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伪科学伤了社交圈

2017-04-19许权胜

发明与创新 2017年13期
关键词:伪科学社交圈谣言

文/许权胜

莫让伪科学伤了社交圈

文/许权胜

不知最近你有没有被一条“不同的爸妈,同一个朋友圈”的帖子刷屏?帖子直击一个目前堪称普遍的现象:某些社交圈已经成为伪科学传播的泛滥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伪科学、谣言“攻占”了人们的朋友圈?笔者认为,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治理和防范。

在传播学上有一个“第三人效果”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198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者”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个体可能会认为有关新药的广告或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把认为对朋友圈的“他者”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转发出去,但是往往很多内容都没有得到证实或论证,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谣言和伪科学传播的范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家人的微信群中经常会有人分享很多所谓“健康”的信息。

▲本刊记者李瑚摄

人们之所以会相信伪科学和谣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个体的“偷懒”习惯——人们会出于在认知上的“吝啬”,希望通过捷径来处理信息。而这种认知捷径会受到先入为主的信息左右,如果起初人们接受的信息存在偏差,那么后续改变这种态度和观点的难度就会很大,因为人们会用已有的观点来同化后续的信息和观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注重科学传播的质量,这不仅包括科学性,还要和公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科学更接地气。

有观点认为,科普也可以看作在为科学“打广告”,科学传播有必要效仿市场营销的做法来进行科学“营销”。只不过科学“营销”的目的是不仅要销售产品——普及知识,更多的是体现产品的价值和服务——让更多的人树立科学精神、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当然,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我们也要培养传播媒介的科学素养。毕竟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单就科学传播本身来说,通过可信赖的渠道获得可信赖的信息,往往事半功倍。

今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如果人们不能用科学、理性的“营养”去满足精神需求,那么不科学、非理性的东西必然会甚嚣尘上。如何阻止伪科学“攻占”朋友圈,怎样让科学传播更有效力,这是所有人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伪科学社交圈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新语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谣言
帮害羞宝贝打开社交圈
谣言大揭秘