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种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7-04-20林海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林海荣

摘 要:种子生物学是一门普通高等教育植物生产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高校种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原有的种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对种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PBL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及慕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种子专业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种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76-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1-3]。种子生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种子检验、种子加工贮藏和种子生产的基础。种子生物学是种子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种子生物学是研究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种子休眠及其调控、种子萌发、种子活力、种子寿命、种子加工处理生物学基础、种子贮藏生物学基础、顽拗型种子生物学、种子新技术专业开设的实践型、应用型课程,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该课程是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目前,关于种子生物学教学研究内容繁杂,没有形成几个核心内容,教学方式单一,多以课堂上授课老师讲解为主,很难适应和满足当前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要。文章就目前种子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1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2002年新开设的一个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并开始招生的,也是我国第一个培养种子学人才的本科专业。由于专业成立时间尚短,教材少,没有专门针对种子学专业方面的教材,可选用的教材也只有颜启传的《种子学》、胡晋和高荣岐等人主编的《种子生物学》。我们可以对现有因教材而设置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课内容为例,在实验课内容方面可做如下调整:主要以种子科学的基础实验内容为主,重点讲述“种子分类”“种子形态构造观察”“种子化学成分分析”“种子形成发育过程观察”“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等实验,通过以上整合,使得内容系统而全面,避免与其他课程重复。将这几章集中在一起,增加理论授课时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虽说这样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接触少且没有太多现成的文字图片,学生无法形成感官认识,但通过系统的由浅入深地引导教学,可以使学生慢慢产生学习兴趣。另外,可以把“种子活力、生活力的测定”“种子水分测定”及“种子发芽试验”等内容纳入独立开设的种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中。

2 提高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种子生物学为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种子生物学又为种子工程提供新技术。因此,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及同仁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PBL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慕课教学等方法。

2.1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PBL教学是以学生提出学习内容和问题为起点。因此,授课老师可以按照种子生物学的教学进度安排,狠抓该门课程核心理论和知识点,并针对一系列问题合理有序地安排,让学生来解决。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主动搜集相关知识,授课老师可以随时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从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种子萌发”时,授课老师就这个问题提出其他相关几个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如何提高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学习当中出现的一些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种子贮藏生物学基础?等等。下课前5~10 min,教师除就讲过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归纳外,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总结性或者拓展性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当然,授课老师要想做好PBL教学,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还要在备课前掌握学生的知识面深度和广度,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联系在校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2 “翻转课堂式”教学

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被称之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是将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时间进行了颠倒,“翻转”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的,它让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时间翻转过来。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求在课下自主学习授课老师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在课件的指导下学习与课件相关的知识。并根据该课件解决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上该理论课时,在课堂上向授课老师求取答案。而课堂上,授课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解惑,对知识讨论、扩展,有利于学生积累种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课上答疑后,学生再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种子生物学延伸和扩展知识点,如种子加工处理的生物学知识等,既可以让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种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又让自主学习的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该课程不再是晦涩难懂。

2.3 慕课教学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学习开发模式,它源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它既能提供免费、持续、高端的学习,又可以让在校学生在获取新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种子生物学是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而理论授课学时有限,且存在多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作用巨大,因此,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易理解。为此,可以尝试开展慕课教学,可以不分年级,不分学期,不局限于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习种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采取慕课这种方式可以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慕课这种方式时,需要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种子生物学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才能在众多教学技术和方法中找出真正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切入点,真正培养出“能下能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凯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8(2):257.

[2] 蔡敬民,魏朱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58-60.

[3] 郎耀秀.系统论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J].学术论坛,2011(7):203-2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