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高三学生地理应试知觉的思考

2017-04-20陈锦阳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综合题应试选择题

陈锦阳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福建 泉州 362609)

摘 要: 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地理的解题能力提升却收效甚微;某些学生很努力学习地理,而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考过、讲过的题目仍然有学生一错再错。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常感到困惑而老师也很迷茫的问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学生地理应试知觉不够敏锐造成的,作者着重探讨了以上问题的成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应试知觉的措施。

关键词: 地理应试 知觉 教学反思

一、地理应试知觉的概念及内涵

地理的应试知觉是指学生对地理信息高度敏感,能快速、准确、全面地从地理角度构建地理信息和地理问题之间的联系,它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从思维层次上看,地理应试知觉来自于感觉而又高于感觉。地理信息包括:地理基础知识,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图形信息、生活常识,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等。地理信息和地理问题之间的联系包括:直接的联系和间接的联系:直接联系是指由地理信息不用经过逻辑推理就可以直接找出地理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在初中地理或高中地理会考题中较常见,常常以考察地理常识、基本概念等题型出现;间接联系是指地理信息需要经过多个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后才能得出地理问题的答案,这类联系在地理高考题中较常见。

二、学生在地理应试知觉上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地理应试知觉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地理信息贫乏,包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面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地理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偏弱。(2)对地理信息不够敏感。(3)地理信息获取的速度偏慢。(4)地理信息获取不全面。(5)逻辑思维能力偏弱,地理联系中的间接联系偏弱。(6)做题时定式思维干扰较为严重,对于做过的题型地理应试知觉敏感度下降。(7)地理的学习效率偏低,缺乏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应试知觉培养意识偏弱。

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应试知觉存在的问题

1.试题类型的缺失。

目前地理的高考题仅有两类,一是选择题,二是文字表述题。平常练习都是以高考的题型为模板,也仅有两类题型,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题型上过于单调、过于机械化,各种题型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如填空题对于学生解答综合题时能够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对于综合题的解答完全没思路的学生可以采用填空题的形式帮助其解答。

2.地理练习或者考试对学生地理应试知觉培养效果偏低。

一方面,缺乏对地理练习完成情况的有效监督方法。首先学生在做地理练习时,没有养成画出材料中有效的地理信息的习惯,练习中不能看出学生具体的地理联系的构建方法,其次学生在做练习时往往只做选择题,对于综合题常常是不做,或者抄答案,从平时学生问问题的情况看,较少有学生问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考试对于学生培养地理应试知觉的效果不理想。学生过于关注分数,考完后很大一部分仅仅是对答案,很少关心地理答案是怎么来的,地理信息要求哪些,怎样构建起地理地理联系,从而造成考试对于地理应试知觉培养的无效。

3.注重点状知识的传授,忽略帮助学生构建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如果只以点状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拥有的是庞大的、杂乱而零散的地理信息,这将会导致学生面对高考材料信息时反应速度偏慢,对于基础知识类型的地理信息要构建起地理联系敏感度不够。如2016福建省质检中选择题第7题中出现“6月”和“合肥”这两个关键词,要求学生通过这两个词得出合肥在6月份时正处于梅雨天气,降水丰富,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讲解我国雨带的移动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6月份处于梅雨天气,忽略构建起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省份、城市这两个知识点与梅雨天气的时间6月份之间的联系。

四、培养学生地理应试知觉的方法探究

1.练习中增加新题型,通过不同的考查方式训练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

练习中常见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判断分析题、填空题、改错题、画图题、综合题、计算应用题、排序题、组合题等,全国卷的高考题中绝大部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考试,题型和考试的题型高度吻合,高中地理试卷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罕见其他题型。不同的题型难度不同,各类题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题型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培养跨越的难度增大,不利于循序渐进地由简入繁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综上所述,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体系的特点,原创或者改变习题的类型,多样化地训练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如我们可以把单项选择题改编成判断题,判断分析题改成双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改错题等,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又如针对学生对综合题地理感知偏弱的问题,根据答案把综合题改成填空题,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入门。

2.改编高考真题。

从试卷质量看,高考真题无疑是所有试卷中质量最高的,如何充分利用高考真题,训练学生的地理应试知觉,提高高考真题卷的利用效率,改编高考真题是其中效果较好的一种。

3.关注学生地理基本地图的掌握情况。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图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应试知觉的敏锐性。针对高考我们要求学生从地图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下:一是通过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要求熟记常见的大洲、国家、重要的河流、山脉等的大致经纬度;二是熟記并应用世界/中国的气候分布、世界/中国地形的分布、世界洋流的分布。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有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洋流分布图。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六张地图,我们可以先按大洲的分区要求学生对照地图自己动手绘制(注意不能让学生临摹),在绘制过程中强调学生必须绘制出该区域的经纬网,如非洲气候分布图的绘制。

4.让学生学得轻松点,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记忆方法。

由于地理知识点较多,学生往往会出现记忆效率低下的问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然效果很差,这将会对地理应试知觉的培养造成较大的困难,一方面造成地理信息的贫乏,另一方面占用地理应试知觉培养的时间。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种记忆方法:一是串联法,若某些知识点由较多重要分支组成时,就可以用串联法。如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而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往往记不全,这类问题可以用串联法,将第一个字串联起来变成“流汛冰沙”,又如森林的作用可以归纳为“水气净美无尘沙”,提高记忆效率。二是画图法,如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中的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人工降水等,我们可以画成如下的简图:

又如水旱灾害问题、沼泽地形成的原因等课,根据进水和排水两个地理事物产生的矛盾画出图:

5.帮助学生做好地理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各类地理问题,如水旱灾害是洪水在某区域短时间内迅速堆积造成的,我们可以从进水和出水得出供需矛盾总结为水灾的自然原因是“来得多、去得少、来得快、去得慢”,旱灾的自然原因可以总结为“来得少、去得多、来得慢、去得快”;各类发电站或资源的开发可以总结为“有条件、有需要、有技术”;风形成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温差导致气压差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最终形成风”。

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构建地理问题的框架,如自然灾害或环境保护的措施中有些词语是能够通用的,一般可以总结为:(1)思想上(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监测与预报);(2)法律上(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鼓励……);(3)生产上(包括工业、农业);(4)生活上。

6.帮助学生分析错因,写“学情诊断书”。

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个别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偏科严重的学生,首先是搜集学生较长一段时间的练习,分析总结学生做错的原因,包括缺失的知识点,还没掌握的技能、分析方法、做题的规范、地理应试知觉缺失的原因,其次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今后需要采取的措施,这种方法类似医生看病,我们按照一定格式将上述的步骤写出来,就像医生开的处方单,因而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学情诊断书”,快速找到学生的缺漏,有针对性地训练,在地理应试知觉的培养上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5.

[2]林培英.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3]葉回玉.地理微课程设计与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30.

[4]张燕.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综合题应试选择题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狂练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