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2017-04-20赵冬梅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沟通艺术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赵冬梅

(民乐县南古镇高郝小学,甘肃 民乐 734506)

摘 要: 学生在校期间,班级在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命题。作为班级和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日常工作范围涵盖学生各个方面。良好的班级管理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展现出来的沟通艺术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时的沟通艺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沟通艺术

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沟通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班主任而言,需要采取科学方法进行管理管理。为了达到理想管理效果,需要明确认识到与孩子的沟通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懂得尊重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流沟通,都离不开尊重。教师只有懂得尊重学生,才能做到爱护学生。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自尊心很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各项教育工作过程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有着足够的尊重,日常管理时注意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在性格等方面存在极大个体差异。因此,管理班级的时候,班主任不应只凭自身好恶对待学生,而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个体差异等,予以针对性对待和引导。班主任应当努力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塑造提供保障,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学习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接受新知识较慢,理解水平较差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要注意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予以充分鼓励。用心引导和帮助学生,为其打气,帮助其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对其学习自信心及自尊心造成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活泼好动或者较为调皮的学生,班主任要保持足够耐心和爱心,不应将训斥作为管理手段,更不能使用体罚等方式作为管理手段,而应当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对其加以引导,尊重学生自尊心,才能获取学生信任和尊重。

2.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在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性格、爱好、日常表现及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一视同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避免出现差异化对待的情况。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地对待,不搞差别主义。班主任想要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做出正确的引导。首先,班主任要建立正確的观念。充分了解并掌握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用心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次,客观认识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仅凭自身好恶或者考试成绩对学生加以划分,更不能给学生戴上优等生或“差生”的帽子。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班主任应当主动与之接近,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认真分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外,本着关爱原则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引导学生的时候,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护和真诚打动学生内心。真正做到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以爱感人,以情动人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对教师有了认可、信任和爱戴,才会愿意与教师建立密切的联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给教师。如果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护,就无法得到孩子的信任。学生内心有状况时不愿意向教师坦诚,最终很可能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始终保持爱心,发自内心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带着爱心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对出现问题的学生予以充分重视。学生出现某些错误时,应当以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加以谅解。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将自己真心对待学生的情感展示出来并努力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种爱护使彼此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发现学生学习或者生活上遭遇难题和挫折的时候,及时对其表示关心和鼓励。用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打击。并耐心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此外,开展课堂讲授工作时,努力为孩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最终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引导学生正确成长。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注意态度和蔼地与学生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多方面不同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思想情况和性格特点等,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善于宽容学生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犯一些错误。针对上述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发挥自身作用,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但是,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特点,本着宽容原则进行管理和教育。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应注意塑造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班主任形象要亲切和蔼,避免威严压抑。当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错误时,应考虑到其年龄较小,给予宽容和理解。处理时不应采取训斥等高压手段,而应对其进行耐心开导。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只有如此,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才能对学生心理变化及性格特点做到深入真实的了解。教师应当保持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教师应当被学生爱戴而不是畏惧。训斥甚至打骂等手段只会让学生害怕教师,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只有温和的宽容、理解、引导,才能最终打动学生的心。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其认识到自身错误所在。并对其表示宽容和鼓励,引导其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在学生改正过程中悉心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时与学生交流,对其进步情况予以充分肯定,以更好地激发其改正和进步的积极性。

5.强化优点宣传

班主任开展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方式和管理学生时使用的方法往往不同。要想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的方式方法,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对自己的认可。通过在学生中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更好地确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如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诲,学生才愿意虚心听取。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假如学生对班主任存在意见,自然对其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无法接受。当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出现顶撞教师的情况。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当多向学生展示自身优点,如亲和力、幽默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利用自身亲和力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更好地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可亲、可近。最终,班主任可以依靠自身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敦促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最终保障教学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另外,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积极将各科教师的优点向孩子有效宣讲。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教师的优点,更好地树立学科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和重要地位。并且针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相应的引导,促使学生尊重并喜欢、认可相应的教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不同科目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总之,对小学班主任而言,管理班级的时候,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对学生保持足够尊重,并更多地了解学生,才能提高管理和教学效率。进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为其塑造健康身心提供助力,最终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白玛多吉.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3(4):174.

[2]旦珍.架起沟通的桥梁——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速读(中旬),2015(6):247.

[3]邓技权,陈巍巍.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友谊——谈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J].神州(下旬刊),2013(12):32.

猜你喜欢

沟通艺术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浅析沟通艺术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创新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