸爸的情感再次发生变化。

初中以后,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尤其数学很差,常惹得爸爸板起面孔训话:“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干什么?”我总是想,除了学习,爸爸对我也没什么可关心的了。我和爸爸的关系像一块冷冷的冰,谁也不愿意去触碰它。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闷得发慌,禁不住打开电脑,听起音乐。TFBOYS的动感,让我好生羡慕,为什么他们就不用写作业呢……我闭上眼睛,自己也摇摆起来。

“作业做完了?”我一哆嗦,看见爸爸像座山似的耸立在我面前。

“嗯。”我扭过头,爱理不理地说。

沉默了一会儿,火山终于爆发了。爸爸提高了声音:“学习这么紧张,还有心思听歌?有空多做点数学题!”

“音乐也能陶冶情操嘛!”我生气地喊道。

爸爸看了我一眼,静默了几秒钟,转身走了。

不争气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委屈极了,赌气般地点下“播放”键,决心“一听到底”。

“今天讲的故事是《野天鹅》。从前,在很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公主叫艾丽莎……”

是爸爸的声音!霎时间,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以为自己在做梦。

“爸爸,你听我背《小熊过桥》。”

“不是背过了吗?”

“再背一遍嘛,有个小熊要过桥……”

电脑里传来稚嫩的声音,把我一直带到遥远的幼儿园时代。那时候,妈妈工作忙,晚上经常加班,我总是缠着爸爸,让他讲故事,还要录下来,存在电脑里。不过,上小学之后,自己认的字越来越多,就很少让他读给我听了。

我抬起头,不经意间瞥见窗外的紫藤萝,深深浅浅的绿叶缠绕着向上生长,紫色的花儿沐浴着阳光,像一串串风铃叮当作响。一个幼小的身影,在花下蹦蹦跳跳,一双有力的大手,背起她沉重的书包……那不是我和爸爸吗?每天,他都接送我,十二年风雨无阻。我一再要求自己拿书包,可是爸爸说太沉了,对脊柱不好,不由分说背在自己身上,时间长了,我竟然也就习惯了。

“喝点水吧。”不知什么时候,爸爸进来了。我接过水杯,看见里面泡着我最爱的枸杞。

“爸爸……”我想说我会好好学习的,可是又觉得太矫情。爸爸说:“你长大了,做事情自己有分寸,你喜欢读书,喜欢音乐,都是好事情,只是得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我知道啦!”我高兴极了,“爸爸你听,这不是你喜欢的歌嘛——”

电脑里传来《江南STYLE》魔幻的旋律,爸爸拍了拍我的头:“我就这品位啊,告诉你,我最喜欢的是齐秦!”

“哈哈……”我忍不住笑起来,爸爸也笑了。我看见他慈爱的目光,像温和的暖阳,融化了河面的冰层。是的,春天来了,那薄冰将很快化为一池春水,在微风轻拂下泛起欢乐的浪花。

再次举例,强化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爸爸表达爱的方式很含蓄、很特别,符合人物真实的心理。

语言平实,却传递出对“我”的尊重。

结尾点题,借景抒情,表现出“我”和爸爸和解后内心的舒畅。

总评

升格后的文章,没有从遥远的“小时候”写起,而是简单交代“我”和爸爸的关系后,直接进入了“现在”的场景,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小时候爸爸给我读故事、帮我背书包等情节,则宕开一笔,作为插叙呈现,既让情节波澜起伏,又为下文“我”情感的变化做了必要的铺垫。正因为有了这些回忆的画面,才让“我”重新感受到爸爸对我的关心,理解了严厉也是一种别样的爱。这样一来,情感最后的抒发便水到渠成了。另外,在升格文中,爸爸并没有苦口婆心地说教,“我”也没有坦白露骨地表态,情绪变化如春风拂面,缓缓而至,在轻松的对话中飘荡、浸润,唤醒了彼此心里沉睡的情感,文字背后,读来感受到的是春天般的温暖与爱抚。

小试牛刀

针对作文题“熟悉的味道”,请思考,你的记忆中有哪些熟悉的味道?这些味道给你带来怎样的独特感受?你又将如何表达?

关注公众号,回复“作文升格2017年4月”查看样文

猜你喜欢

升格爸爸情感
沉浸助获得,获得促沉浸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