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学一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

2017-04-20李霞严波郝儒梁李灏翔张瀚中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生党员

李霞+严波+郝儒梁+李灏翔+张瀚中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从社会学角色认知的角度对高校学生党员角色认知进行研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背景,分析加强学生黨员角色教育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并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提炼部分认知存在问题现状类型、学生角色认知的特点,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学生党员 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个体在角色占有后到角色实践前,个体按照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对自己所处地位有关的社会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进行不断的加工和处理,在心理上相应的社会反应模式的过程[1]。它是一个人在承担社会角色后,在思想上通过角色认知,树立角色观念,在行为上学习角色技能。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而言,其是学生入党前后对党员观念的整体轮廓的掌握,学习角色各个部分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知识和技能等,进而把所学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行为实践的固定模式。

“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党员角色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学习党章、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它从学习入手,与党员角色认知的学习内容的核心是一致的,但是它更明确、更全面地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另外,其要求党员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了解国家战略,明确奋斗方向,用这些理念指导现实,认真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的党员角色认知才算基本形成,才能向“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标准靠拢,所以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一、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教育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重要实践途径和保证。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明晰,对世界形势和国情的认知逐渐成熟,其树立为某个阶层利益而奋斗的信念,确立加入某个政党组织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程序,学习角色各个部分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知识和技能等,建立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一过程就是角色认知。在高校,当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站在党旗下,宣读入党誓词时,是党员角色认知的初步形成,其初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

(一)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好的重要途径。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让党员深入领会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优良作风,领会党员的条件和义务、权利、行为规范,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加强党员角色认知,就是从角色所要学习党员规范、权利和义务、党的历史知识、党的纪律、准则等尽心全面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不断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党员不断地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党的理想信念有机融合,这一过程决定了个体是形式上入党还是内心到行为的真正入党,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好的保证。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学习《章程》、《准则》等,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并以“四讲四有”为合格党员的标准给党员行为实践提出了方向。加强党员角色认知,目的是内化观念,付诸实践,形成固定行为模式,其具体是通过加深角色认知,引发学生对自己多重身份的思考,在扮好学生的角色中,在思想、生活、工作、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探索承担党员角色义务和当担的实践途径,就是围绕“两学”,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审视自身与党员标准的差距,悟到怎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行动中落实中央所提倡的,坚决与中央所反对的做斗争。

二、部分学生党员角色认知存在问题类型分析

笔者为了解高校党员角色认知的现状,在高校某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案例访谈。问卷于2016年3月设计完毕,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角色认知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加强角色意识教育途径,第四部分为党员先进性发挥情况。5月份发放,共发放110分,有效问卷107份。通过对问卷中党员角色认知基本情况的调查,有79.4%的学生在大多数时候都能想到自己是党员,但是也有16.9%的学生只有在过组织生活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党员,甚至3.7%的党员只有当自己在交党费时才想起自己是党员。这说明主流学生党员对党员角色是有明确认知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角色认知不明确。通过访谈结合问卷调查,笔者归纳出以下特点的问题党员的类型:

(一)综合能力“强”,政治理论“弱”的党员。

在抽样案例中,多名党员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多次取得奖学金及在专业比赛中获奖,属于综合能力强的党员,在带头作用方面,因上进意识强,能力强,学业和社会工作等方面成绩突出,在班级能起较好示范作用。但是这类党员存在政治理论“弱”的问题,这个“弱”是相对其综合能力较突出而言的,体现在对党章、准则、大政方针了解不够深入,对《章程》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个人喜好进行片段式、字面上的理解,不深刻,未做到真学、真懂、真悟。这类党员角色认知趋向于本色化,即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本身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其性格特点本身积极上进、热情等,有很大关系,其优秀的习惯更多的是本身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特征使然,后期深入全面学习党的理论观念相对少一些。因此,虽然这类党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但是未深入思考党的理论,未体会到这些思想和理论其实都是与绵延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世情国情党情的体现,未学以致用,政治素质相对弱一些。

(二)综合能力“弱”,政治理论“强”的党员。

某些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他们关心政治,了解国家战略,喜欢思考国际局势,能正确评议国内外社会事件,甚至参与网络评论,并有较好的网友支持率,但是在综合能力方面相对弱一些,比如表达能力弱,但此类学生乐于助人,默默奉献,同学认可度高。其主要特点是党员角色意识强烈,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强,乐于用自己某方面的突出能力服务群众,具有较好的奉献精神。

(三)需要党员贡献力量时“掉链子”,目的性强的党员。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平时活动观察,该类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在需要其贡献时间和精力帮组织做事时却逃之夭夭,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反之,如帮忙组织做事关系入党和转正,则积极参与,说明其做事目的性强。该类党员外在形式上入党,内在是未解决好入党动机问题,对党的理论未真心体会,理想信念树立不够,缺乏担当精神。

(四)政治理论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一般,拔一下动一下的党员。

该类党员在案例访谈中占了大多数,首先他们在思想上对党章和准则等知识掌握不深入、不全面,其次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主动作为,不善为,但按时参与组织生活,按时交党费,该类党员角色属于装饰性角色,顶着党员的称号,缺乏扎实的理论学习,没有深入思考,理想信念不坚定,责任担当意识不够。

