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研究

2017-04-20张新雯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张新雯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摘 要: PBL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探究、协作、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PBL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PBL 信息技術 大学英语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使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校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切实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上,还是在教学模式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教学上的应试教学、学习上的普遍懈怠和系统上的费时、低效”(蔡基刚,2010)。为了扭转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必须全面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PBL教学概述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意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教学法即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研究性学习。教师在PBL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的形式得到问题的结果,最终获得知识与技能。它糅合了探究式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实践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PBL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革新了交流协作的途径,也给教学评价方式带来了彻底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PBL模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PBL教学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前期准备

1.项目准备。

(1)项目的选取与设计

教师对项目的选取与设计可以立足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使项目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①可操作性。教师在选取与设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项目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否难易程度适中,项目的展开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上,保证学生有能力开展该项目。

②趣味性与真实性。项目要有趣味性,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贴近生活,对学生具有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③整体性与层次性。教师所选取和设计的项目要能够给学生呈现完整而又有层次性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组合各种知识技能,从整体到部分,逐层推进项目的完成。

④启发性与探索性。教师设计与选取的项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渐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有序思考、积极探索,逐渐扩展思维空间。

⑤开放性。项目的完成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展示成果的方式也应是多姿多彩的,这样才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

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从而随时调整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制定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使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PBL教学评价量表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①评价内容全面化。教师设计的评价量表,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②评价主体多元化。在教师设计的评价量表中,评价主体应由多人组成,包括教师、学生本人、小组成员等。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单纯的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与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自评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互评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评价量表中将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制定科学比例,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合理。

③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形式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不同,灵活评定学生的成果。主题报告,设计的网站,口头表演,制作等,都可纳入其中。结果的呈现既可以等级的方式,如“初级”,“发展”,“完成”,“优异”,又可以分数的方式。

总之,量表的设计要能够激励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提高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强调结果与结论。

2.学习准备。

(1)教师向学生介绍PBL教学模式

为避免学生初次接触PBL教学可能会出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展开学习的局面,教师在开展PBL教学之前,应先向学生解释整个教学实践的目的、意义、学习步骤、具体要求、评价机制、注意事项等,并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学案当中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展示,让学生了解PBL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实践教学打下思想基础。

(2)教师指导学生分组

PBL教学要求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实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学生合理分组。小组的划分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教师应预先调查了解教学班内所有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习惯、成绩、能力等情况,然后将分组要求向全班呈现,让学生初步自行组合,再由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分组需满足“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同组异质”原则要求将不同性格、兴趣、特长、习惯、成绩的学生分在同一个项目小组,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异组同质”原则保证了小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之间的交流与竞争。

其次,小组需相对固定。小组一旦组建完成,在一段时间内应相对固定,这样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方便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项目实践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出现组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教师就需要对小组构成及组员合作情况重新评估,适时进行人员的调整。

(二)PBL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对应的“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何克抗,2010)的教学观念,PBL教学实施过程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认知活动的主体,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全程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PBL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情境导入,确定主题。

PBL教学以情境创设为前提。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学生提供真实、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进而主动、积极地开展项目实践。

2.搜集资料,制订方案。

明确项目主题之后,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在对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制订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发挥引导、启发、协助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收集信息、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和策略支持,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3.分工协作,开展研究。

在这一阶段,各个小组根据活动计划,将具体任务划分到每个组员头上,各组组员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在计划时间范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此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全程监控、引导、协助和监督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宏观的把控,为学生提供整理、分析信息的策略支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判断、思考和加工,得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对过错行为给予帮助和纠正。

4.汇集成果,制作作品。

小组成员在完成各自任务后,可以通过小组会议、网络论坛等方式对成果汇总、协商,共同制作项目成果。项目的成果可以是PPT演示、Word文档、制作的网页网站、情景剧表演等。教师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模板、多媒体技术等支持,帮助学生制作和完善作品。

5.展示成果,交流经验。

在项目活动完成后,教师可安排2个学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将按照抽签的顺序依次上台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实践成果。这一过程既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激发,同时为各小组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的平台。教师在这一阶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的表演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

6.组织评价,总结成效。

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将由教师、小组成员和学生本人从小组的分工、任务的完成、协作的能力、成果的制作、作品的展示等方面进行评定。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进步程度,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势,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弥补和调整。

评价环节完成后,学生和教师针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活动做出总结,总结在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概括,对教学活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PBL教学后期

在PBL教学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巩固教学成果。

1.语言知识点强化。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关注更多集中在意义上,而对语言的形式关注较少,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主题活动中出现的语言知識点进行讲解、分析,并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问卷或访谈调查。

在学生完成项目之后,教师制定与项目主题相关的问卷或访谈问题,包括学生对项目设计的看法,学生对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见解,学生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等,面对学生展开调查,检验PBL教学的成效,总结PBL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大学英语PBL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探究、协作、创造、展示等方式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研究、实践、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6-308.

[2]支永碧.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33-37.

[3]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5):39-54.

[4]Fried-Booth,D.L.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Project Work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的行动研究(2016SJA74001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