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意象阅读,让学生走向诗和远方
2017-04-20巫信彧
巫信彧
(苏州文昌实验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许多经典古诗词堪称艺术瑰宝,其内容大多蕴涵高贵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文精神。阅读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学生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学生语言、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怎样指导学生抓意象阅读古诗词?本文主要立足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在意象阅读教学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意象 古诗词教学 阅读鉴赏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一方面指学生通过抓意象阅读古诗词,融入古诗词的核心,领悟古诗词的真谛,走到诗人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指学生通过学诗懂诗,开拓知识面,陶冶性情,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阅读经典古诗词意义重大。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通过抓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阅读鉴赏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意象”追根溯源可到西方,一般来说,“意象”的“象”就是客观事物,即形象、物象。“意”是主观之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感。简言之,“意象”是具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古诗词讲究含蓄凝练,情感当写景来抒,志向则托物来咏,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此”就是诗人所写之景和所咏之物,即“象”,“彼”就是诗人通过所写之景和所咏之物而要表达的情和志,即“意”。诗人通过意象来达意,读者通过意象来悟意。我们通过抓意象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其方法和作用阐释如下:
1.解读意象,由象到意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语言的艺术。中国的古诗词是浓缩的经典,讲究含蓄蕴藉,深沉凝练。“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岘佣说诗》)。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意赅”,这里的“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意”即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之意,情是古诗词的灵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象”由心生,“意”寄托于象,借“象”而见“意”。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可以凭借形象生动的客观之“象”,窥见诗人情感的主观之“意”。
具体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首先抓住诗中物象,品味此物象的特征,再揣摩诗人在此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接着整体理解把握,感悟意境。
如小令《天净·沙秋思》,作者选择“藤”“树”“鸦”三个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意象,又用了“枯”“老”“昏”三个形容词,给秋之环境染上了无限凄凉愁苦的情调。其目的正是借助描绘凄凉的秋色烘托“断肠人”内心的悲凉忧伤之情,这就是由象到意。
再如阅读《泊秦淮》一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巧妙抓住“商女”和《后庭花》这两个意象,借助历史打通意与象的关联,讽刺那些王公权贵、达官贵人等封建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毫无亡国之忧,反而寻欢作乐,展现了晚唐衰败的社会现实,流露出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愤之情。
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有一点不能忽视,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人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意”的把握。尤其在教学写景的古诗词时,教师应强调:诗人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写景(客观之象),突出景物特征时,更要象中有人,在诗中融合人的活动(主观之意)。即使有时诗人比较隐晦含蓄地写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2],学生也要善于从写景的诗句中寻觅诗人的主观之意。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作者抓住的是“山光”和“鸟鸣”两个意象表现山光景色使自己心情宁静愉悦,正融合了诗人的淡泊宁静:含而不露的中国传统隐晦诗味令人回味无穷。学生要善于从客观之象中寻觅诗人的主观之意,只有在準确把握意象的基础上,才可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古诗词的真谛。
总之,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由象到意”,通过对古诗词中意象的解读,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即对表层“言”(象)的咀嚼,领会深层“意”的含义。
2.积累意象,厚积薄发
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诗歌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一些意象形成了相对固定而又独特的含意,以至于诗人表达某种情感时,自然就会想用某种意象,如诗人想要表达君子高洁的品性,就会首选“荷花”这种意象,塑造君子的形象。反过来,读者通过诗中“荷花”的意象,就能领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高洁品性,感受君子的形象。这就是民族文化现象。
学生在积累了众多意象内涵的基础上,阅读古诗词时,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语感能力,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最终达到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又反过来提高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形成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良性循环。
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教师平时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古诗词常见意象的一般含义。如杨柳:“柳”谐音“留”,抒写诗人离情别恨。梧桐:寂寞惆怅,凄凉悲伤。归雁:思乡、思家。燕子:春日、生机活力。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由于诗人主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意象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应变化的。同一个“象”(客观事物),在不同的古诗词中,由于诗人所要表现的“主观之意“不同,意象的含义也不同。如“月亮”这个意象,一般来说是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然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它的意义也有不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象征纯洁的爱情;“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表示人事缺憾,等等。
古诗词读得多了,积累就多了,厚积薄发,才能提高语感能力,整体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走入诗人的“诗和远方”。
3.串联意象,感悟意境
意境之“意”即诗人的主观情感,之“境”即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意境就是把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和谐统一成整体。简言之,意境就是融情于景。一般是就整首诗而言,需要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悟,常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愉悦。
在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阅读鉴赏古诗的思维方式。当学生读到一首古诗时,应指导学生:首先找到诗中的意象有哪些?思考为什么用这些意象?这些意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想要传达诗人什么情感,即每个意象的“意”的含义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意象根据诗人的情感表露综合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融合成画面,用情感整合的画面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这是一种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种意境美要学生用心灵感悟,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3]
学生根据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闭上眼睛把众多意象在头脑里串联起来,描绘事物,构建画面,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品味古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感悟古诗词的美好意境,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
如《相见欢》上阕:“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们找到的意象有“梧桐”“深院”“残月”“清秋”。由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可以一一分析:梧桐给人的感觉就是寂寞凄苦、深院体现孤寂身世、残月表达人事缺憾、清秋渲染清冷气氛等。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孤独哀愁的诗人无人共语,神色凝重,步履沉重地来到西楼,“凭栏”之处,抬头仰望,一弯残月映照着诗人的孑然一身,连月亮也跟诗人一样在思念着故国旧人吗?低头俯视,只见深院为萧瑟秋色所笼罩,连梧桐也如诗人一般寂寞着。
这样的画面是读者在理解意象含义的基础上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感悟出来的,再联系下阙“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学生就不难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离愁别恨的情感和意境。
我们不妨再看看白居易的《浅塘湖春行》,诗中处处是景色,句句有意象,其中尤以动物:莺、燕;植物:乱花、浅草最为明显,切合了早春的季节特征。诗里“初、谁、渐、才、最”几个虚词,把诗人所描绘的几幅画面有机串联起来,再巧妙地运用远近、俯仰、动静相结合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赞美,汇成了一首优美的春之赞歌。除此以外,诗人活動的身影也贯穿全诗。诗人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意,情景交融,意象盎然,如诗如画。此时,我们与其说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赏画。我们要善于抓住古诗词中的意象,将这些凝固不动的文字,融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里,迅速构建转换成活跃流畅的动态画面。
由于一首诗中的意象一般来说有多个,并且这一连串的意象会根据诗人所要表现的内容情感而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鉴赏时就要善于把这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头脑里通过丰富的想象,协调组成一幅画面,从而感悟诗人所表现的情感,沉浸于古诗词的美好意境,感受审美愉悦。
总之,古诗词抓意象阅读教学,通过意象这个突破口,由象到意,解读、串联意象,感悟意境,指导学生融进古诗词,走入诗人心灵深处,领悟古诗词真谛,走向古代诗人的“诗和远方”。
让学生在古诗词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王国中自觉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走向未来美好的“诗和远方”。
参考文献:
[1]夏传才.古文论译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释文莹.玉壶清话沧浪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