角色认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角色规范的认知[2],一方面是对角色评价的认知。通过分析问题党员的类型特点,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的普遍特点,从学生党员对党员角色规范方面看,他们对规范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全面学习,没有融会贯通地从历史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宗旨、理想信念,从而在个体身上,学和行体现得就不平衡;从角色评价方面看,近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这是13亿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无数个“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的党员奉献努力的结果,党中央重视党员的榜样教育,就是树立党性觉悟高、担当奉献意识强、理想信念坚定优秀党员的典型形象教育众党员。这样的角色评价需要学生党员在观看学习先进党员教育片后从形象化的人物身上提炼对党员角色评价,思考和建构起自己对党员内在精神的正确、坚定、明晰的认知,从一个个鲜活的优秀党员典型和一件件真实事件中提炼对党员这个群体的认知;从规范和评价两方面,寻找自身的差距,加强学习,修炼党性觉悟,做合格的党员。

三、党员角色认知模式特点分析

对于学生党员这个群体,有问题党员,但主流是具备优秀综合素质,有一定党性觉悟的学生。他们的党员角色认知模式特点如下:

(一)角色认知定位主观性强,党员行为规范到位。

这类党员角色意识明确,主观性强,能积极主动学习党章和准则,思考和内化,他们更看重对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评价,因此他们的党员角色实践中表现出更多的利他性和服务贡献性,在班级中起到较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角色认知定位模糊,缺乏角色感。

这类党员对党员角色意识模糊,用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党员行为规范,在理想信念、宗旨准则等某些方面存在不完全理解,因而不完全认同。这就使得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带有更多的利己性,例如:在组织需要他的时候,怕苦怕耽误自己的事情,缺乏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角色认知定位片面性,行为规范随众性。

该类党员能在行为上达到党员的规范,也能在实践中表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但是由于其对党的理论、国家方针、政策战略认知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读透党章,没有读懂党对国家和民族前途民运的深沉思考,对肩负的历史使命没有清醒认识和勇毅担当,对政治时事关注不够,没有聚焦政治社会发展的习惯,政治敏感度低,对国际社会发展事件评价浅显,因此在思想上容易被大众思潮或社会其他思潮引导,随众性强,对党员角色的定位具有片面性,无法经受风险考验。例如:他们在参加组织生活时或一些党的活动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党员,在同学讨论政治时事时,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正确的立场。

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角色认知实践途径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教育有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党员个体的学习和党性修养是基础,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是保障,结合实际创新角色认知学习新途径是关键。

(一)加强学生党员个体的学习和提升党性修养。

一是原原本本地学,要有坚定的党员角色规范,首先就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有认同。学生党员在个人学习上,在兼顾学业,考四六级,职业资格证等繁忙的学生任务时,挑选经典原著及党的根本著作,如:《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利用做笔记、写感想等方法进行自学,把自己的现状结合原则来思考,找到差距,按照自身的社会文化的内在逻辑进行加工,明确自己作为学生党员的位置是什么样的,知道什么是自己該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认识到自己距离“合格”、“优秀”党员还差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这一状态的行为方式。二是在讨论中学习,在选择经典输入的基础上,与其他党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你有我无、你对我偏、不断碰撞、找差距,在交流中将所学内化。三是结合工作实际,系统地学,对于有着大量学业任务、兴趣爱好实施的学生来说,他首先是名学生,在一天忙碌的学生生活中,如果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学和行结合起来,就需要他能善于思考自己学习和工作里需要什么来指导,在浩瀚的党的书籍和知识中,重点选择与自己学习和工作相关的著作来重点阅读,通过某一方面的系列阅读,了解整个格局,是读好基本著作的延伸,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延伸,避免学生党员用宝贵的时间碎片化地学习,避免碎片化学习带来对党的规范、理想信念等简单、浅显的理解。

(二)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是保障。

加强党员角色认知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在党员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出来。首先,严格推优关,按程序推优,建设制度并保证实施。例如:学院有《团员推优的制度》,与专业和现实情况紧密结合,制定明确的程序、有规范的审批表,保障在团支部,符合条件的同学,按程序推荐出来。其次,发展党员后,严格实施党员积分制,党员的每项行为表现量化体现,按月考核,评分属于优秀的党员,树立为典型榜样,让党员看到榜样的作为,学习仿照,促进集体争先创优。评分差的党员组织诫勉谈话,同时有了反面典型为鉴,更让党员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激发党员对角色认知的内化。最后,保障民主评议环节的实施,按程序,中肯、客观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自己照照镜子,也让他人照照自己,查找自己不容易发觉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不断改进问题。

(三)结合实际创新角色认知学习新途径是关键。

学习在应用中才能升华为能力和技能,党员角色认知在不断学习中,落脚点也是在实践,创新学习途径,从如何有效率地学入手,是知识升华为能力和技能的关键。善于思考联系学生思想特点、行为特点等的学习途径,将大大提升角色认知升华的程度。一方面,抓住信息传播入口,将海量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接触信息需要量大,途径广泛,需要我们开辟引导教育途径,如:微信、微媒体等新方式,明确海量注意力在哪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同学学习。另一方面,在锻炼能力中深化角色认知,比如:开展党章知识竞赛,以表达能力、反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锻炼内容,以认知党的知识的程度为目的,组织知识竞赛,理论和综合能力双促进。

参考文献:

[1]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

[2]秦启文.角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